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02422B -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02422B CN102502422B CN201110287054.7A CN201110287054A CN102502422B CN 102502422 B CN102502422 B CN 102502422B CN 201110287054 A CN201110287054 A CN 201110287054A CN 102502422 B CN102502422 B CN 1025024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chuck
- offshore wind
- tower
- wind turbin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用于通过安装船(1)上的起重机(2)将运输船(3)上的风机(4)整体吊装于风机基础上,所述运输船(3)上设有固定架(31),所述风机(4)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31)之间;所述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包括支撑于两个固定架(31)上的平衡梁(5)、及与所述平衡梁(5)通过绳索(52)连接的风机抱举装置(6);所述起重机的底盘(21)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6)之间可拆卸铰接有可转动并可锁紧、及可沿轴向伸缩可锁紧的随动装置。该吊装设备不需要设置辅助平台,便可以实现风机由柔性吊装到刚性吊装的变换,实现风机与风机基础的稳定对接,平稳地对中连接螺栓孔。因而能够简化吊装工艺,降低降吊装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机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背景技术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是在适当的海域上建设风力发电场,将风力发电机组(以下也简称为风机)安装在风力发电场的风机基础上,通过风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风机一般包括风机塔筒、机舱和叶轮,机舱内安装有发电机和齿轮箱,齿轮箱的主轴伸出于机舱的外部,叶轮安装在主轴上。风机塔筒的底端设有用于与风机基础连接的法兰,机舱安装在风机塔筒的顶端,叶轮安装在伸出在外的齿轮箱主轴上,叶轮在风力作用下旋转,带动机舱内的发电机运转产生电能,实现由风能到电能的转换。
目前,海上安装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分体式安装,即将风机拆解为风机塔筒、机舱和叶轮等多个部件,用运输船将风机各部件运载到海上预定海域的风电发电场;在风电发电场,用移动式水上作业平台作为基础,现场吊装风机的各部件,完成风机的安装。然而,这种方案存在以下不足:海上作业时间较长,安装过程较复杂;风机安装过程中,需要移动式水上作业平台长时间处于良好的稳定状态,因此要求作业平台有非常高的稳定性,但海况复杂,技术难度大,实现成本高。
第二种方案是整体式安装,即在离风力发电场较近的码头上将整台风机预装配完毕后,通过运输船将风机整机运送到预定海域的风力发电场,然后利用安装船上的起重机吊起风机整机,使得风机整体以其塔筒安装于风机基础上,这种安装方式的海上作业时间较短,工作效率较高。然而,该种安装方案存在有以下缺点:
通过起重机将风机柔性吊装到风机基础所在位置后,当将该风机与风机基础进行对接时,需要使得风机的位置变得稳定,亦即由柔性吊装变为刚性吊装,为此需要在风机基础上先设置辅助平台,使得该风机先支撑于该辅助平台上,从而实现风机位置的稳定。在上述过程中,由于需要先设置辅助平台,因而吊装工艺变得复杂,并且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极大增加了吊装成本。
有鉴于此,亟需提供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该吊装设备不需要设置辅助平台,便可以实现风机由柔性吊装到刚性吊装的变换,因而能够简化吊装工艺,降低降吊装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该吊装设备不需要设置辅助平台,便可以实现风机由柔性吊装到刚性吊装的变换,因而能够简化吊装工艺,降低降吊装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用于通过安装船上的起重机将运输船上的风机整体吊装于风机基础上,所述运输船上设有固定架,所述风机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之间;
所述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包括支撑于两个固定架上的平衡梁、及与所述平衡梁通过绳索连接的风机抱举装置;所述平衡梁扶持所述风机的塔筒上端,并设有释放所述塔筒上端的第一开合部件;所述风机抱举装置抱持所述风机的塔筒下端,并设有释放所述塔筒下端的第二开合部件;
所述起重机设有支撑于所述安装船上的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之间可拆卸铰接有可转动并可锁紧、及可沿轴向伸缩并可锁紧的随动装置;
所述随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万向节部件和伸缩臂部件;所述万向节部件和所述伸缩臂部件中的一者铰接于所述底盘上,另一者铰接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上;
