CN104703618A - 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 - Google Patents
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703618A CN104703618A CN201380039680.1A CN201380039680A CN104703618A CN 104703618 A CN104703618 A CN 104703618A CN 201380039680 A CN201380039680 A CN 201380039680A CN 104703618 A CN104703618 A CN 1047036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rn
- molecular
- medicine
- inflammatory response
- μ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17—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 A61K38/1703—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 A61K38/1709—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from animals; from humans from vertebrates from mamma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2—Inorganic compou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e.g. ascorbic acid, tocopherol or pyrrolidon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2—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treating wounds, ulcers, burns, scars, keloid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包含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主要活性成分。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
根据35U.S.C.§119(a)至(d)或35U.S.C.§365(b)要求2012年6月26日提交的第2012-143554号日本专利申请的外国优先权权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topical preventative medicament)。
发明背景
如果有人在其工作场所或家中遭受烧伤,例如,通常的建议是通过将创面(affected aera)在流水或类似物下冷却,保持必需的时间(例如,15分钟至30分钟)。如果附近没有流水可用,那么期望通过施用例如含有冷却剂的泥敷剂(例如,如参考专利1中所述)来冷却创面。特别地,如果烧伤严重的话,那么需要立即向医疗机构寻求建议和治疗。然后,可由医疗机构提供适于烧伤深度的治疗。
在严重烧伤的情况下,有时简单地冷却创面并不一定足以作为可在向医疗机构寻求医疗建议之前的阶段要给出的应急处理。
也就是说,一系列介质(例如当受害者遭受烧伤时局部或全身地产生和释放的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引发炎性反应,其可发展成称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病症。
认为SIRS的一个原因是,免疫细胞针对因烧伤而变性的蛋白质释放细胞因子。
如果受害者产生SIRS,症状可能迅速恶化,导致败血症或休克,甚至在一些情况下死亡。在严重烧伤的情况下,非常重要的是在施加冷却的同时采取应急措施来抑制SIRS。
本发明鉴于这些情况设计并且提供了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能够在有人遭受烧伤时,通过将所述药物直接施用于创面来抑制烧伤相关的SIRS。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问题,本发明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包含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除了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之外,所述药物还可包含(i)水溶性富勒烯,(ii)组胺和(iii)缓冲剂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药物。所述药物包含一种或更多种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主要活性成分。分子伴侣可以是下文中详细描述的任何分子或分子类别。在一些重要的实施方案中,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是具有同型寡聚结构和9至48个分子量为12kDa至43kDa之缔合亚单位的蛋白质。在一些重要的实施方案中,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是小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在一些重要的实施方案中,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是αB-晶体蛋白(αB-crystallin)。
