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889620A - 燃气炉具 - Google Patents

燃气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9620A
CN102889620A CN2011102053122A CN201110205312A CN102889620A CN 102889620 A CN102889620 A CN 102889620A CN 2011102053122 A CN2011102053122 A CN 2011102053122A CN 201110205312 A CN201110205312 A CN 201110205312A CN 102889620 A CN102889620 A CN 102889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main
flame
auxiliary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53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9620B (zh
Inventor
佐藤裕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nn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inn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nnai Corp filed Critical Rinn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2053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9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9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9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9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9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燃气炉具。不但防止炙烤火焰支架,而且能够让供给到副燃烧器下方位置的混合气体沿环状设置在副燃烧器外侧的主燃烧器的整周上均匀分布,从而在主副燃烧器上获得良好的燃烧。该燃气炉具具备主副燃烧器和火焰支架。主副燃烧器具备副燃烧器、围住其外侧的环状的主燃烧器和气体通道,该气体通道将供给到副燃烧器下方位置的混合气体导入到主燃烧器。在与主燃烧器的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上设有混合气体喷出量比其他焰孔小的小焰孔。气体通道沿径方向从副燃烧器延伸设置到主燃烧器,以使沿混合气体在气体通道内部的流动方向的中心线A和沿火焰支架爪延伸方向的直线B从平面上看时相一致,并且各气体通道在周方向上按相同间隔配设。

Description

燃气炉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炉具。该燃气炉具具备主副燃烧器和火焰支架,主副燃烧器具备与火焰支架对应的小焰孔。
背景技术
一股来说,燃气炉具上设置有燃烧器和用于将锅等烹调容器支撑在该燃烧器上的火焰支架。另外,有一种燃气炉具,采用了主副燃烧器作为其燃烧器。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这种主副燃烧器,已知有以下一种燃烧器(参照日本特开2005-164058号公报)。该燃烧器具备:副燃烧器,在其外周上具有多个焰孔;主燃烧器,其围住该副燃烧器外侧,形成为环状,在其外周上具有多个焰孔;混合管,其将燃料气体与一次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供给到副燃烧器的下方位置;和多个气体通道,其设置在副燃烧器和主燃烧器之间,用于将供给到所述副燃烧器下方位置的混合气体导入到所述主燃烧器,另外,将相互相邻的气体通道间的空间作为流通副燃烧器用二次空气的流路。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燃烧器中,特别是当主燃烧器外周上形成的焰孔的火焰炙烤设置在火焰支架上的火焰支架爪时,与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会产生燃烧不良的现象。
另外,上述现有的燃烧器中,混合气体通过多个气体通道被导入到主燃烧器中,该混合气体被供给到主燃烧器外周的焰孔进行燃烧。这时,即使在位于气体通道附近的焰孔处形成了具有想要大小的火焰,但是在与相互相邻的气体通道间的空间对应的位置上有可能无法形成具有想要大小的火焰。在这种情况下,则不能获得良好的燃烧状态。上述原因可以这样考虑:即,在位于气体通道附近的焰孔处,混合气体从气体通道的出口向焰孔的流动比较大,而导致从气体通道导入的混合气体无法在主燃烧器整周上被均匀地分布。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炉具,其不仅能够防止炙烤火焰支架,而且通过让供给到副燃烧器下方位置的混合气体沿主燃烧器整周均匀分布,能够在主副燃烧器处获得良好的燃烧状态。其中,所述主燃烧器环状设置在所述副燃烧器外侧。
