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12927B - 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12927B CN104612927B CN201410831661.9A CN201410831661A CN104612927B CN 104612927 B CN104612927 B CN 104612927B CN 201410831661 A CN201410831661 A CN 201410831661A CN 104612927 B CN104612927 B CN 1046129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 pressure oil
- low
- oil tank
-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1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7 shel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包括单向驱动电机、传动组件及活塞。第一螺杆套设于单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螺杆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第二螺杆上,以使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螺杆同轴转动,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螺杆相啮合,从而形成两级齿轮/螺杆联动结构。由于采用两级齿轮/螺杆联动结构,而且动力源为单向驱动电机,所以任何情况下,整个驱动机构都处于不可逆转状态,有效防止了因内部压力过高引起反冲,导致机械零部件逆行造成其他关联系统崩溃的危险。同时提供一种应用该驱动机构的中央液压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是靠驱动机构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例如液压器件)的一种元件。
传统的驱动机构容易因液压系统内部压力过高引起反冲和逆转,导致机械零部件逆行造成其它关联系统崩溃。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防止逆转的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一种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所述中央液压泵具有一低压油箱及一高压油箱,该驱动机构包括:
单向驱动电机,具有一电机轴;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螺杆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螺杆套设于所述单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杆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杆相啮合;及
活塞,可随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而在低压油箱内做往复移动,从而将所述低压油箱内的液压油压入高压油箱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为六角形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单向驱动电机、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半支架,每一所述半支架都具有圆弧形侧面,两个圆弧形侧面相配合,使所述固定支架卡设在所述低压油箱的外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活塞连杆组件,所述活塞连杆组件包括活塞驱动转盘及活塞连杆,所述活塞驱动转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塞驱动转盘之间通过转盘销连接,所述活塞驱动转盘上还设置有转盘轴,所述活塞驱动转盘通过所述转盘轴设置于所述低压油箱上,所述转盘轴伸出于所述低压油箱,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转盘轴上,所述活塞连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盘销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连杆组件还包括连杆底座,所述连杆底座设置于所述活塞上,所述连杆底座用于连接所述活塞连杆及所述活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顶端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活塞驱动转盘、所述活塞连杆及所述连杆底座收容于所述避让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底端形成有聚压盆腔,所述活塞的底端端部还开设有引流凹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凹口的直径等于所述低压油箱上的低压油回输孔的直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套设有密封环。
一种中央液压泵,包括:
支撑座;