在如上所述的任意实施方案中,所述局部预防性药物可任选地包含用于增强组织穿透力的水溶性试剂,例如水溶性富勒烯。
在如上所述的任意实施方案中,所述局部预防性药物可任选地包含组胺。
在如上所述的任意实施方案中,所述局部预防性药物可任选地包含缓冲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治疗烧伤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增加患有严重烧伤之动物的存活机会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抑制SIRS之发展进程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用于抑制严重烧伤之后TNF-α和白细胞计数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升高的方法。本段描述的方法包括向对象局部施用有效量的任一种上述局部预防性药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药物制剂。所述药物制剂包含用于治疗烧伤的分子伴侣。所述治疗可以是局部治疗。所述分子伴侣可以是本文描述的分子伴侣中的任意一种或更多种。所述药物可以是本文描述的任意局部预防性药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药物治疗系统。所述系统是具有喷嘴并且含有本文描述之任何局部预防性药物的瓶子或容器。在任意前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子伴侣可以以1μM至100μM、10μM至80μM或者25M至75μM的浓度存在。在任意前述实施方案中,可存在组胺,并且其以0.05μM至1.0μM、0.05μM至0.5μM或者0.05μM至0.1μM的浓度存在。在任意前述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可以是7.5至8.5的水性缓冲液。在任意前述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可包含以10mM至50mM或者甚至20mM至30mM存在的缓冲剂。在任意前述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剂是磷酸盐缓冲剂。
采用权利要求1的发明,可提供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如果在烧伤之后立即将所述局部预防性药物施用于创面,则能够治疗烧伤,原因是所述药物包含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抑制烧伤相关的SIRS。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改善与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相关的副作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物通过例如加速治愈过程或减轻(相对于未治疗的烧伤)烧伤所导致之损伤程度来促进烧伤的治愈。
此外,在一些重要的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局部预防性药物,例如针对烧伤相关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其具有高水平的药物稳定性和安全性,因为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是αB-晶体蛋白,其几乎遍布身体的所有组织中。
发明详述
本发明提供了针对烧伤相关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包含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
烧伤是由于热或化学物质而对表皮或皮下组织造成的损伤。特别地,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烧伤的概念不仅包括由来自热水或热油的热所引起的热烧伤,还包括由化学产品(例如酸或碱)所引起的化学烧伤、由电流等引起的电击烧伤以及由高剂量辐射所引起的辐射烧伤。
烧伤根据损伤的深度分为一度(I)、二度(II)和三度(III)。在一度烧伤中,血管扩张引起红斑。在二度烧伤中,由于血管通透性过高和血流停止而起泡。三度烧伤涉及血流切断和坏死。
一般而言,二度烧伤可以治疗,但是在三度烧伤中不能期望伤口闭合,除非施以皮肤移植。此外,严重性差别不仅取决于烧伤的深度,还取决于烧伤的宽度。
治疗大面积烧伤需要在受伤之后早期阶段的抗休克流体、控制感染直到伤口愈合、通过中央静脉或管饲(ube feeding)进行营养管理,以及皮肤移植和普通外科手术来挽救生命。然而,在严重情况下,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仍然常常无法挽救受害者的生命。
因为仅从烧伤面积不能令人满意地评估严重性,所以将由下式表示的烧伤指数(BI:身体指数)用于评估严重性,所述烧伤指数考虑了深度和面积。
BI=[二度烧伤面积(%)/2]
+三度烧伤面积(%)
在烧伤发生后立即处理伤口的局部疗法包括1)冷却热伤口:一般而言,在流水下冷却至少三十分钟,2)伤口处理:用0.02%至0.5%的氯己定消毒并用软膏处理,以及3)特殊处理:在三度或更高的肢体全周围(full-circumference)烧伤的情况下,血流可能受阻并且产生室综合征(compartment syndrome)。如果组织压力达到40mmHg或更高,则立即进行焦痂切开术。
