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618220B -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8220B
CN102618220B CN201110027306.2A CN201110027306A CN102618220B CN 102618220 B CN102618220 B CN 102618220B CN 201110027306 A CN201110027306 A CN 201110027306A CN 102618220 B CN102618220 B CN 1026182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total mol
mol concentration
accounts
refrigeration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273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8220A (zh
Inventor
龙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iandi Precisio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273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18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18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8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8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提供一种适用于单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它由六类制冷剂组成,各自占总摩尔浓度为:第一类为R740、R728或两种混合物占3%~20%;第二类为R50、R784或两种混合物占5%~25%;第三类为R14占15%~30%;第四类为R23占15%~25%;第五类为R125、R218、R22、R32或其中两种、三种四种的混合物占5%~15%;第六类为R236fa、R123、R124或其中两种、三种混合物占20%~30%。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到相应的混合制冷剂,可以使系统温度达到120K~150K,与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互溶性,ODP值几乎为零。它具有经济、环保、安全、不可燃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发明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冷系统领域,涉及一种制冷剂,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单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背景技术
在现代制冷技术中,如果通过使用压缩机制冷到120K~150K深冷温区通常需要使用三元或四元复叠式制冷方式。而多元复叠式系统复杂,需要的压缩机、附属元件及控制元件较多,故障率较高,技术相对落后。所以通过单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来实现120K~150K的低温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
现有技术中如美国专利:US5,441,658和我国专利:CN97,115,295.0均是应用于液氮温区(80K)为目的。但现行市场上真正广泛应用的温区大多数在120K~150K(-123~-153℃)之间,如:-150℃超低温冰箱、-140℃低温金属处理箱、-135℃水汽捕集泵(Water-VaporCryopump)和低温冷阱(Cryotrap)、-125℃航天热沉实验箱等。显然液氮温区的技术应用到120K~150K温区相对能耗较高、效率低,所以并不适用。
目前还有一个国内专利CN1475544A,它的使用温区为(100K-150K),可以覆盖120K~150K深冷温区,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该项专利只是粗略给出六组不同温区的几种制冷剂,而且很多制冷剂为非主流制冷剂,具有不便购买、价格昂贵、等不利因数。实际的生产者技术人员他们并非研究人员,很难在近二十种制冷剂中准确找出想要使用的制冷剂,及制冷剂间的比例,配置制冷剂的工作变得十分繁琐,所以制约了此技术的发展。在此项技术中,大量使用了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R50、R170、R1150、R290、R600a等),特别是该专利提到的第六组物质全部是可燃性制冷剂。虽然我国对可燃性制冷剂无严格的规定,但许多国家明文规定了家用冰箱或小型室内制冷设备R600a的充注量不得超过150克,可见其危险性还需特别注意。该混合制冷剂应用到一般小型的制冷系统中,可燃性制冷剂往往都超过数公斤,如果应用到更大一些的系统,整个系统将是一个危险的火药桶,一旦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适用单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它由六类制冷剂组成:第一类为R740(氩气)或R728(氮气);第二类为R50(甲烷)或R784(氪);第三类为R14(四氟化碳);第四类为R23(三氟甲烷)第五类为R125(五氟乙烷)、R218(全氟丙烷)、R22(二氟一氯甲烷)、R32(二氟甲烷);第六类为R236fa(六氟丙烷)、R123(二氯三氟乙烷)、R124(一氯四氟乙烷)。六类制冷剂的摩尔浓度总和为100%,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范围为:
第一类占总摩尔浓度的3%~20%;
第二类占总摩尔浓度的5%~25%;
第三类占总摩尔浓度的15%~30%;
第四类占总摩尔浓度的15%~25%;
第五类占总摩尔浓度的5%~15%;
第六类占总摩尔浓度的20%~30%。
六类制冷剂按照配比,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就可得到相应的混合制冷剂。使用该混合制冷剂可以使系统温度达到120K~150K,并且在系统中与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互溶性,而且ODP值几乎为零。在保证用户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达到了环保、方便、安全、不可燃的要求。
一般来说,高沸点的制冷剂越多,相应的压缩机运行压力越低,蒸发器内的温度越高。反之,低沸点制冷剂含的比例越高,相应的压缩机运行压力越高,蒸发器内的温度越低。压缩机工作压力(绝对压力)高压一般在9bar~17bar之间,低压在2bar~3bar之间。根据实际工况,可以加以改动。各温区具体配比为:
1、适用于120K温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5%~10%;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2、适用于130K温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8%~12%;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3、适用于140K温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5%~10%;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5%~30%;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5%;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5%~30%;