高压油箱,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高压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高压出油孔,所述高压油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低压油箱,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插设于所述高压油箱内,所述第一端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低压油箱内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低压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低压油回输孔;及
如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
上述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螺杆套设于单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螺杆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第二螺杆上,以使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螺杆同轴转动,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二螺杆相啮合,从而形成两级齿轮/螺杆联动结构。由于采用两级齿轮/螺杆联动结构,而且动力源为单向驱动电机,所以任何情况下,整个驱动机构都处于不可逆转状态,有效防止了因内部压力过高引起反冲,导致机械零部件逆行造成其他关联系统崩溃的危险。
上述中央液压泵因为应用了上述驱动机构,所以也具有在任何情况下,整个驱动机构都处于不可逆转状态,有效防止了因内部压力过高引起反冲,导致机械零部件逆行造成其他关联系统崩溃的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液压泵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中央液压泵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高压油箱、低压油箱与开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组装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图3中低压油箱与开关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调压换向阀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阀套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液压管接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驱动机构与低压油箱的组装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分解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密封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1中低压油箱与活塞连杆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活塞驱动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的中央液压泵10,可实现一个中央液压泵10相对独立的控制多个液压器件(图未示)。该中央液压泵10包括支撑座110、高压油箱200、低压油箱300、开关组件400、多个调压换向阀500、液压管接驳组件600及驱动机构700。
支撑座110大致呈圆形结构,支撑座110主要用于起支撑和固定作用。高压油箱200和调压换向阀500设置于支撑座110上。具体地,可以在支撑座110的中部开设收容槽(图未标),高压油箱200和调压换向阀500设置于收容槽(图未标)内。支撑座110上还开设有定位孔111,通过外部紧固件穿设于定位孔111中以将中央液压泵10固定于外界物体(例如底盘)上。外部紧固件可以为螺钉或者螺栓等紧固件,例如六角螺钉。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罩盖120,罩盖120罩设于支撑座110上,罩盖120与支撑座110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130。高压油箱200、低压油箱300、开关组件400、多个调压换向阀500及驱动机构700均收容于该收容空间130内。罩盖120的端面上设置有凸柱121,支撑座110的边缘表面开设有与凸柱121相匹配的孔112,以将罩盖120稳固地罩设于支撑座110上。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高压油箱200设置于支撑座110上。高压油箱200为一个整体冲压成型的结构,内部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高压油箱20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高压出油孔210,高压油箱200内的液压油由高压出油孔210输出。高压油箱200的顶部还开设有第一通孔220,第一通孔220供低压油箱300的一端插入,第一通孔220内还设有内螺纹。高压油箱200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多个散热凹槽230,多个散热凹槽230间隔设置。设置的散热凹槽230可以增加散热面积,提高高压油箱200的散热效率。具体地,每一高压出油孔210位于相邻两个散热凹槽230之间,高压油箱200开设有高压出油孔210的外表面240为平面,以与液压管接驳组件600高度吻合。