保守的局部疗法包括1)封闭:将甘菊蓝(azulene)软膏、Eksalb、硫酸庆大霉素软膏或硫酸弗氏霉素(fradiomycin sulfate)敷料用于高达IIs的浅烧伤,但是对于有厚焦痂并且其下容易形成细菌相的IId或III的较深度烧伤,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或醋酸醋酸磺胺米隆(mafenideacetate)乳膏,因为其穿透力好甚至进入厚焦痂中,2)水处理(温浴处理、淋浴)以及3)绷带包扎。
此外,局部手术治疗包括1)清创术(移除坏死组织)以及2)皮肤移植:在不能预期形成上皮时,针对三度烧伤进行。其通常是自体皮肤移植。及早进行皮肤移植以缩短疾病持续时间并保留功能。近来也已经改进了移植上皮的培养技术,而且因为其现在甚至被纳入健康保险范围,所以甚至开始将其应用于大面积烧伤并且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然而,因为如果BI超过100,那么救治率就低得多(J Jpn Surg Soc85:739-748,1985),所以正在寻求将提高救治率的治疗方法。
在这样的一般背景下,本发明人注意到低分子量分子伴侣针对热处理的细胞保护作用。在进行深入研究以寻找将实现对严重烧伤之新治疗作用的试剂之后,本发明人出乎意料地发现将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施加到创面(之前从未尝试过)具有极大地提高严重烧伤之存活率的作用。基于这些发现,本发明人设计出了本申请的发明。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烧伤,并且特别地用于针对危及生命的严重烧伤中的SIRS的局部预防性药物,特征在于其包含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分子伴侣是协助其他蛋白质的非共价折叠或解折叠的蛋白质。分子伴侣的一个主要功能是防止新合成的多肽链和装配的亚单位聚集成非功能性结构。由于这个原因,许多分子伴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也是热休克蛋白。(HSP最初源自“热休克”,但是后来涉及与导致异常构象的应力相关的许多其他因素;化学、物理以及退变性,如阿尔茨海默β淀粉样变性。)
分子伴侣可分为两种;大的一种是60k道尔顿(kD)至90k道尔顿的蛋白质,例如HSP60/70/90,而小的一种或小的HSP(sHSP)小于约30kD,通常为20kD至30kD,例如sHSP16.5/20/27,晶体蛋白αA/αB。在人中发现至少10个sHSP(Hsp:B1、B2、B3、B4、B5、B6、B7、B8、B9和B10)并且将αB-晶体蛋白在其中归类为5B。在热休克因子控制下,响应于多种刺激立即产生sHSP,其原因不仅有高温,还有应力、pH、异常压力、内质应力(由在细胞核糖体中产生的不规则蛋白质诱导)。sHSP通过以ATP非依赖方式靶向其疏水部分来捕获底物解折叠/未成熟的底物蛋白质(非天然状态)并将其转移到HSP60/70/90中。因此sHSP是细胞代谢维持、复制和凋亡的主要分子伴侣分子。
本实施方案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可明显地用于人,但是还可以用于人类之外的动物,包括哺乳动物。
属于所谓的小热休克蛋白(sHSP)类别的蛋白质理想地作为用于该局部药物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
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包括具有同型寡聚结构和9个至48个分子量为12kDa至43kDa之缔合亚单位的蛋白质,并且在生命界是普遍存在的。这样的分子伴侣可由具有包含约九十个氨基酸残基的α-晶体蛋白结构域来表征,但是其表现出低序列同源性,并且由N-端和C-端封闭的氨基酸序列极为多样化。
不希望受任何理论约束,对于低分子量分子伴侣,认为当同型寡聚物经受应力(例如热)时,底物结合位点打开,暴露出富亲脂区并且抑制变性的蛋白质的不可逆聚集。换言之,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具有有助于防止其他蛋白质之不可逆聚集的分子活性,但是其不支持ATP依赖的重折叠(例如,参见Hsp70或分子伴侣)。因此,认为由低分子量分子伴侣补充的底物将通过其他分子伴侣(例如Hsp104和Hsp70/40系统)的作用从底物/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复合物中释放,并且将被重折叠。
因此,认为该局部药物将迅速控制SIRS而不需要ATP,原因是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抑制创面的变性蛋白质的不可逆聚集,这在其他情况下,将引发免疫反应导致SIRS。
附带地,期望局部药物为水性流体的形式。如果像这样设计,则将对创面有很小的刺激并且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可有效地穿透进入创面。这还将具有保持创面湿润并防止干燥的作用。
该局部药物将非常有用地作为日常药品以保持可用于例如家中或工作场所。换言之,在受害者能够就治于医疗中心或作为急诊被带走之前,可将所述局部药物立即用于严重烧伤处,从而可能防止SIRS的发作或恶化并尽可能地提高受害者的救治率。
因此,建议当不用时将所述局部药物保持在冰箱或类似地方以防止由于长期储存所引起的变质。储存在冰箱中还可在使用产品时方便地冷却创面。
对该局部药物的使用方法没有特别限制,除了在如前所述的流水下冷却创面之后使用所述局部药物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当流水不可用时的紧急情况下,应结合创面的冷却使用局部药物。也就是说,可在没有流水冷却创面的情况下施加所述局部药物。特别地,这种类型的方法在涉及长时间冷却的SIRS的进展的情形下将似乎是重要的。