所述万向节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件和第二节件,所述第一节件连接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节件连接有导向架;
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有套于所述第一节件的圆周外部的第一卡盘,所述导向架的圆周外部套装有可沿其轴向滑动并可设于所述第二节件的圆周外部的滑架,所述滑架可设于所述第一节件与所述第二节件的连接位置的圆周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卡盘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平衡梁的中部设有圆环部件,所述圆环部件扶持所述塔筒上端,所述第一开合部件设于所述圆环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合部件包括两个弧形部件,该两个弧形部件分别铰接于所述圆环部件的开口的两端,以便二者能够相对关闭和分离打开。
优选地,所述圆环部件的内部设有多个扶持所述塔筒上端的扶持部件;
所述扶持部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圆环部件上的外套体、滑动设于所述外套体内部的内套体及与所述内套体通过弹性部件连接的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风机抱举装置包括吊篮外套及可沿轴向滑动设于所述吊篮外套的内部的吊篮;
所述平衡梁通过所述绳索与所述吊篮外套连接;所述塔筒下端抱持于所述吊篮的内部,并所述第二开合部件设于所述吊篮上。
优选地,所述吊篮外套与所述吊篮之间进一步设有升降油缸。
优选地,所述滑架靠近所述第一卡盘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二卡盘可沿轴向滑动套于所述第二节件的圆周外部,所述滑架通过所述第二卡盘与所述第一卡盘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伸缩臂部件包括内套及可滑动设于其外部的外套;所述内套的壁上开设有槽口,所述内套的内部设有驱动部件及与所述驱动部件连接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可在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下穿过所述槽口与所述外套的内壁压接和脱离接触。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包括支撑于两个固定架上的平衡梁、及与所述平衡梁通过绳索连接的风机抱举装置;所述平衡梁抱持所述风机的塔筒上端,并设有释放所述塔筒上端的第一开合部件;所述风机抱举装置抱持所述风机的塔筒下端,并设有释放所述塔筒下端的第二开合部件;所述起重机设有支撑于所述安装船上的底盘,所述底盘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之间可拆卸铰接有可转动并可锁紧、及可沿轴向伸缩并可锁紧的随动装置。具体地,该随动装置可以包括实现转动并锁紧的万向节部件、及实现沿轴向伸缩并锁紧的伸缩臂部件。
当对风机进行柔性吊装时,安装船上的起重机通过吊索起吊平衡梁,由于平衡梁通过绳索与风机抱举装置连接,因而风机抱举装置被吊起,同时由于风机抱举装置抱持风机的塔筒下端,平衡梁扶持风机的塔筒上端,因而风机整体被吊起,然后将该风机柔性吊装到风机甲板附近。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述吊索可以分别设于平衡梁的两侧的顶壁上,所述绳索可以分别设于平衡梁的两侧的底壁上。当将该风机由柔性吊装变换为刚性吊装时,将随动装置连接于起重机的底盘与风机抱举装置之间,通过万向节部件的转动功能将风机抱紧装置调整到正确位置,然后锁紧该万向节部件,此时该风机抱举装置相对随动装置不会产生水平转动。由于随动装置的伸缩臂部件可随风机抱举装置运动而沿轴向可伸缩,同时该随动装置能自行调整与其铰接的底盘或风机抱举装置之间的角度,因而当起重机起吊该吊装设备和风机进行运动时,随动装置可以相应地进行转动和伸缩;当风机的塔筒运动至与风机基础所在位置对正后,随动装置对其伸缩进行锁紧,使其不再伸缩,因而使得风机抱举装置和风机相对于安装船固定,从而实现对风机由柔性吊装变换为刚性吊装的目的。
由此可知,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设置辅助平台,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因而能够简化风机的吊装工艺,降低吊装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将风机固定于运输船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将风机进行柔性吊装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对风机由柔性吊装变换为刚性吊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释放风机吊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吊装设备的随动装置的万向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4中吊装设备的随动装置的伸缩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伸缩臂部件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安装船;
2起重机;21底盘;
3运输船;31固定架;
4风机;41塔筒;
5平衡梁;51第一开合部件;52绳索;53圆环部件;54扶持部件;541外套体;542内套体;543弹性部件;544弧形板;55吊索;
