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24702A - 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24702A CN104124702A CN201410290950.2A CN201410290950A CN104124702A CN 104124702 A CN104124702 A CN 104124702A CN 201410290950 A CN201410290950 A CN 201410290950A CN 104124702 A CN104124702 A CN 1041247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rter
- grid
- energy storage
- monitoring unit
- photovolta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和光伏阵列,通过DC/DC变换器及双向AC/DC变换器给锂电池组充电;锂电池组也可以通过双向AC/DC变换器向电网放电,采用交直流一体结构,将光伏储能和并网技术充分结合,协调控制,实现光伏储能和并网技术的智能控制,在用电低谷时期或光照充足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在用电高峰时期或其他需要用电时期并网发电,解决了电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作为电网的有效补充,对电网起到调峰填谷作用,系统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具有光伏储能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及全天候工作效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被公认的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能源之一,但太阳能的并网会对电网的安全性能带来影响,必须有先进的储能并网系统技术作支撑。储能并网系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及波动性问题,通过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使太阳能发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现有的光伏储能系统,一般是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传统储能装置,铅酸蓄电池存在储能效率较低、储存能量密度低、体积大以及使用寿命短等技术缺陷。
为了提高电网对光伏储能系统的接纳能力,增强电网的兼容性,减小系统体积及提高储能密度,锂电光伏储能并网系统设计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光伏储能系统只是在光照充足的时候进行储能,而在市电的用电低谷阶段却不能实现储能,导致在光照不足或连续阴雨天时,导致储能系统不能得到充足利用,在需要用电或用电高峰期,储能系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供电系统电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和光伏阵列,所述锂电池组用于通过双向AC/DC变换器与市电双向连接,还通过DC/DC变换器与光伏阵列连接;锂电池组连接有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光伏阵列连接有光伏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架监控单元通讯连接,双向AC/DC变换器与对应的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双向通讯连接,DC/DC变换器与对应的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双向通讯连接。
所述电池架监控单元、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均与后台监控单元连接。
所述电池架监控单元、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均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后台监控单元连接。
该供电系统还包括与光伏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的环境检测仪。
所述环境检测仪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后台监控单元通讯连接。
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与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和DC/DC变换器与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的双向通讯方式均为CAN通讯。
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还与电池管理系统或电池架监控单元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可以通过DC/DC变换器及双向AC/DC变换器给锂电池组充电;锂电池组也可以通过双向AC/DC变换器向电网放电,采用交直流一体结构,将光伏储能和并网技术充分结合,协调控制,实现光伏储能和并网技术的智能控制,在用电低谷时期或光照充足时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在用电高峰时期或其他需要用电时期并网发电,解决了电能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作为电网的有效补充,对电网起到调峰填谷作用,系统体积小,使用寿命长,具有光伏储能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及全天候工作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锂电光伏储能并网系统实施例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的模式1工作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系统的模式2工作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系统的模式3工作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系统的模式4工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系统的模式5工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实施例的原理图,由图可知,该供电系统包括锂电池组和光伏阵列,锂电池组用于通过双向AC/DC变换器与电网双向连接,还通过DC/DC变换器与光伏阵列连接;锂电池组连接有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光伏阵列连接有光伏电池管理系统;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架监控单元通讯连接,双向AC/DC变换器与对应的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双向通讯连接,DC/DC变换器与对应的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双向通讯连接,进行通讯、控制及显示功能。
电池架监控单元、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均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后台监控单元连接,进行以太网通讯,后台监控单元实时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及环境情况。
该供电系统还包括与光伏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的环境检测仪,该环境检测仪检测光伏阵列所处的环境信息,并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后台监控单元通讯连接,将信息上报后台监控单元。
本实施例的锂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串并联构成,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单体电池信息,并上送电池架监控单元;光伏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控制。
另外,双向A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还与电池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或电池架监控单元通讯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组的电池信息,根据相关的SOC等数据调整对电池组进行充电时的控制参数,例如充电电流、充电时间等。
本发明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的控制策略为:当用电低谷期或有光照的时期,双向AC/DC变换器或DC/DC变换器向电池组充电;当用电高峰期且有光照时,光伏阵列通过DC/DC变换器向电池组充电,锂电池组经双向AC/DC变换器放电并入电网;当用电高峰期且无光照时,光伏阵列及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锂电池组经双向AC/DC变换器放电并入电网,该策略包括多种工作模式,具体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模式1:仅光伏对锂电池组进行储能:当光照充足且用电负荷不需储能电池系统供电时,光伏阵列通过DC/DC变换器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且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能量流动如图2实线所示。
模式2:仅市电对电池组储能:当夜间或连续阴雨等无光照情况下,且用电处在低谷时期时,市电通过AC/DC变换器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能量流动如图3实线所示。
模式3:光伏和市电同时对光伏储能:当光照充足且用电处在低谷时期时,光伏阵列通过DC/DC变换器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且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市电通过AC/DC变换器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能量流动如图4实线所示。
模式4:锂电池组仅处于并网运行:当夜间或连续阴雨等无光照情况下,且处于用电高峰,锂电池组通过AC/DC变换器实现并网,达到补充电网的作用,能量流动如图5实线所示。