请一并参阅图5,低压油箱300大致呈筒状结构。低压油箱300的内侧壁的材质可以为钢,具有耐磨的特性,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具有耐磨性质的材料。低压油箱300的外壳材质可以为铝合金,以方便低压油箱300散热。低压油箱300具有第一端310及第二端320,第一端310通过第一通孔220插设于高压油箱200内。低压油箱300插设于高压油箱200内的第一端310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高压油箱200的第一通孔220内设置的内螺纹相螺合,实现高压油箱200与低压油箱300相螺合,装配简单且低压油箱300不易从高压油箱200中脱离。第一端310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311,低压油箱300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二通孔311进入高压油箱200内。低压油箱300内还设置有隔板330,隔板330位于第一端310与第二端320之间,隔板330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图未标),由开关组件400控制第三通孔的开启或闭合。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低压油箱300的侧壁上开设有低压油回输孔340。低压油回输孔3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低压油回输孔340间隔的分布于侧壁。低压油箱300开设有低压油回输孔340的外表面350为平面,以与液压管接驳组件600高度吻合。具体地,还可以通过回输导管360连通液压管接驳组件600及低压油回输孔340,回输导管360的一端与低压油回输孔340连通,另一端与液压管接驳组件600连通。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低压油箱300插入高压油箱200的第一端310为锥形结构,形成类似于漏斗形状,有利于引导低压油箱300内的液压油顺利且均匀地进入高压油箱200。低压油箱300的外表面上还形成有台阶结构370,台阶结构370与高压油箱200的顶部抵接,防止低压油箱300全部插入高压油箱200。
请一并参阅图13,低压油箱300的第二端320的端部还设置有密封罩盖380,密封罩盖380用于与低压油箱300形成一收容腔室(图未示)。具体地,可以在密封罩盖380上开设螺纹孔(图未示),在低压油箱300的第二端320的端部开设螺纹孔321,然后通过紧固螺钉390将密封罩盖380盖设于低压油箱300的第二端320。密封罩盖380的端面上还开设有第一半圆轴孔381,第二端320的端部还开设有第二半圆轴孔322,第一半圆轴孔381与第二半圆轴孔322相配合形成圆轴孔。具体地,还可以在密封罩盖380和低压油箱300的外侧壁上设置散热凹槽(图未标),以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请一并参阅图5,开关组件400包括弹性设置的隔离顶芯420,隔离顶芯420能够开启或关闭第三通孔。具体地,开关组件400包括伸缩弹簧410、隔离顶芯420及定位螺环430。伸缩弹簧410的一端设置于低压油箱300的第一端310且位于第二通孔311的孔壁上。具体地,伸缩弹簧410可以固定设置于第二通孔311的孔壁上。例如,低压油箱300的第二通孔311的孔壁向孔内延伸,形成定位凸环,伸缩弹簧410固定设置于定位凸环上。定位螺环430设置于第三通孔(图未标)的孔壁上,定位螺环430的作用是终止隔离顶芯420的向上行程及锁定隔离顶芯420。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定位螺环430。
隔离顶芯420设置于伸缩弹簧410的另一端且能开启或关闭第三通孔(图未标)。低压油箱300内的油被压入高压油箱200时,液压油对隔离顶芯420产生压迫作用,隔离顶芯420迫使伸缩弹簧410被压缩,第三通孔(图未标)被开启,液压油依次经由第三通孔及第二通孔311从低压油箱300进入高压油箱200内。当液压油完全进入高压油箱200内后,高压油箱200内的静态压强大于低压油箱300内的静态压强,隔离顶芯420在伸缩弹簧410和高压油箱200内的液压油的共同作用力下,恢复关闭第三通孔,高压油箱200内部的液压油无法回流进入低压油箱300内。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多个调压换向阀500间隔设置于支撑座110上。具体地,每一调压换向阀500包括电机510、密封盖520、阀芯530及阀套壳体540。电机510为高精准伺服电机,电机510可驱动阀芯530在阀套壳体540内旋转。密封盖520盖设于阀套壳体540上,密封盖520与阀套壳体540形成一密闭空间,阀芯530收容于该密闭空间内。具体地,密封盖520通过紧固螺丝550盖设于阀套壳体540上。例如,可以在密封盖520上开设螺纹孔521,在阀套壳体540上开设螺纹孔541,然后将紧固螺丝550依次穿设于两个螺纹孔中即可将密封盖520盖设于阀套壳体540上。
具体地,还可以在阀套壳体540上设置阶梯542,密封盖520面对阀套壳体540的一面设置凸台523,凸台523与阶梯542相抵接,以防止密封盖520过度伸入阀套壳体540内。阶梯542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543,凸台523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扣524,卡扣524卡入卡槽543内。卡槽543包括引导槽5431和锁定槽5432,引导槽5431与锁定槽5432呈角度设置,例如本实施方式中为直角设置。当然,还可以呈锐角设置,以扣住卡扣524防止卡扣524轻易脱出。卡扣524经由引导槽5431进入锁定槽5432中以对凸台523进行锁定。