6风机抱举装置;61第二开合部件;62吊篮外套;63吊篮;64升降油缸;
7万向节部件;
711第一节件;712第二节件;
72第一连接部;
73导向架;731第二销耳;
741第一卡盘;741a第一轮齿;742第二卡盘;742a第二轮齿;
75滑架;
76动力部件;
771第一固定件;
772第二固定件;
8伸缩臂部件;
81外套;
82内套;821第一挡板;821a第一斜面;822第二挡板;823槽口;824竖板;825横板;
83驱动部件;
84摩擦块;841第二斜面;
85摇杆;
86滑杆;
87限位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为提供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该吊装设备的结构设计不需要辅助设备的支持,便能单独使得风机柔性吊装到风机基础所在位置,因而能够显著降低吊装成本。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将风机固定于运输船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将风机进行柔性吊装时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通过安装船1上的起重机2将运输船3上的风机4整体吊装于风机基础上,运输船3上设有固定架31,风机4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31之间;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包括支撑于两个固定架31上的平衡梁5、及与平衡梁5通过绳索52连接的风机抱举装置6;平衡梁5抱持风机4的塔筒41上端,并设有释放塔筒41上端的第一开合部件51;风机抱举装置6抱持风机4的塔筒41下端,并设有释放塔筒41下端的第二开合部件61;起重机2设有支撑于安装船1上的底盘21,底盘21与风机抱举装置6之间可拆卸铰接有可转动并可锁紧、及可沿轴向伸缩并可锁紧的随动装置。具体地,该随动装置可以包括实现转动并锁紧的万向节部件7、及实现沿轴向伸缩并锁紧的伸缩臂部件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随动装置的结构不作限制,任一种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可转动并可锁紧、及可沿轴向伸缩并可锁紧的功能,就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对风机4进行柔性吊装时,安装船1上的起重机2通过吊索55起吊平衡梁5,由于平衡梁5通过绳索52与风机抱举装置6连接,因而风机抱举装置6被吊起,同时由于风机抱举装置6抱持风机4的塔筒41下端,平衡梁5扶持风机4的塔筒41上端,因而风机4整体被吊起,然后将该风机4柔性吊装到风机基础所在位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吊索55可以分别设于平衡梁5的两侧的顶壁上,绳索52可以分别设于平衡梁5的两侧的底壁上。
当将该风机4由柔性吊装变换为刚性吊装时,将随动装置连接于起重机2的底盘21与风机抱举装置6之间,通过万向节部件7的转动功能将风机抱紧装置6调整到正确位置,然后锁紧该万向节部件7,此时该风机抱举装置6相对随动装置不会产生水平转动。由于随动装置的伸缩臂部件8可随风机抱举装置6运动而沿轴向可伸缩,同时该随动装置能自行调整与其铰接的底盘21或风机抱举装置6之间的角度,因而当起重机起吊该吊装设备和风机4进行运动时,随动装置可以相应地进行转动和伸缩;当风机4的塔筒运动至与风机基础所在位置对正后,随动装置对其伸缩进行锁紧,使其不再伸缩,因而使得风机抱举装置6和风机4相对于安装船1固定,从而实现对风机4由柔性吊装变换为刚性吊装的目的。
由此可知,在上述过程中,由于不需要设置辅助平台,不需要消耗太多的人力,因而能够简化风机4的吊装工艺,降低吊装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对平衡梁5的结构作出具体设计,具体地,请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对风机由柔性吊装变换为刚性吊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吊装设备释放风机吊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平衡梁5的两端支撑于两个固定架31上,该平衡梁5的中部设有圆环部件53,圆环部件53抱持塔筒41上端,第一开合部件51设于圆环部件53上。上述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便于平衡梁5支撑于固定架31上,另一方面也便于平衡梁5抱持塔筒41上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开合部件51包括两个弧形部件,该两个弧形部件分别铰接于圆环部件53的开口的两端,以便二者能够相对关闭和分离打开。具体地,该两个弧形部件可以由伸缩油缸驱动打开或关闭。
此外,如图5所示,圆环部件53的内部设有多个扶持塔筒41上端的扶持部件54;扶持部件54包括连接于圆环部件53上的外套体541、滑动设于外套体541内部的内套体542及与内套体542通过弹性部件543连接的弧形板544。具体地,外套体541与内套体542之间可以设有伸缩油缸,通过该伸缩油缸的伸缩实现内套体542与外套体541之间的滑动。