还期望将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添加到水性缓冲剂中用于局部药物,以便保持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在活性状态长时间稳定,例如3个月、6个月、9个月、十二个月或者甚至数年。对用作这种介质的缓冲溶液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能在储存期间缓冲pH变化,不妨碍寡聚物的底物结合位点的打开从而活化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如下文所述),并且还对身体或创面没有不良作用(例如,刺激或致突变性等)。
这样的采用公知材料的缓冲剂的实例包括磷酸盐缓冲剂、使用HEPES(4-(2-羟乙基)-1-哌嗪乙烷磺酸)的缓冲剂和使用MOPS(3-吗啉代丙烷磺酸)的缓冲剂。
局部药物中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的浓度为例如1μM至100μM,优选为10μM至80μM并且更优选为25μM至75μM。
如果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的浓度小于1μM,那么每单位体积将有非常少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并且这将不大可能抑制SIRS。此外,浓度超过100μM对SIRS控制没有显著增加,而且这在经济上是不期望的。然而,将理解,可以采用100μM以上的浓度。
通过将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的浓度设置在上面的范围内,局部药物可既经济又提供满意的SIRS控制。
还可以向局部药物中添加组织穿透增强剂。例如,还可将水溶性富勒烯添加到局部药物中。这样的富勒烯通常携带带电基团(例如羟基或胺官能团)。可通过添加水溶性富勒烯来提高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穿透细胞膜的能力,并且仍可更好地抑制SIRS。
可将该添加的富勒烯的浓度设为,例如,0.5%至2%重量/体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为1%至2%。如果富勒烯含量少于0.5%,那么在辅助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穿透细胞膜方面见到非常小的优势。使用大于2%在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穿透细胞膜方面未提供任何显著改善并且是不经济的。然而,将理解的是,可以采用2%以上的浓度。将水溶性富勒烯的含量设为0.5%至2%并且优选为1%至2%是经济的并且有助于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穿透细胞膜。
局部药物还可包含组胺。通常认为组胺加重SIRS。然而,本发明人的研究表明向局部药物中添加组胺通过提高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的局部穿透力而有助于控制SIRS的发作并且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可将添加组胺的浓度设为例如0.05μM至1.0μM,优选0.05μM至0.5μM并且更优选0.05μM至0.1μM。如果组胺含量低于0.05μM,则几乎看不到任何SIRS抑制作用。不能期望水平在1.0μM以上来提供对SIRS抑制的任何显著改善,并且这是不经济的。然而,将理解的是,可以采用1.0μM以上的浓度。将局部药物中的水溶性组胺含量设为0.05μM至1.0μM,优选0.05μM至0.5μM并且更优选0.05μM至0.1μM是经济的,并且能够引发SIRS抑制作用。
局部药物中掺入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可以是αB-晶体蛋白。
晶体蛋白是对晶状体中特定水溶性蛋白质的通称,并且其名称源自其是透明蛋白质的事实。人的晶状体主要是由蛋白质α-、β-和γ-晶体蛋白构成。
α-晶体蛋白经过亚单位蛋白质αA-和αB-晶体蛋白的自动缔合形成大的缔合体,并且理解为显示出其经过β-与γ-晶体蛋白相互作用来保持晶状体之透明度的分子伴侣功能。然而,在αB-晶体蛋白已被敲除的小鼠中未示出晶状体功能异常。除了晶状体之外,αB-晶体蛋白还存在于心脏、骨骼肌、肾、肺、CNS神经胶质细胞等中。
αB-晶体蛋白属于热休克蛋白(Hsp)家族,特别地与低分子量Hsp27具有高水平同源性。因此,有可能的是Hsp27可与αB-晶体蛋白组合使用或者作为αB-晶体蛋白的替代物。换言之,所述局部药物中掺入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还包括Hsp27。换种方式来说,在一些重要的实施方案中,可将具有α-晶体蛋白结构域的sHSP用作掺入局部药物中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
当将αB-晶体蛋白用作局部药物中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时,可通过将先前提及的缓冲溶液的pH设为7.5至8.5来提高其稳定性。
然而,为了使αB-晶体蛋白寡聚物分解和激活,需要在普遍存在于炎性部位的低pH条件下解离来自底物结合位点的C端IXI基序,并且存在强缓冲剂可能降低所述作用的风险。
因此,应将缓冲成分(例如磷酸盐、HEPES或MOPS)的浓度设为有助于在储存期间保持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的储存稳定性(稳定的pH)的水平(缓冲能力),同时确保在使用期间将药物施加于创面时缓冲性能容易地减弱或消失(pH改变)。
例如,如果使用磷酸盐缓冲剂作为缓冲溶液,则应将其设为10mM至50mM并且优选为20mM至30mM。