阀芯530的侧壁上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531及第二通道532,第一通道531及第二通道532供液压油通过,第一通道531及第二通道532呈L型结构。阀芯530的侧壁上还开设有定位槽533,定位槽533与第一通道531及第二通道532间隔设置,即定位槽533与第一通道531及第二通孔均不是连通的。定位槽533内收容有弹性设置的定位顶芯536。具体地,收容有定位环534、定位弹簧535及定位顶芯536,定位弹簧53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定位顶芯536和定位环534上,定位环534固定设置于定位槽533的底部。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省略定位环534,直接将定位弹簧535设置于定位槽533的底部。阀芯530上的定位槽533是单向闭路,所以即使定位弹簧535不足以压紧定位顶芯536,液压油到达闭路后也无法再流动了。
阀套壳体540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高压输入管口544、高压输出管口545及减压回输管口546。高压输入管口544与高压出油孔210相连通,例如可以直接与高压出油孔210相连通。高压输出管口545用于与液压器件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液压管接驳组件600与液压器件相连通。减压回输管口546与低压油回输孔340相连通。例如可以通过液压管接驳组件600与低压油回输孔340相连通。阀套壳体540的内侧壁上还开设有行程卡槽547,定位顶芯536可卡入行程卡槽547内。
当中央液压泵10处于工作状态时,液压油从低压油箱300被压入高压油箱200内,进而从高压油箱200的高压出油孔210经由高压输入管口544进入调压换向阀500,再由高压输出管口545输入液压器件中。当有某一液压器件链路上的传感器返回超出上下限数值时,电机510驱动与该液压器件相连通的调压换向阀500的阀芯530转动,以使阀芯530相对于调整高压输入管口544、高压输出管口545或减压回输管口546的位置,进而调整液压油的流向,而其它液压器件链路上的调压换向阀500不受影响。
例如,当某一链路上的液压器件的传感器反馈需要加压,则电机510驱使与该液压器件相连的调压换向阀500的阀芯530转动,使阀芯530的第一通道531与阀套壳体540的高压输入管口544对接,第二通道532与高压输出管口545对接,从而使液压油不断的从高压油箱200中经由高压输入管口544、第二通道532、第一通道531及高压输出管口545进入液压器件中。此时,减压回输管口546被定位顶芯536封闭呈关闭状态。
当某一链路上的液压器件的传感器反馈需要减压,则电机510驱使该调压换向阀500的阀芯530转动,使阀芯530的第二通道532与阀套壳体540的高压输出管口545对接,第一通道531与减压回输管口546对接,液压油在低压油箱300的作用下,从液压器件中经由高压输出管口545、第二通道532、第一通道531及减压回输管口546被吸入低压油箱300后重新压入高压油箱200作再次分配。此时,定位顶芯536在阀套壳体540的行程卡槽547内,高压输入管口544被阀芯530的外侧壁封闭,锁定呈关闭状态。
当机车需要停泊静止时,电机510会将阀芯530旋转至使高压输入管口544、高压输出管口545和减压回输管口546均为封闭的状态。例如,定位顶芯536与高压输出管口545对接,以阻止液压油进入液压器件中。第一通道531与减压回输管口546对接,第二通道532与行程卡槽547对接。高压输出管口545与阀芯530的实心侧壁对接。
实际应用中,会根据液压器件的链路上的传感器传来的数值信号,控制电机作出毫秒级的反应动作,从而调节阀芯530在阀套壳体540内转动,达到无级调速、调节、接通或关闭的目的,精准的控制每路液压油的流量和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10,还包括多个液压管接驳组件600,液压管接驳组件600可以用于连通各个调压换向阀500的高压输出管口545与各个液压器件、用于连通低压油箱300的低压油回输孔340与调压换向阀500的减压回输管口546、当然,也可以用于连接高压出油孔210与高压输入管口544。
每一液压管接驳组件600包括弯接头610、螺帽620、中接头630及排空添液螺丝640。弯接头610大致呈L型结构,弯接头610的两端均设置有螺帽620。螺帽620为嵌入式活动扣件,活扣于弯接头610的两端,且可做360°旋转,用于旋紧中接头630及液压导管等衔接部分。排空添液螺丝640设置于弯接头610角弯处,用于对液压管接驳组件600进行检修、进行空气排空、添加液压油等维护措施,保证液压器件的正常运行。
上述高压油箱200、低压油箱300、开关组件400及调压换向阀500可以形成液压油循环系统。液压油循环系统还可以包括液压管接驳组件600。液压油循环系统使得各路液压器件的液压油经过减压回输管口546回流至低压油箱300中,再统一重新压入高压油箱200中作循环继续分配,实现一个液压油循环系统可以对应多个位于不同链路上的液压器件,不仅有利于优化结构设计,还提高了液压油循环系统的集成度。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6,驱动机构700主要为中央液压泵10提供动力,驱使活塞740沿低压油箱300内做往复移动,从而将低压油箱300内的液压油压入高压油箱200内。驱动机构700包括动力源、传动组件720、活塞连杆组件730及活塞740。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动力源可以为单向驱动电机710,单向驱动电机710在稳压电源下,可作大扭矩低转、恒速旋转。单向驱动电机710的电机轴711可以为六角形轴,单向驱动电机710驱动六角形轴作单向转动。