如图5所示,内套体542的内端通过弹性部件543连接有弧形板544,该弧形板544的轮廓与塔筒41上端的外部轮廓一致;在此基础上,随着内套体542从外套体541中伸出,弧形板544附着于塔筒41上端的外圆周面上,由于扶持部件54具有多个,因而能够较为稳固地将风机4抱持于圆环部件53的内部。此外,由于内套体542与弧形板544之间设有弹性部件543,因而能够缓冲弧形板544与风机4之间由于海浪颠簸造成的撞击,避免扶持部件54和塔筒41由于撞击受到损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对风机抱举装置6作出具体设计。具体地,如图4所示,风机抱举装置6包括吊篮外套62及可沿轴向滑动设于吊篮外套62的内部的吊篮63;平衡梁5通过绳索52与吊篮外套62连接;塔筒41下端抱持于吊篮63的内部,并第二开合部件61设于吊篮63上。并且,吊篮外套62与吊篮63之间进一步设有升降油缸6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通过随动装置实现风机4的刚性吊装后,通过吊篮63上的转动机构使塔筒41实现转动,从而使得塔筒41下部法兰上的螺栓孔与风机基础上的螺栓孔对正,然后在升降油缸64的作用下,使得吊篮63相对于吊篮外套62向下滑动,直至使得塔筒41支撑于风机基础上,最后再通过螺栓穿过对正的螺栓孔实现连接。
此外,在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对随动装置的结构作出具体设计;具体地,请参考图6、图7和图8,图6为图4中吊装设备的随动装置的万向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吊装设备的随动装置的伸缩臂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伸缩臂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地,随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万向节部件7和伸缩臂部件8;万向节部件7和伸缩臂部件8中的一者铰接于底盘21上,另一者铰接于风机抱举装置6上。
具体地,可以对万向节部件7进行具体设计。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万向节部件7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件711和第二节件712,第一节件711和第二节件之间为铰连接,第一节件711和第二节件可以沿圆周方向转动,适应与其连接的耳板的角度,第一节件711连接有第一连接部72,第二节件712连接有导向架73。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72连接有第一卡盘741,并该第一卡盘741套于第一节件711的圆周外部;导向架73的圆周外部套装有滑架75,并该滑架75可沿导向架73的轴向滑动并可滑动至第二节件712的圆周外部;在此基础上,滑架75可进一步滑动至第一节件711与第二节件712的连接位置的圆周外部并与第一卡盘741可拆卸连接。
工作时,当需要与其他耳板相连接时,转动第一节件711与第二节件712的相对角度,从而与该第一节件11或第二节件相连接的耳板适应,进而能够避免与其相连接的耳板变形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当需要该万向节部件7实现刚性连接时,该滑架75在导向架73上沿轴向向靠近第一卡盘741的方向滑动,使得滑架75设于第一节件711与第二节件712的连接位置的圆周外部,然后再将第一卡盘741与滑架75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刚性连接。当需要该万向节部件77实现柔性连接时,将第一卡盘741与滑架75之间的连接拆开,然后使得滑架75在导向架73上沿轴向向远离第一卡盘741的方向滑动,使得第一节件711与第二节件712的连接点露出,从而实现柔性连接。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万向节部件7能够根据需要在刚性连接与柔性连接之间进行转换,并能够避免耳板变形量引起的无法安装的问题,从而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第一卡盘741与滑架7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不作限制,任一种可拆卸的连接结构,均应该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对以第一连接部72的结构不作限制,该第一连接部72可以为销耳,亦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连接结构;并且第一节件711和第二节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二者之间可以通过销轴实现转动连接,亦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连接转动结构。
具体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比如,如图6所示,滑架75靠近第一卡盘74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742,第二卡盘742可沿轴向滑动套于第二节件712的圆周外部,滑架75通过第二卡盘742与第一卡盘741可拆卸连接。通过焊接或其他连接方式,将第二卡盘742连接于滑架75上,相对于在滑架75上直接加工轮齿结构的工艺,该种结构设计可以便于在第二卡盘742上加工轮齿,并且降低了加工难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做出具体设计。比如,如图6所示,第一卡盘741设有第一轮齿741a,第二卡盘742设有可与第一轮齿741a啮合的第二轮齿742a。随着第二卡盘742向第一卡盘741运动靠近,第二轮齿742a与第一轮齿741a啮合,从而非常方便地实现了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之间的连接,并且该种结构既能在轴向上限定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之间的相对位置,又能在周向上限定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之间的相对位置。此外,随着第二卡盘742远离第一卡盘741,第二轮齿742a与第一轮齿741a脱离,从而非常方便地使得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之间的连接拆开。