本发明的燃气炉具设置有主副燃烧器,该主副燃烧器具备:副燃烧器,其在外周上具有多个焰孔;主燃烧器,其围住所述副燃烧器的外侧,形成为环状,并在外周上具有多个焰孔;混合管,其将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供给到所述副燃烧器的下方位置;和多个气体通道,它们设置在所述副燃烧器和所述主燃烧器之间,用于将被供给到所述副燃烧器下方位置的混合气体导入到所述主燃烧器中,所述主副燃烧器将相互相邻的气体通道间的空间作为用于流通副燃烧器用二次空气的流路,并且,该燃气炉具上设置有具有多个火焰支架爪的火焰支架,所述多个火焰支架爪从所述主副燃烧器的周围向该主副燃烧器的中央延伸,该燃气炉具的特征在于,所述主燃烧器在与所述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上具备小焰孔,该小焰孔的混合气体喷出量比其他焰孔的混合气体喷出量要小,所述气体通道沿径方向从所述副燃烧器延伸设置到所述主燃烧器,以使沿混合气体在所述气体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中心线和沿所述火焰支架爪延伸方向的直线从平面上看时相一致,并且各气体通道在周方向上以保持相同间隔的方式配设。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所述主燃烧器上设置混合气体喷出量比其他焰孔的混合气体喷出量小的小焰孔,并将小焰孔配置在与所述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上。据此,使主燃烧器在与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上的火焰较小,能够抑制对火焰支架爪进行炙烤,防止燃烧不良。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在周方向上以保持相同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的各气体通道被设置成:其所述中心线和所述火焰支架爪的所述直线在平面上看时相一致。因此,各气体通道配置在与主燃烧器的小焰孔对应的位置上。
因此,能够让混合气体极为均匀地分布在主燃烧器的内部,使主燃烧器进行良好的燃烧。即,为避免火焰炙烤到火焰支架爪,小焰孔设置得比较小,将从小焰孔喷出来的混合气体的喷出量限制在较低程度。通过了各气体通道的混合气体一旦进入主燃烧器,除了从小焰孔喷出的较为少量的混合气体之外,大多数的混合气体冲撞到小焰孔上后被分散开。这样,在主燃烧器内部,混合气体均匀地分布于主燃烧器整周,所以,有足够的混合气体流向各焰孔,能够在主燃烧器整周上实现良好的燃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构成,所述气体通道的所述中心线和所述火焰支架爪的所述直线在平面上看时相一致。这样,从平面上看时,燃气炉具外观整洁。
另外,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气体通道的数量设置成与所述火焰支架爪的数量相同,全部气体通道与分别对应的火焰支架爪对齐。这样,除了增强外观整齐之外,在为了进行打扫等而将主副燃烧器分解、然后再重新组装成原来的状态时,各气体通道相对于各火焰支架爪的位置能够成为放置火焰支架的基准,从而方便火焰支架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的主要部分的平视图。
图2是图1中的II-II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主副燃烧器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1:主燃烧器;2:火焰支架;5:混合管;11:火焰支架爪;19:副燃烧器;20:主燃烧器;25:气体通道;41:小焰孔;46:流路(筒状部);A:中心线;B: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的燃气炉具的主要部分,本实施方式中的燃气炉具具备主副燃烧器1和设置在主副燃烧器1周围的火焰支架2。
主副燃烧器1具备露出到炉具的面板3上面的燃烧器主体4和配置在面板3下方的混合管5。如图2所示,面板3由金属板或玻璃板构成,其设置成对炉具本体6的上表面进行覆盖。面板3上开设有燃烧器用开口7,该燃烧器用开口7与设置在炉具主体6上的主副燃烧器1正对。在燃烧器用开口7的周缘部安装有台座构件8。在台座构件8上放置有对燃烧器用开口7上方进行覆盖的环状的盛液盘9。
盛液盘9上放置有火焰支架2。如图1所示,火焰支架2由环状的火焰支架框10和四个火焰支架爪11构成。该四个火焰支架爪11在该火焰支架框10的圆周方向上按规定间隔被支承固定。如图2所示,火焰支架框10与形成在盛液盘9上的段差部12的外周嵌合,以定位状态放置在盛液盘9上。另外,在火焰支架爪11的下端内侧上形成有凸部13,该凸部13与形成于盛液盘9的段差部12上的凹部14卡合。因此,火焰支架2相对于盛液盘9处于转动被阻止的状态。
段差部12的内周嵌合到燃烧器用开口7的台座构件8上,从而对盛液盘9定位。而且,利用设置在盛液盘9与台座构件8间的未图示的卡合部,阻止盛液盘9转动。
主副燃烧器1的混合管5经由设置在炉具主体6底部的台框15固定在炉具主体6上。在混合管5的上游端正对设置气体喷嘴16,从气体喷嘴16喷出的燃气和伴随燃气喷出而被吸引的一次空气组成混合气体。在混合管5的下游端,形成有混合气体的环状流路17,环状流路17的上方呈环状开口。并且,混合管5的下游端经由盛液盘9向上方突出,燃烧器主体4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混合管5的下游端。其中,燃烧器主体4与盛液盘9之间具有能够通气的间隙18。另外,燃烧器主体4安装到混合管5的下游端时,通过未图示的卡合部而相对于混合管5处于转动被阻止的状态。
如图1及图2所示,燃烧器主体4具备位于其中央部的副燃烧器19和围住副燃烧器19并形成为环状的主燃烧器20。如图3所示,副燃烧器19由作为基部的副燃烧器头部21和放置在副燃烧器头部21上的副燃烧器盖22构成。主燃烧器20由作为基部的主燃烧器头部23和放置在主燃烧器头部23上的主燃烧器盖24构成。