对于其他缓冲溶液也是如此,可如通过根据下面列出的每个测试方法检查SIRS抑制所要求的来确定适用于局部药物的缓冲成分的浓度。寡聚物的底物结合位点的打开发生在高温下,如通过名称“热休克蛋白”所表明的,但是其还可由于pH的改变以及由酶类的磷酸化而发生。对于该局部药物,将在使用时pH的改变作为触发来促进活化,因此,即使低分子量分子伴侣在储存期间处于稳定状态,其也可在使用时迅速地改变至活化模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更加详细地描述局部药物。
实施例
制备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
首先,描述了该局部药物的制备。在本实施方案中涉及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包含作为低分子量分子伴侣的αB-晶体蛋白,但毫无疑问,可使用其他低分子量分子伴侣。
对于生产αB-晶体蛋白(其是本局部药物的要素)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此处使用在E.coli中表达的重组αB-晶体蛋白。如下制备该重组αB-晶体蛋白。
首先,将编码αB-晶体蛋白之His-标记PET所转化的E.coli BL-21在37℃下在LB培养基中孵育过夜。
其次,向培养基中添加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1mM的最终浓度,并将其在37℃下进一步孵育4小时以便诱导蛋白质的过表达。
通过离心(8000×g,20分钟,4℃)收集细胞并且移除上清液。然后将细胞混悬于包含0.25g/mL溶菌酶,和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混合物的25mM Tris/50mM NaCI/0.9%葡萄糖/l mM EDTA的裂解缓冲液(pH 7.8)(Sigma)中,并使用超声使其在冰中溶解。
通过离心(10,000×g,20分钟,4℃)来分离所溶解的级分,并用包含0.5M食盐的20mM磷酸盐缓冲剂(pH 7.8)透析所得上清液,并将其施加到用同一缓冲剂平衡的Ni-螯合柱(Pharmacia)上。
在用20mM咪唑平衡缓冲剂冲洗柱子之后,用20mM咪唑平衡缓冲剂洗脱级分。
然后用Amicon浓缩所洗脱的级分,并用20mM磷酸盐缓冲剂透析。将所得流体作为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下文中称为局部药物A),并使其经历下述测试。
在以下说明中,为了将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施加到创面,决定应喷涂由摩尔消光系数计算的浓度为50μM的1mL产物(已经用ET Clean(JNC K.K.)移除LPS(脂多糖))。
死亡率降低的确认-测试1
接着,将已经遭受烧伤的小鼠用于测试以根据是否已经施加本实施方案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来确认死亡率的降低。
参照作为反映危及生命的严重烧伤模型所建立的方法来进行测试。认为这提供了测试的理想评估系统,从而确认使用本实施方案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的死亡率的降低。
具体地,对ICR5W雄性小鼠的背上直径3cm的区域剃毛,并用Veet(Reckitt Benckiser Japan)进行脱毛。
接着,由腹腔内途径给予20mg/kg的戊巴比妥,并且将25%的动物总体表面积(TBSA)(脱毛区域在中心)浸入在100℃热水中,保持八秒。监测动物,并在六小时之后将用局部药物A治疗的组(N=5)与未治疗组(N=5)的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表1中示出。
表1列出了在对10只动物(5只样品动物,5只对照)5次操作的每个点上的平均存活率和标准误差。
从表1中可见,在第一个十小时中未治疗组的存活率为约20%(21.0±14.3%),而用局部药物A治疗的组为约75%(75.0+16.6%)。两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测试也表明由于施加局部药物A(施加50μMαB-晶体蛋白)存活率显著较高(p=0.0047)。
这些观察确认了施加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提供了在严重烧伤之后降低死亡率方面的益处。
死亡率降低的确认-测试2
接着,将以上述测试相同方式受到烧伤的小鼠用于测试,从而根据是否使用本实施方案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来确认死亡率降低,但是向所述药物中添加水溶性富勒烯。
具体地,将1%的水溶性C60富勒烯(维生素C60Co.,Tokyo)与测试1中制备的局部药物A组合来制备药物以确认死亡率降低(局部药物B)。
然后,通过测试1中所用方法来进行测试以确认死亡率降低。建立了三个组来测试,即,用局部药物B治疗的组、用局部药物A治疗的组以及未治疗组。在受到烧伤之后十小时比较这些组。这些测试的结果在表2中列出。
如表2所见,用局部药物B治疗的组存活率为约100%(p<0.005),其水平比用局部药物A治疗的组高,所述局部药物B已与水溶性C60富勒烯混合从而提高细胞膜穿透性。
这确认了以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所见的死亡率降低可通过组合使用水溶性C60富勒烯来进一步改善。
死亡率降低的确认-测试3
接着,将已经以前述两个测试相同的方式受到烧伤的小鼠用于测试,从而根据是否使用本实施方案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来确认死亡率降低,但是向所述药物中添加组胺。
具体地,向测试1中所制备的局部药物A中添加终浓度为1μM的组胺来制备药物,以确认死亡率降低(局部药物C)。作为对照,向局部药物A中添加终浓度为1μM的抗组胺来制备药物(局部药物D)。
然后,通过测试1中所用的方法来进行测试以确认死亡率降低。建立用局部药物C治疗的和用局部药物D治疗的两个组用于测试,并且在受到烧伤之后十小时比较这两个组。