4、适用于150K温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3%~5%;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5%~1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30%;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5%~30%;
它们在五级蒸发器的系统中(参见附图1)分别形成-10~-25℃、-45~-55℃、-75~-90℃、-100~-120℃、-125~-155℃五个梯度的不同温区,是相邻两种温区的制冷剂在相应温区共同发挥作用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适用于本发明的单机自动复叠五级制冷系统原理图,其中1为压缩机,2为油分离器,3为冷凝器,4、7、8、9为气液分离器,5为干燥过滤器,6为节流装置,10为负载,11、12、13、14、15为蒸发冷凝器。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符合环保要求:
消耗臭氧潜能值ODP值越小,制冷剂的环境特性越好。根据目前的水平,认为ODP值小于或等于0.05的制冷剂是可以接受的。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中大部分制冷剂ODP为0;少数制冷剂ODP较低,其中R22为0.034,R123、R124为0.02,符合相关环保标准中保护臭氧层,减少温室效应的要求。
2、低温下流动性好:
现代制冷技术中,由于环保环保制冷剂的使用,压缩机油大多采用POE(多元醇脂油),而第3、4、5、6类制冷剂都与多元醇脂润滑油有良好的互溶性,低温下流过毛细管、膨胀阀节流装置不会出现油凝固及蜡堵现象;由于系统中有多达四级的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油不可能到达-120度的温区,所以第1、2类制冷剂不用考虑其溶油性。
3、不燃性、安全性:
除R50外所有制冷剂都不可燃,无毒,无爆炸危险。因混合制冷剂中R50所占的比例较小,即使使用R50,危险系数也比较低。也可以考虑使用不燃的R784代替R50。
4、购买方便,价格低廉:
所有制冷剂都被广泛应用到制冷行业或其它行业中,价格低廉,采购方便。
5、配置简单:
六类制冷剂在常温下进行物理混合,就可得到相应的混合制冷剂。在六类制冷剂中,根据市场情况,每类只选其中一种,即可进行配置。在研制、开发及维修过程中,因为它们共同作用到5个温区的蒸发器,想知道哪种制冷剂多或少,只需探测其对应温区的温度的高低,就可决定其充注量的增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配置适用于单机自动复叠制冷系统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它包括以下6类制冷剂:第一类为R740(氩气)或R728(氮气);第二类为甲烷(R50)或R784(氪);第三类为R14(四氟化碳);第四类为R23(三氟甲烷);第五类为R125(五氟乙烷)、R218(全氟丙烷)、R22(二氟一氯甲烷)、R32(二氟甲烷);第六类为R236fa(六氟丙烷)、R123(二氯三氟乙烷)、R124(一氯四氟乙烷)。
实施例1:配置使用在12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28占总摩尔浓度10%,R740占总摩尔浓度10%;
第二类:R50占总摩尔浓度10%;R784占总摩尔浓度5%;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20%;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20%;
第五类:R22占总摩尔浓度5%,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20%,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20K,压缩机排气温度380K,高压220psi,低压25psi。
实施例2:配置使用在12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28占总摩尔浓度5%,R740占总摩尔浓度15%;
第二类:R50占总摩尔浓度5%;R784占总摩尔浓度10%;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15%;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20%;
第五类:R32占总摩尔浓度5%,R22占总摩尔浓度5%,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20%,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20K,压缩机排气温度380K,高压215PSI,低压22psi。
实施例3:配置使用在13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40占总摩尔浓度15%,其余为0%;
第二类:R784占总摩尔浓度20%,其余为0%;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20%;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15%;
第五类:R125占总摩尔浓度3%,R218占总摩尔浓度7%,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10%,R124占总摩尔浓度10%,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30K,压缩机排气温度375K,高压205PSI,低压25psi。
实施例4:配置使用在13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40占总摩尔浓度8%,R728占总摩尔浓度5%;
第二类:R784占总摩尔浓度5%,R50占总摩尔浓度12%,;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20%;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20%;
第五类:R32占总摩尔浓度5%,R218占总摩尔浓度5%,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10%,R124占总摩尔浓度10%,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30K,压缩机排气温度375K,高压200PSI,低压22psi。
实施例5:配置使用在14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40占总摩尔浓度8%,其余为0%;
第二类:R50占总摩尔浓度10%;R728占总摩尔浓度5%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25%;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17%;
第五类:R218占总摩尔浓度5%;R125占总摩尔浓度5%,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10%;R236fa占总摩尔浓度15%,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40K,压缩机排气温度365K,高压190psi,低压20psi。
实施例6:配置使用在14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40占总摩尔浓度3%,R728占总摩尔浓度2%;
第二类:R50占总摩尔浓度5%;R784占总摩尔浓度10%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30%;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15%;