如图1及图3所示,副燃烧器头部21和主燃烧器头部23之间,设置有以相互保持规定间隔的方式向水平方向呈放射状延伸的四个气体通道25。副燃烧器头部21和主燃烧器头部23通过该气体通道25形成一体化。
如图2及图3所示,副燃烧器头部21具备:圆形的隆起部26,其从副燃烧器头部21的中央部隆起;孔部27,其在上下方向上贯穿隆起部26的中央部,供给混合气体;圆筒状的副燃烧器外筒28,其设置在与隆起部26同心并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
如图3所示,副燃烧器盖22具备落座在副燃烧器外筒28的上表面上的筒壁部29。大量深度不同的沟槽以在圆周方向上保持间隔的方式形成于该筒壁部29上。
把副燃烧器盖22放置到副燃烧器头部21上时,副燃烧器头部21的上部受副燃烧器盖22覆盖,副燃烧器盖22的背面与隆起部26上端相对且之间保持规定的间隙。并且,在隆起部26和副燃烧器外筒28之间的底部30上区划成环状的腔体31。另外,副燃烧器盖22的筒壁部29上形成的所述沟槽借助副燃烧器外筒28的上表面形成孔,在腔体31的外周部形成大量焰孔。
参照图3(在图3中,使用焰孔的符号来表示沟槽),在副燃烧器盖22的筒壁部29的规定的四个部位,连续设置有三个小沟槽。这些小沟槽构成小焰孔32。各小焰孔32分别与火焰支架爪11位于同一方向。这样,使得副燃烧器19在与火焰支架爪11对应部分的火焰较小,能够抑制炙烤火焰支架爪11,防止不良燃烧。在副燃烧器盖22的与火焰支架爪11间的对应位置的筒壁部29的部分上,交错形成有大沟槽和小沟槽。大沟槽形成主焰孔33,小沟槽形成辅助焰孔34。
另外,在副燃烧器22的背面一侧上形成有三个突起35a。通过将突起35a卡合在隆起部26的外周上,副燃烧器盖22被定位。而且,在副燃烧器22的背面一侧上,形成有定位爪35b,通过将定位爪35b与形成在副燃烧器外筒28上的定位凹部35c卡合,阻止副燃烧器盖22在副燃烧器头部21上面转动。因此,能够防止副燃烧器盖22相对于副燃烧器头部21的意料外的旋转和偏位,可靠地维持小焰孔32与火焰支架爪11的位置对应关系。
如图3所示,主燃烧器头部23具备沿外周立起的圆筒状的主燃烧器外筒36和与主燃烧器外筒36同心并离开规定距离而设置的圆筒状的主燃烧器内筒37。
如图3所示,主燃烧器盖24具备落座在主燃烧器外筒36的上表面上的筒壁部38。与副燃烧器盖22相同,在该筒壁部38上,以在圆周方向上保持间隔的方式形成大量深度不同的沟槽。
把主燃烧器该24放置到主燃烧器头部23上时,主燃烧器头部23的上部受主燃烧器盖24覆盖。在主燃烧器外筒36和主燃烧器内筒37之间的底部30上区划成环状的腔体40。另外,主燃烧器盖24的筒壁部38上形成的所述沟槽借助主燃烧器外筒36的上表面形成孔,在腔体40的外周部形成大量焰孔。
如图3所示,在主燃烧器盖24的筒壁部39上的规定的四个部位,连续设置有两个或三个小沟槽。这些小沟槽构成小焰孔41。各小焰孔41分别与火焰支架爪11位于同一方向。这样,使得主燃烧器20的与火焰支架爪11对应部分的火焰较小,能够抑制炙烤火焰支架爪11,防止不良燃烧。在主燃烧器盖的与火焰支架爪11间的位置对应的筒壁部38的部分,交错形成有大沟槽和小沟槽。大沟槽形成主焰孔42,小沟槽形成辅助焰孔43。
而且,在主燃烧器24的背面一侧,在一个小焰孔41的内侧上形成有向下延伸的定位爪44。通过将定位爪44卡合到形成在主燃烧器外筒36上的定位凹部45,对主燃烧器头部23上的主燃烧器盖24进行定位。因此,能够防止主燃烧器盖24相对于主燃烧器头部23的意料外的旋转和偏位,可靠地维持小焰孔41与火焰支架爪11的位置对应关系。
这里,对设置在副燃烧器19和主燃烧器20之间的四个气体通道25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各气体通道25设置在与各火焰支架爪11对应的位置上,同时其在圆周方向上以保持相同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如图2所示,各气体通道25设定成在其中空的内部能够自由流通混合气体。并且,各气体通道25将从混合管5的下游端供给到副燃烧器头部21的底部30的下方空间的混合气体导入至主燃烧器头部23的腔体40内。另外,如图1所示,气体通道25按以下方式设置。即,沿着混合气体在该气体通道25中的流动方向的中心线A(假设线)和沿着所述火焰支架爪延长方向的直线B(假设线)在平面上看时相一致。
如前所述,在主燃烧器20中,小焰孔41分别与火焰支架爪11位于同一方向。因此,各气体通道25的出口25a和形成各小焰孔41的位置相对应。
另外,如图1及图3所示,在相互邻接的各气体通道25之间,形成有平面看时呈大致三角形的筒状部46。该筒状部46以筒状贯穿燃烧器主体4上下,其作为流路,向副燃烧器头部21供给燃烧用的二次空气。
此外,虽然没有图示,在各筒状部46的其中一个筒状部46或主燃烧器20的外周设置有火花塞,其能够对副燃烧器19或主燃烧器20进行点火。并且,在副燃烧器19被点火的情况下,能够将火引到主燃烧器20上,而在主燃烧器20被点火的情况下,能够将火引到副燃烧器19上,使得两个燃烧器19、20处于点燃状态。
如图2所示,在按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主副燃烧器1中,当混合管5上游端的气体喷嘴16喷出燃料气体时,燃料气体从周围吸引空气作为燃烧用的一次空气,并进入到混合管5内部。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在混合管5内部混合,生成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经由混合管5的下游端被供给到副燃烧器头部21的底部30的下方空间。然后,混合气体分歧流向形成于副燃烧器头部21的隆起部26上的孔部27和各气体通道25的内部。通过了副燃烧器头部21的孔部27的混合气体冲撞到副燃烧器盖22的背面上,并向其径方向扩散,然后经由腔体31以均匀分布的状态流向副燃烧器19的各焰孔,并被燃烧。在副燃烧器19进行燃烧时,如图1至图3所示,足够的二次空气从燃烧器主体4和盛液盘9间形成的间隙18并经由各气体通道25间的筒状部46被供给到副燃烧器19中。这样,在副燃烧器19处维持良好的燃烧状态。