因此,与如前所述的用局部药物A治疗的组相比,用局部药物D治疗的组中未见明显的死亡率降低,而与用局部药物D或局部药物A治疗的那些相比,用局部药物C治疗的组示出明显的死亡率降低。似乎是通过组胺(其促进血管内皮通透性)增加了延长寿命的作用,并且已经通过添加抗组胺反过来使其降低。
这些发现有助于确认局部药物A降低死亡率的作用仍可通过组合使用组胺来进一步改善。
确认抑制TNF-α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测试
通常在因烧伤的休克之后的SIRS中可见TNF-α和白细胞计数升高。进行验证以确认这些局部药物起作用,从而抑制在严重烧伤之后TNF-α和白细胞计数的升高。
对于这些测试建立了两个组,一组用局部药物A治疗(N=5)以及另一个未治疗组(N=5)。在已经受到烧伤之后三小时测定TNF-α(pg/mL)和白细胞计数(细胞/μL)。使用ELISA试剂盒(Shibayagi,Japan)来测定小鼠TNF-α。结果在表3和表4中示出。
如表3所见,这些测试的结果证明与未治疗相比,通过施加局部药物A显著地抑制了血清TNF-α的水平。
也如表4所见,与未治疗相比,通过施加局部药物A显著地控制了白细胞计数。
从这些发现可以看出,该局部药物对于抑制烧伤之后所见的TNF-α和白细胞计数的显著升高是高度有效的,并且表明其可抑制烧伤相关的SIRS并有助于降低死亡率。
如上所述,因为本发明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包含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其主要活性成分,所以其可提供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所述局部预防性药物能够在有人遭受烧伤时通过立即将其施加到创面而抑制烧伤引起的SIRS。
最后,上面每个实施方案的描述均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因此,可作出适于设计等的各种改变以产生每个上述那些之外的实施方案,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概念即可。
Claims (14)
1.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包含低分子量分子伴侣作为主要活性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水溶性富勒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组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分子伴侣是αB-晶体蛋白。
5.包含局部制剂的药物,所述局部制剂包含有效量的低分子量分子伴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分子伴侣是sHSP。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分子伴侣是αB-晶体蛋白。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药物是水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水溶液是缓冲溶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其还包含组胺和可溶性富勒烯中的一种或更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其中所述分子伴侣以1μM至100μM、10μM至80μM或者25μM至75μM的浓度存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其还包含以0.05μM至1.0μM、0.05μM至0.5μM或者0.05μM至0.1μM的浓度存在的组胺。
13.喷雾瓶,其含有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
14.用于治疗烧伤的方法,其包括向烧伤部位局部施用有效量的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43554A JP2014005254A (ja) | 2012-06-26 | 2012-06-26 | 熱傷由来全身性炎症反応症候群の予防外用薬 |
JP2012-143554 | 2012-06-26 | ||
PCT/IB2013/002024 WO2014016683A2 (en) | 2012-06-26 | 2013-06-26 | Topical preventative medicament against burns-relate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703618A true CN104703618A (zh) | 2015-06-10 |
Family
ID=4977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80039680.1A Pending CN104703618A (zh) | 2012-06-26 | 2013-06-26 | 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66907B2 (zh) |
EP (1) | EP2863938A2 (zh) |
JP (2) | JP2014005254A (zh) |
CN (1) | CN104703618A (zh) |
AU (1) | AU2013294689A1 (zh) |
CA (1) | CA2877840A1 (zh) |
WO (1) | WO2014016683A2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076A (zh) * | 1999-01-08 | 2002-03-27 | 马克西姆药品公司 | 使用活性氧代谢物产生或释放的抑制剂局部治疗损伤组织的方法和组合物 |