具体地,驱动机构700通过传动组件720及活塞连杆组件730驱使活塞740沿低压油箱300内做往复移动。传动组件720包括第一螺杆721、第一传动齿轮722、第二螺杆723及第二传动齿轮724。第一螺杆721套设于单向驱动电机710的电机轴711上,第一螺杆721为与电机轴711配套的螺杆。第一螺杆721为空心螺杆,空心螺杆套设于电机轴711上。具体地,还可以在第一螺杆721的端部设置定位螺丝7211,以将第一螺杆721稳固地套设于电机轴711上。第一传动齿轮722与第一螺杆721相啮合,第一传动齿轮722套设于第二螺杆723上,以使第一传动齿轮722与第二螺杆723同轴转动,第二传动齿轮724与第二螺杆723相啮合,形成两级齿轮/螺杆联动结构。
由于驱动机构700采用两级齿轮/螺杆联动结构,而且动力源为单向驱动电机710,所以任何情况下,整个驱动机构700都处于不可逆转状态,有效防止了因内部压力过高引起反冲,导致机械零部件逆行造成其他关联系统崩溃的危险。具体地,还可以设置定位螺帽7221,以防止第一传动齿轮722从第二螺杆723上脱落。
具体地,还可以设置固定支架725,固定支架725用于支撑动力源、第一螺杆721、第二螺杆723等零部件。固定支架725具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半支架7251,每一半支架7251都具有圆弧形侧面7252,两个圆弧形侧面7252相配合,使固定支架725卡设在低压油箱300的外侧壁上。通过在其中一半支架7251上开设螺纹孔7253,利用螺纹紧固件7254穿设于螺纹孔7253中,以将单向驱动电机710设置于固定支架725上。第二螺杆723穿设于固定支架725上,且在第二螺杆723的端部分别设置螺纹套7231,以将第二螺杆723稳固地穿设于固定支架725上。
活塞连杆组件730包括活塞驱动转盘731、活塞连杆732及连杆底座733。活塞驱动转盘7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塞驱动转盘731之间通过转盘销7311连接。每一活塞驱动转盘73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转盘销7311设置在其中两个相对的通孔内以连接两个活塞驱动转盘731。每一活塞驱动转盘731上还设置转盘轴7312,转盘轴7312伸出于低压油箱300。具体地,转盘轴7312通过低压油箱300上的第二半圆轴孔322与密封罩盖380上的第一半圆轴孔381形成的圆轴孔伸出于低压油箱300。第二传动齿轮724套设于转盘轴7312伸出于低压油箱300的一端。
活塞连杆732的一端设置于转盘销7311上,另一端与活塞740连接。连杆底座733设置于活塞740上。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活塞连杆732的另一端通过连杆底座733与活塞740连接。活塞连杆73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转盘销7311穿设于通孔中,以使活塞连杆732随活塞驱动转盘731的转动而运动。活塞连杆732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连杆底座733上形成有两个间隔的凸耳,在凸耳上开设通孔,然后通过一连杆螺栓(公)与一连杆螺栓(母)依次穿设于活塞连杆的通孔和凸耳上的通孔后相配合,即可将活塞连杆732与连杆底座733相连接。
活塞740的底端形成有聚压盆腔741,低压油箱300内的液压油在聚压盆腔741的作用下压迫隔离顶芯420。活塞740的底端端部还开设有引流凹口742,当活塞740在低压油箱300内向上运动时,低压油箱300内会形成一个真空低压区,减压回输管口546的液压油从活塞的引流凹口742中被真空低压区吸引进入低压油箱300内。具体地,引流凹口74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引流凹口742间隔的分布于活塞740的底端端部。引流凹口742的直径可以等于低压油回输孔340的直径,以使活塞740刚好运动至低压油箱300向上行程终止面时,液压油刚好从引流凹口742进入低压油箱300内。
当活塞740向下运动时,引流凹口742从低压油箱300的内侧壁呈垂直切面下切,此时液压油无法回流至减压回输管口546中。在活塞底部的聚压盆腔740向心力作用下,均匀地将液压油向下推进。由于单向驱动电机710驱动活塞740后产生的力矩大于低压油箱300内部以及高压油箱200内部的压强,使液压油强行迫使隔离顶芯420压迫伸缩弹簧410向后缩进,使液压油得以从第三通孔经由第二通孔311进入高压油箱200内。
活塞740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环形槽743。环形槽7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环形槽743沿活塞740的轴向间隔设置。设置环形槽743的目的是用于套设密封环,密封环用于保证活塞740与低压油箱300的之间密封性。活塞740的顶端还开设有避让槽744,活塞驱动转盘731、活塞连杆732及连杆底座733均收容于避让槽744内。当活塞驱动转盘731带动活塞连杆732作曲线运动时,活塞740在活塞连杆732的作用下作线性往复运动。活塞740运动至低压油箱300的上端(即第二端)时,活塞740的顶端的避让槽744会允许活塞驱动转盘731通过从而继续进行下一个循环动作。