另一方面,通过了各气体通道25内部的混合气体进入主燃烧器头部23的腔体40内。在与各气体通道25的出口25a对应的位置上,借助主燃烧器盖24形成有小焰孔41。如前所述,为了避免火焰与火焰支架爪11接触,小焰孔41形成较小的火焰。即,由于与火焰支架爪11的位置对应的小焰孔41是通过并列设置两个或三个小沟槽而形成的,因此与设置在各火焰支架爪11之间位置上的大沟槽形成的主焰孔42相比,混合气体的喷出量被限制在较低程度。因此,从各气体通道25的出口25a导入到主燃烧器头部23的腔体40内的混合气体除少量经小焰孔41喷出之外,大部分的混合气体冲撞到小焰孔41上后,被分散到腔体40内。由此,以极为良好的效率将混合气体分散到腔体40中,混合气体在腔体40中均匀分布,并流向主燃烧器头部23的各焰孔,以良好的状态被燃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主副燃烧器1,由于把各气体通道25设置在与主燃烧器20的小焰孔41对应的位置上,混合气体能够极为均匀地分布在主燃烧器头部23的腔体40内,从而能够将主燃烧器20处的稳定燃烧维持在良好的状态。
另外,如图1所示,由于各火焰支架爪11和各气体通道25在同一条直线上对齐,因而外观整洁。而且,在进行打扫等清洁处理时,将从面板3上拿下来的燃烧器主体4重新放回面板3上时,各气体通道25相对于各火焰支架爪11的位置能够成为放置火焰支架2的基准,从而方便火焰支架2定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有与具备四个火焰支架爪11的火焰支架2对应的四个气体通道25的主副燃烧器1。但是,火焰支架爪的数量并不仅限于四个,而是可以适当地对其数量进行决定。所以,气体通道的数量优选为设置成与火焰支架爪对应的数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在与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上都设置了气体通道,但是也可以不局限于火焰支架爪的数量,而是仅与其中某些火焰支架爪对应地设置气体通道。例如,在设置了六个火焰支架爪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三个气体通道,其中,设置成每隔一个火焰支架爪与所述气体通道对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通过单一的混合管5对副燃烧器19和主燃烧器20供应混合气体的构成,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例如,虽然没有进行图示,像具有以下构成的燃气炉具也能够适用本发明。该燃气炉具具备副燃烧器用混合管和主燃烧器用混合管,在燃烧器主体的中央部,分别对主副燃烧器供应主燃烧器用混合气体和副燃烧器用混合气体。

Claims (2)

1.一种燃气炉具,其设置有主副燃烧器,该主副燃烧器具备:副燃烧器,其在外周上具有多个焰孔;主燃烧器,其围住所述副燃烧器的外侧,形成为环状,并在外周上具有多个焰孔;混合管,其将燃料气体和一次空气的混合气体供给到所述副燃烧器的下方位置;和多个气体通道,它们设置在所述副燃烧器和所述主燃烧器之间,用于将被供给到所述副燃烧器下方位置的混合气体导入到所述主燃烧器中,所述主副燃烧器将相互相邻的气体通道间的空间作为用于流通副燃烧器用二次空气的流路,并且,该燃气炉具上设置有具有多个火焰支架爪的火焰支架,所述多个火焰支架爪从所述主副燃烧器的周围向该主副燃烧器的中央延伸,该燃气炉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主燃烧器在与所述火焰支架爪对应的位置上具备小焰孔,该小焰孔的混合气体喷出量比其他焰孔的混合气体喷出量要小,
所述气体通道沿径方向从所述副燃烧器延伸设置到所述主燃烧器,以使沿混合气体在所述气体通道中的流动方向的中心线和沿所述火焰支架爪延伸方向的直线从平面上看时相一致,并且各气体通道在周方向上以保持相同间隔的方式配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通道的数量设置成与所述火焰支架爪的数量相同。
CN201110205312.2A 2011-07-21 2011-07-21 燃气炉具 Active CN102889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5312.2A CN102889620B (zh) 2011-07-21 2011-07-21 燃气炉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5312.2A CN102889620B (zh) 2011-07-21 2011-07-21 燃气炉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9620A true CN102889620A (zh) 2013-01-23
CN102889620B CN102889620B (zh) 2016-08-10

Family

ID=47533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5312.2A Active CN102889620B (zh) 2011-07-21 2011-07-21 燃气炉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96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2191A (zh) * 2014-06-09 2016-01-06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34608A2 (en) * 1993-07-16 1995-01-18 Officine Meccaniche Defendi S.R.L: Double ring gas burner