CN1753968A (zh) * | 2003-01-27 | 2006-03-29 |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 抗氧化组合物以及外用组合物 |
CN101573136A (zh) * | 2006-12-11 | 2009-11-04 | 利兰·斯坦福青年大学托管委员会 | αB晶体蛋白用作炎症治疗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79337A (en) * | 1991-06-14 | 1997-10-21 | Professional Pharmaceutical, Inc. |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topical treatment of Aphthous stomatitis histamine using phosphate as active ingredient |
US6962691B1 (en) * | 1999-05-20 | 2005-11-08 | U & I Pharmaceuticals Ltd. | Topical spray compositions |
AU2007333600A1 (en) * | 2006-12-11 | 2008-06-19 |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Alpha B-crystallin as a therapy for inflammation |
JP2008214195A (ja) * | 2007-02-28 | 2008-09-18 | Nagasaki Univ | 皮膚熱傷治療剤および表皮再生促進剤 |
US8404644B2 (en) * | 2007-09-07 | 2013-03-26 | Meat & Livestock Australia Limited | Agents with angiogenic and wound healing activity |
US20110251158A1 (en) * | 2008-03-03 | 2011-10-13 | Luna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 Fullerene therapies for inflammation and inhibition of build-up of arterial plaque |
-
2012
- 2012-06-26 JP JP2012143554A patent/JP2014005254A/ja active Pending
-
2013
- 2013-06-26 US US13/927,813 patent/US906690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6-26 EP EP13783377.8A patent/EP2863938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6-26 AU AU2013294689A patent/AU201329468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6-26 CA CA2877840A patent/CA287784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6-26 WO PCT/IB2013/002024 patent/WO2014016683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6-26 JP JP2015519386A patent/JP2015521655A/ja active Pending
- 2013-06-26 CN CN201380039680.1A patent/CN104703618A/zh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5-27 US US14/722,272 patent/US2015025816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42076A (zh) * | 1999-01-08 | 2002-03-27 | 马克西姆药品公司 | 使用活性氧代谢物产生或释放的抑制剂局部治疗损伤组织的方法和组合物 |
CN1753968A (zh) * | 2003-01-27 | 2006-03-29 |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 | 抗氧化组合物以及外用组合物 |
CN101573136A (zh) * | 2006-12-11 | 2009-11-04 | 利兰·斯坦福青年大学托管委员会 | αB晶体蛋白用作炎症治疗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63938A2 (en) | 2015-04-29 |
US9066907B2 (en) | 2015-06-30 |
US20150258169A1 (en) | 2015-09-17 |
CA2877840A1 (en) | 2014-01-30 |
US20130345153A1 (en) | 2013-12-26 |
WO2014016683A3 (en) | 2014-07-10 |
JP2014005254A (ja) | 2014-01-16 |
JP2015521655A (ja) | 2015-07-30 |
AU2013294689A1 (en) | 2015-01-29 |