上述中央液压泵1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单向驱动电机710驱使活塞740向上移动,液压器件内的液压油通过调压换向阀500回流至低压油箱300内;单向驱动电机710驱使活塞740向下移动,低压油箱300内的液压油迫使隔离顶芯420压缩伸缩弹簧410,低压油箱300内的液压油通过第三通孔及第二通孔311进入高压油箱200内,此时高压油箱200内的压力大于低压油箱300的压力,隔离顶芯420封闭第三通孔,高压油箱200内的液压油通过调压换向阀500输入液压器件中。高压油箱20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高压出油孔210,低压油箱300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低压油回输孔340,还设置有多个调压换向阀500,每一调压换向阀500的高压输入管口544与高压出油孔210相连通,高压输出管口545与液压器件相连通,减压回输管口546与低压油回输孔340相连通,每一调压换向阀500对应于一液压器件,根据不同液压器件需要的压力不同,电机驱使阀芯530在阀套壳体540内旋转,改变第一通道531及第二通道532与阀套壳体540上的高压输入管口544、高压输出管口545及减压回输管口546的相对位置,允许或者阻止液压油从高压油箱200输入液压器件中、液压油从液压器件中回流至低压油箱300中,从而实现采用一个中央液压泵10即可相对独立的控制多个不同功能的液压器件动作,降低了安装调试、检修维护的难度同时,也提高了器件长期运行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该中央液压泵10可应用于数码机车中,中央液压泵10的低压油箱300上共开设12个低压油回输孔340,高压油箱200上共开设12个高压出油孔210,设置12个调压换向阀500,以形成12个单路,分别分组控制16个相互独立的液压器件。
其中第1~8路为单路单控,用于独立控制悬挂系统中不同位置的8个液压器件。第9路为单路组控,用于控制机车舱门的2个液压器件的同步运行,按需进行车门开/闭,角度调节等功能。第10路为单路组控,用于控制驾驶座安全保护栏的2个液压器件同步运行,进行对驾驶员的强制安全防护功能。
第11路为单路组控,用于控制机车制动的2个液压器件的同步运行,除了各种能量回收实施所不能的减速度外按需进行紧急制动刹车功能。第12路为单路组控,用于控制车头前端护杠的2个液压器件的同步运行,进行机车进入角的自控可变功能。当然,实际操作中,可按照车型和功能要求不同,增加或减少单路设置,以降低整车功耗和节约零部件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所述中央液压泵具有一低压油箱及一高压油箱,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包括:
单向驱动电机,具有一电机轴;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传动齿轮、第二螺杆及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螺杆套设于所述单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螺杆相啮合,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螺杆上,以使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杆同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杆相啮合;及
活塞,可随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转动而在低压油箱内做往复移动,从而将所述低压油箱内的液压油压入高压油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为六角形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单向驱动电机、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所述固定支架具有两个相互配合的半支架,每一所述半支架都具有圆弧形侧面,两个圆弧形侧面相配合,使所述固定支架卡设在所述低压油箱的外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连杆组件,所述活塞连杆组件包括活塞驱动转盘及活塞连杆,所述活塞驱动转盘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活塞驱动转盘之间通过转盘销连接,所述活塞驱动转盘上还设置有转盘轴,所述活塞驱动转盘通过所述转盘轴设置于所述低压油箱上,所述转盘轴伸出于所述低压油箱,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套设于所述转盘轴上,所述活塞连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盘销上,另一端与所述活塞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连杆组件还包括连杆底座,所述连杆底座设置于所述活塞上,所述连杆底座用于连接所述活塞连杆及所述活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顶端还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活塞驱动转盘、所述活塞连杆及所述连杆底座收容于所述避让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底端形成有聚压盆腔,所述活塞的底端端部还开设有引流凹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凹口的直径等于所述低压油箱上的低压油回输孔的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侧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套设有密封环。
10.一种中央液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座;