CN1212348A (zh) * 1997-09-23 1999-03-31 萨巴夫股份公司 煤气燃烧器
WO2003036168A1 (en) * 2001-10-24 2003-05-01 Officine Meccaniche Defendi S.R.L. Gas burner with several flame sectors
CN1826494A (zh) * 2003-06-23 2006-08-30 萨米有限公司 三圈顶型煤气燃烧器
WO2007007298A2 (en) * 2005-07-14 2007-01-18 Enkay Bek Metal Enjeksiyon Sanayi Ticaret Limited Sirkei A gas bur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34608A2 (en) * 1993-07-16 1995-01-18 Officine Meccaniche Defendi S.R.L: Double ring gas burner
CN1212348A (zh) * 1997-09-23 1999-03-31 萨巴夫股份公司 煤气燃烧器
WO2003036168A1 (en) * 2001-10-24 2003-05-01 Officine Meccaniche Defendi S.R.L. Gas burner with several flame sectors
CN1826494A (zh) * 2003-06-23 2006-08-30 萨米有限公司 三圈顶型煤气燃烧器
WO2007007298A2 (en) * 2005-07-14 2007-01-18 Enkay Bek Metal Enjeksiyon Sanayi Ticaret Limited Sirkei A gas burn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2191A (zh) * 2014-06-09 2016-01-06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
CN105222191B (zh) * 2014-06-09 2018-01-16 林内株式会社 炉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9620B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13089B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US20100154776A1 (en) Cooking range burner head assembly
CN104776433B (zh) 燃烧器
CN104713086A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EP3343104B1 (en) Distributed vertical flame burner
CN101663540A (zh) 用于铁架的具有最优化的供应的模块化燃烧器
CN104713083A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KR20180024635A (ko) 버너와,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리기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396879A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780170B (zh) 一种具有调节燃烧效率的燃气灶
KR20140090773A (ko) 버너 캡 및 버너
CN110762559B (zh) 一种高效燃气灶
US20060147865A1 (en) Cooking range burner head assembly
CN109506235B (zh) 锅支架内置的燃烧器
CN102889620A (zh) 燃气炉具
CN204534580U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204534583U (zh) 燃烧器及燃气用具
CN212081233U (zh) 外环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1121025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CN106907708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JP6114992B2 (ja) こんろ用バーナ
CN103162316A (zh) 燃气炉具
CN208475324U (zh) 一种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3339799B (zh) 用于圣火盆的可调节式稳焰装置
CN210004399U (zh) 一种燃气混合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4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4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