在上述任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比如,如图6所示,导向架73与滑架75之间还设有动力部件76,该动力部件76驱动滑架75在导向架73上沿轴向滑动,从而为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之间实现连接或拆开创造了条件,具有较高的机械化水平。
进一步地,该驱动部件可以为油缸或气缸;如图6所示,该油缸或气缸的缸筒可以连接于导向架73上,该油缸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滑架75上,随着油缸或气缸的伸缩,非常方便地使得滑架75在导向架73上沿轴向滑动。
此外,如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72可以为第一销耳,从而与相应的部件实现销接;同时,如图6所示,导向架73远离第二节件712的一端可以连接有第二销耳731,从而与相应的部件实现销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如图6所示,两个第一销耳的销孔的轴心连线需要与两个第二销耳731的销孔的轴心连线平行,但是由于加工或装配误差,有时两个轴心连线并不平行,存在微量偏差;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第一卡盘741与第二卡盘742同轴,因而当第一轮齿741a与第二轮齿742a啮合时,可以将上述微量偏差扭正,最终使得两个轴心连线平行。
再者,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请参考图6,万向节部件7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二者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件711和第二节件712,两个第一节件711均连接有第一连接部72,两个第二节件712均连接有导向架73;两个导向架73之间可以通过第一固定件771固定连接。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两个导向架73的圆周外部均设有滑架75,并两个滑架75之间可以通过第二固定件772固定连接。
此外,还可以对对伸缩臂部件8进行具体设计。如图7和图8所示,包括内套82及可滑动设于其外部的外套81;在此基础上,如图8所示,内套82的壁上开设有槽口823,内套82的内部设有驱动部件83及与驱动部件83连接的摩擦块84,摩擦块84可在驱动部件83的驱动下穿过槽口823与外套81的内壁压接和脱离接触。
工作时,在驱动部件83的驱动下,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脱离接触,因而该外套81可以沿着该内套82滑动,从而调节该伸缩臂部件88的长度。当需要固定该伸缩臂部件88的长度时,在该驱动部件83的驱动下,摩擦块84穿过槽口823与外套81的内壁压接,从而在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力,穿过该摩擦力的作用,使得外套81停止在内套82上滑动,外套81与内套82成为一个刚性整体。在本发明中,在驱动部件83的压接作用下,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较大,即使在伸缩臂部件8受到较大的拉力负载或压力负载时,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的相对位置也固定,二者难以发生相对滑动,因而能够非常精确地控制伸缩臂部件8的长度尺寸。此外,本发明包括内套82、外套81、驱动部件83和摩擦块84等部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套入式伸缩臂结构,其结构明显得以简化,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伸缩臂部件8能够非常精确地控制伸缩臂的长度,并且还能够简化其结构,降低其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比如,如图8所示,槽口823开设于内套82的侧壁上,并槽口823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挡板821和第二挡板822,摩擦块84进一步设于第一挡板821与第二挡板822之间。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第一挡板821的内端面与第二挡板822的内端面均为向外侧倾斜的第一斜面821a,摩擦块84的两个端面均为与相对应的第一斜面821a配合的第二斜面841。通过该第一斜面821a与第二斜面841之间的导向作用,在驱动部件83的驱动下,该摩擦块84可以较为容易地与外套81的内壁实现压接和脱离接触。
此外,如图8所示,摩擦块84的数量为两个,内套82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设置摩擦块84的槽口823,驱动部件83设于两个摩擦块84之间。通过一个驱动部件83的驱动作用,实现两个摩擦块84与对应的外套81的内壁压接,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内套82与外套81之间的摩擦力,在已经固定的前提下进一步防止内套82与外套81之间发生相对滑动。