高压油箱,设置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高压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高压出油孔,所述高压油箱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低压油箱,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插设于所述高压油箱内,所述第一端的端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低压油箱内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低压油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低压油回输孔;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中央液压泵的驱动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1661.9A CN104612927B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831661.9A CN104612927B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12927A CN104612927A (zh) | 2015-05-13 |
CN104612927B true CN104612927B (zh) | 2017-01-18 |
Family
ID=53147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83166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612927B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12927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44067A (en) * | 1970-05-25 | 1972-02-22 | Sperry Rand Corp | Power transmission |
CN2200580Y (zh) * | 1994-05-21 | 1995-06-14 | 田宝云 | 液压传动自行车 |
WO1999017021A1 (en) * | 1997-09-29 | 1999-04-08 | S.A.I. Societa' Apparecchiature Idrauliche S.P.A. | Hydraulic machine with radial pistons and variable displacement |
JP5228000B2 (ja) * | 2010-05-26 | 2013-07-03 |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 ハイブリッド式建設機械 |
CN203939795U (zh) * | 2014-05-23 | 2014-11-1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液压动力装置 |
-
2014
- 2014-12-26 CN CN201410831661.9A patent/CN1046129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12927A (zh) | 2015-05-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17572A1 (en) | Actuating system for use in driving valve to open and close | |
CN201531483U (zh) | 单作用快关/双作用增力液压油缸 | |
CN104454739B (zh) | 中央液压泵及其调压换向阀 | |
CN104612927B (zh) | 中央液压泵及其驱动机构 | |
CN104533746B (zh) | 中央液压泵 | |
CN202012516U (zh) | 一种煤矿自动排水系统用液动执行器 | |
CN203223377U (zh) | 一种改进型液压齿轮泵 | |
CN104514766B (zh) | 中央液压泵及其液压油循环系统 | |
CN202674362U (zh) |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大流量球形截止阀 | |
WO2010087950A1 (en) | Hollow double rod cylinder actuator | |
CN2627237Y (zh) | 活塞式液压泵 | |
CN103688001B (zh) | 电子控制的暗装式-厕所-冲洗设备 | |
CN103697007B (zh) | 一种基于控制闭式系统的阀组 | |
CN107605821A (zh) | 一种新型气液转换装置 | |
CN204344570U (zh) | 多级双作用往复缸装置 | |
CN208185102U (zh) | 一种控制阀的稳速机构及压馈式稳速阀 | |
CN202091186U (zh) | 齿轮分流器 | |
CN211174659U (zh) | 一种设有缓冲装置的筒形阀接力器及其筒形阀 | |
CN219081965U (zh) | 一种快动式液压阀块 | |
CN201310662Y (zh) | 手控单向阀 | |
CN203656540U (zh) | 一种三齿轮结构机油泵 | |
CN204300027U (zh) | 倒推式多级液压油缸 | |
CN103322239B (zh) | 一种三腔型三位四通气控换向液压阀 | |
CN103753466A (zh) | 一种中空式液压扳手 | |
CN111502945B (zh) | 一种可变增压比的增压水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