第五类:R218占总摩尔浓度2%;R125占总摩尔浓度3%,R125占总摩尔浓度5%,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10%;R236fa占总摩尔浓度15%,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40K,压缩机排气温度365K,高压190psi,低压22psi。
实施例7:配置使用在15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40占总摩尔浓度3%,其余为0%;
第二类:R50占总摩尔浓度3%;R784为4%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25%;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25%;
第五类:R218占总摩尔浓度5%;R125占总摩尔浓度10%,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10%;R236fa占总摩尔浓度15%,其余为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50K,压缩机排气温度365K,高压180psi,低压15psi。
实施例8:配置使用在150K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摩尔浓度如下:
第一类:R728占总摩尔浓度3%,其余为0%;
第二类:R50占总摩尔浓度7%;R784为3%
第三类:R14占总摩尔浓度27%;
第四类:R23占总摩尔浓度20%;
第五类:R125占总摩尔浓度5%,R32总摩尔浓度5%,其余为0%;
第六类:R123占总摩尔浓度10%;R236fa占总摩尔浓度10%,R124占总摩尔浓度10%。
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300K,制冷温度150K,压缩机排气温度365K,高压170psi,低压18psi。
从以上实施案例可以看出,在单机复叠式五级制冷系统中,采用压缩比在10以下的压缩机,应用本发明的混合制冷剂,运行时,其蒸发温度完全可达到120K~150K之间,而且所用的制冷剂ODP(臭氧破坏系数)均达到环保要求,可燃性极低,可称为环保型混合制冷剂。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它由六类制冷剂组成:第一类为R740(氩气)或R728(氮气)或两种的混合物;第二类为R50(甲烷)或R784(氪)或两种的混合物;第三类为R14(四氟化碳);第四类为R23(三氟甲烷);第五类为R125(五氟乙烷)、R218(全氟丙烷)、R22(二氟一氯甲烷)、R32(二氟甲烷)或任意两种、三种或四种的混合物;第六类为R236fa(六氟丙烷)、R123(二氯三氟乙烷)、R124(一氯四氟乙烷)或其中任意两种、三种的混合物;R22(二氟一氯甲烷)的ODP值为0.034,R123(二氯三氟乙烷)、R124(一氯四氟乙烷)的ODP值为0.02;六类制冷剂的摩尔浓度总和为100%,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范围为:
第一类占总摩尔浓度的3%~20%;
第二类占总摩尔浓度的5%~25%;
第三类占总摩尔浓度的15%~30%;
第四类占总摩尔浓度的15%~25%;
第五类占总摩尔浓度的5%~15%;
第六类占总摩尔浓度的20%~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12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所占总摩尔浓度的比例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5%~10%;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13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所占总摩尔浓度的比例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0%;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8%~12%;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14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所占总摩尔浓度的比例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5%~10%;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5%~30%;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5%~25%;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5%~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适用于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每类制冷剂所占总摩尔浓度的比例为:
第一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3%~5%;
第二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5%~15%;
第三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30%;
第四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0%~25%;
第五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10%~15%;
第六类制冷剂占总摩尔浓度25%~30%。
CN201110027306.2A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Active CN102618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7306.2A CN102618220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27306.2A CN102618220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220A CN102618220A (zh) 2012-08-01
CN102618220B true CN102618220B (zh) 2016-06-15

Family

ID=4655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27306.2A Active CN102618220B (zh) 2011-01-26 2011-01-26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182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85797A (zh) * 2014-09-07 2016-08-24 张永康 一种适用于-50度~-70度制冷温区的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CN104188791A (zh) * 2014-09-15 2014-12-10 龙志刚 深冷桑拿设施
CN105586009A (zh) * 2014-10-29 2016-05-18 张永康 一种适用于-75度~-105度制冷温区的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CN107674649A (zh) * 2017-10-26 2018-02-09 焦景田 一种用于热泵循环的工质组
CN110028937B (zh) * 2019-04-26 2021-09-1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混合不可燃蓄冷介质
CN110257011A (zh) * 2019-06-13 2019-09-20 深圳市泰祺科技有限公司 -20~-80摄氏度低温节能不可燃制冰剂
CN110511726B (zh) * 2019-09-23 2021-06-11 杨文海 一种最低温度可达-150℃的混合制冷剂配方