WO2014016683A2 (en) | 2014-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idgerow |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influencing the microcirculatory and cellular environment | |
Bubb et al. | Endothelial 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s a critical regulator of angiogenesis and vascular remodeling | |
Vaubel et al. | Iron–sulfur cluster synthesis, iron homeostasis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Friedreich ataxia | |
Misra et al. | PEG ylated carboxyhemoglobin bovine (SANGUINATE): Results of a phase I clinical trial | |
Bohr et al. | Alternative erythropoietin-mediated signaling prevents secondary microvascular thrombosis and inflammation within cutaneous burns | |
Hopf et al. | Adjuncts to preparing wounds for closure: hyperbaric oxygen, growth factors, skin substitutes,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vacuum-assisted closure) | |
US7378500B2 (en) | Use of thrombin-derived peptides for the therapy of chronic dermal ulcers | |
EP2638915B1 (en) | Medical use of the radical scavenger and antioxidant alpha-1-microglobulin | |
Soares et al. | Heme oxygenase-1 in organ transplantation | |
Júnior et al. | Lyophilised tilapia skin as a xenograft for superficial partial thickness burns: a novel preparation and storage technique | |
Maghsoudi et al. | Enhancement of burn wounds healing by platelet dressing | |
Balbo et al. | Platelet gel for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loss of finger substance | |
US8207118B2 (en) | Skin wound heal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WO2012060832A1 (en) | Skin wound heal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 |
Tiwari et al. | A Homochiral Diphenylalanine Analog Based Mechanoresponsive Hydrogel: An Insight Towards Its Wound Healing Efficacy | |
AU2014209886B2 (en) | Hemostatic compositions | |
CN104703618A (zh) | 针对烧伤相关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局部预防性药物 | |
US20080102106A1 (en) | Wound Healing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ubstances From Diptera Larvae | |
Wilson | Principles of early wound management | |
JP2011506489A (ja) | 止血をモジュレートする組成物およびその使用法 | |
Wong |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n unhealed incision of a diabetic patient with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
CN105169377A (zh) | 溶菌酶-抗菌肽融合蛋白的新应用 | |
Garcia Denegri et al. | Venoms and isolated toxins from snakes of medical impact in the north-east Argentina: state of the art. Potential pharmacological applications | |
TW202002954A (zh) | 心肌再灌流的方法及套组與減緩或減少心肌再灌流損傷的方法 | |
Mataro et al. | The use of nexobridTM in debriding chronic ulcers: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al stud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