模式5:光伏对锂电池组储能同时锂电池组并网运行:当光照充足且在用电高峰期时,光伏阵列通过DC/DC变换器对锂电池组进行充电储能,且实现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锂电池组通过AC/DC变换器实现并网,达到补充电网的作用,能量流动如图6实线所示。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组和光伏阵列,所述锂电池组用于通过双向AC/DC变换器与市电双向连接,还通过DC/DC变换器与光伏阵列连接;锂电池组连接有储能电池管理系统,光伏阵列连接有光伏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储能电池管理系统与电池架监控单元通讯连接,双向AC/DC变换器与对应的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双向通讯连接,DC/DC变换器与对应的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双向通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监控单元、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均与后台监控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监控单元、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均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后台监控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供电系统还包括与光伏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连接的环境检测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检测仪通过网络交换机与后台监控单元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与双向AC/DC变换器监控单元和DC/DC变换器与DC/DC变换器监控单元的双向通讯方式均为CAN通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A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还与电池管理系统或电池架监控单元通讯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90950.2A CN104124702A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290950.2A CN104124702A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24702A true CN104124702A (zh) | 2014-10-29 |
Family
ID=51770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290950.2A Pending CN104124702A (zh) | 2014-06-25 | 2014-06-25 | 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124702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2175A (zh) * | 2015-10-12 | 2015-12-16 |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 | 一种分布式发电并网点功率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552963A (zh) * | 2016-02-04 | 2016-05-04 | 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
CN107658893A (zh) * | 2017-10-27 | 2018-02-02 | 湖州师范学院 | 一种起重机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53872A1 (en) * | 2008-11-05 | 2010-05-14 | Greensmith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Llc |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CN102904278A (zh) * | 2012-09-20 | 2013-01-30 | 江苏万丰光伏有限公司 | 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电源 |
CN103199564A (zh) * | 2013-04-18 | 2013-07-10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网分布自给式光伏供电系统 |
CN103337886A (zh) * | 2013-06-21 | 2013-10-02 | 国家电网公司 | 工业园区风光储微网系统 |
CN103532214A (zh) * | 2013-09-17 | 2014-01-2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集储能和并离网供电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与控制方法 |
CN203984006U (zh) * | 2014-06-25 | 2014-12-03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
2014
- 2014-06-25 CN CN201410290950.2A patent/CN10412470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53872A1 (en) * | 2008-11-05 | 2010-05-14 | Greensmith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Llc |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
CN102904278A (zh) * | 2012-09-20 | 2013-01-30 | 江苏万丰光伏有限公司 | 分布式并网光伏系统电源 |
CN103199564A (zh) * | 2013-04-18 | 2013-07-10 | 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电网分布自给式光伏供电系统 |
CN103337886A (zh) * | 2013-06-21 | 2013-10-02 | 国家电网公司 | 工业园区风光储微网系统 |
CN103532214A (zh) * | 2013-09-17 | 2014-01-2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集储能和并离网供电功能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与控制方法 |
CN203984006U (zh) * | 2014-06-25 | 2014-12-03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62175A (zh) * | 2015-10-12 | 2015-12-16 | 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 | 一种分布式发电并网点功率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CN105552963A (zh) * | 2016-02-04 | 2016-05-04 | 苏州高创特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光伏发电并网系统 |
CN107658893A (zh) * | 2017-10-27 | 2018-02-02 | 湖州师范学院 | 一种起重机组能量回收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40427B (zh) | 电动车光伏离网充电系统 | |
CN105186549A (zh) | 一种基于直流微电网的v2g系统 | |
CN105391157A (zh) | 基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长效一体化的电源系统及充电方法 | |
CN203761319U (zh) | 一种综合型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 |
CN101552476A (zh) | 便携式户用太阳能光伏电源 | |
CN202076821U (zh) | 磷酸铁锂电池应急供电系统和电池充放电管理系统 | |
CN105428735A (zh) | 一种储控一体化太阳能锂电池模块 | |
CN109103939A (zh) | 一种降低光伏电站损耗的储能系统智能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202712876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微网并网发电系统 | |
CN104167781A (zh) | 一种风光互补发电储能控制系统 | |
CN101958575A (zh) | 一种太阳能发电蓄能和低谷用电蓄能自动控制节能系统 | |
CN205212526U (zh) | 基于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长效一体化的电源系统 | |
CN102709930B (zh) | 一种储能系统 | |
CN204205617U (zh) | 一种能量转换并网发电供电系统 | |
CN202798105U (zh) | 通信基站风光互补智能控制系统 | |
CN104124702A (zh) | 一种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
CN203261261U (zh) | 一种社区智能用电系统 | |
CN203984006U (zh) | 锂电光伏储能并网供电系统 | |
CN204271668U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充放电控制装置 | |
CN202997587U (zh) | 智能微网分布式电源 | |
CN202153651U (zh) | 离网型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高压储能装置 | |
CN202121367U (zh) | 风电变桨系统的锂电池组充电器 | |
CN202352792U (zh) | 便携式锂电池储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9709738U (zh) | 一种基于多太阳能电池板和多充电电池的供电系统 | |
CN203522308U (zh) | 一种智能化的光伏分布式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