GB2597501A (en) * 2020-07-24 2022-02-02 Edwards Vacuum Llc Mixed refrigerants with reduced GWP for use in ultra-low temperature refrigeration
CN116606632B (zh) * 2023-07-19 2023-10-20 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剂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1989A1 (en) * 1986-12-16 1988-06-22 Systron Donn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CN1210130A (zh) * 1997-09-01 1999-03-10 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 一种适合于70k-120k温区用的低温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剂
CN1460704A (zh) * 2002-05-17 2003-12-1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中低温区的多元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剂
CN1475544A (zh) * 2002-05-14 2004-02-1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深冷温区的多元混合物工质节流制冷剂
CN1683844A (zh) * 2004-04-13 2005-10-1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多压力级混合工质深冷节流制冷系统
CN1707101A (zh) * 2004-06-11 2005-12-1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高真空深冷水汽捕集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1989A1 (en) * 1986-12-16 1988-06-22 Systron Donner Corporation Refrigerant
CN1210130A (zh) * 1997-09-01 1999-03-10 中国科学院低温技术实验中心 一种适合于70k-120k温区用的低温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剂
CN1475544A (zh) * 2002-05-14 2004-02-18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深冷温区的多元混合物工质节流制冷剂
CN1460704A (zh) * 2002-05-17 2003-12-10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适用于中低温区的多元混合工质节流制冷剂
CN1683844A (zh) * 2004-04-13 2005-10-19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多压力级混合工质深冷节流制冷系统
CN1707101A (zh) * 2004-06-11 2005-12-14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高真空深冷水汽捕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8220A (zh) 2012-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8220B (zh) 一种适用于120k~150k深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CN102016451B (zh) 使用lgwp制冷剂的吸收式制冷循环
CN101120218B (zh) 利用混合惰性成份制冷剂的制冷循环
JP2009526197A (ja) 極低温混合冷媒システムの凍結防止および温度制御方法
JP2005507067A5 (zh)
JP2023089274A (ja) 冷凍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205448389U (zh) 一种超低温自复叠式制冷装置
JP2022125358A (ja) 冷凍装置
CN103694961A (zh) 适用于预冷温度为-40至-60℃的天然气液化系统的多元混合制冷剂
CN110511726A (zh) 一种最低温度可达-150℃的混合制冷剂配方
Lee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a mixed refrigerant Joule–Thomson cryocooler using a commercial air-conditioning scroll compressor
Li et al. Thermodynamic Analysis‐Based Improvement for the Boil‐off Gas Reliquefaction Process of Liquefied Ethylene Vessels
CN105586009A (zh) 一种适用于-75度~-105度制冷温区的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CN105885798A (zh) 一种适用于-105度~-135度制冷温区的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WO2014199445A1 (ja) 冷凍装置
CN101893344B (zh) 一种混合工质双循环的低温液化系统
Nayak et al. Performance of an auto refrigerant cascade refrigerator operating in liquid refrigerant supply (LRS) mode with different cascade heat exchangers
CN101225291B (zh) 一种适用于-90℃~-100℃制冷温区的混合制冷剂
CN103275674B (zh) -120℃~-160℃温区混合制冷剂
KR101957399B1 (ko) Mr 냉동 시스템의 혼합 냉매
CN103691145B (zh) 双通道冷凝法油气回收装置
CN105885797A (zh) 一种适用于-50度~-70度制冷温区的不可燃混合制冷剂
CN110257011A (zh) -20~-80摄氏度低温节能不可燃制冰剂
CN109971434A (zh) 一种低温混合制冷剂
CN201417042Y (zh) 简化的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ong Zhigang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Passing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for Inven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0

Address after: 100192 Xili 6 Building, Qingyuan,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2607 (Residence)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iandi Precision Instrum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607, Building 6, Shuimu Tiancheng Distric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2

Patentee before: Long Zhig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