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可以做出进一步改进。比如,如图8所示,各摩擦块84上铰接有摇杆85,驱动部件83通过摇杆85驱动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压接和脱离接触。驱动部件83施加作用力于摇杆85,然后再由该摇杆85施加作用力于摩擦块84,最终实现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的压接和脱离接触。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驱动部件83连接有在其驱动下可作往复直线运动的滑杆86,并滑杆86设于两个摩擦块84之间;滑杆86通过摇杆85驱动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压接和脱离接触。驱动部件83施加作用力于滑杆86,然后再由该滑杆86施加作用力于摇杆85,再由摇杆85施加作用力于摩擦块84,最终实现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的压接和脱离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中,如图8所示,在滑杆86的两侧的任一侧,摇杆85一端与摩擦块84铰接,另一端与滑杆86铰接;驱动部件83进一步与滑杆86铰接。随着滑杆86沿直线作往复运动,摇杆85发生转动,同时摇杆85将滑动施加的作用力传递到摩擦块84上,进而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的压接和脱离接触。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摇杆85作用于摩擦块84上的压力和拉力均匀,使得摩擦块84能够较为容易地在第一挡板821与第二挡板822之间运动,在滑杆86的任一侧,摇杆8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
此外,如图8所示,滑杆8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导向板87,并该限位导向板87设于位于同侧的两个摇杆85之间;限位导向板87的高度高于摇杆85的高度。在该种结构中,两个限位导向板87一方面限制滑杆86在二者的间隙中沿直线作往复运动;另一方面由于限位导向板87的高度高于摇杆85的高度,因而可以对摇杆85的转动起到限制作用,如图8所示,在摩擦块84已经与外套81的内壁压接的情况下,该限位导向板87可以阻挡摇杆85进一步转动进而阻止滑动进一步作直线运动,从而防止摩擦块84与外套81的内壁之间由压接变为脱离接触。
再者,在上述任一种实施例中,还可以做出进一步设计。比如,如图8所示,内套82的底壁上设置有两个竖板824,该两个竖板824之间设有横板825,驱动部件83进一步连接于横板825上。该种结构设计较为方便地实现了驱动部件83与内套82之间的固定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驱动部件83的类型不作限制,凡是能够使得滑杆86可作直线往复运动,无论是油缸或气缸,还是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丝杆螺母机构或者其他驱动结构,均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用于通过安装船(1)上的起重机(2)将运输船(3)上的风机(4)整体吊装于风机基础上,所述运输船(3)上设有固定架(31),所述风机(4)设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架(31)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包括支撑于两个固定架(31)上的平衡梁(5)、及与所述平衡梁(5)通过绳索(52)连接的风机抱举装置(6);所述平衡梁(5)扶持所述风机(4)的塔筒(41)上端,并设有释放所述塔筒(41)上端的第一开合部件(51);所述风机抱举装置(6)抱持所述风机(4)的塔筒(41)下端,并设有释放所述塔筒(41)下端的第二开合部件(61);
所述起重机设有支撑于所述安装船(1)上的底盘(21),所述底盘(21)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6)之间可拆卸铰接有可转动并可锁紧、及可沿轴向伸缩并可锁紧的随动装置;
所述随动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万向节部件(7)和伸缩臂部件(8);所述万向节部件(7)和所述伸缩臂部件(8)中的一者铰接于所述底盘(21)上,另一者铰接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6)上;
所述万向节部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件(711)和第二节件(712),所述第一节件(711)连接有第一连接部(72),所述第二节件(712)连接有导向架(73);
所述第一连接部(72)连接有套于所述第一节件(711)的圆周外部的第一卡盘(741),所述导向架(73)的圆周外部套装有可沿其轴向滑动并可设于所述第二节件(712)的圆周外部的滑架(75),所述滑架(75)可设于所述第一节件(711)与所述第二节件(712)的连接位置的圆周外部并与所述第一卡盘(741)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梁(5)的中部设有圆环部件(53),所述圆环部件(53)扶持所述塔筒(41)上端,所述第一开合部件(51)设于所述圆环部件(5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合部件(51)包括两个弧形部件,该两个弧形部件分别铰接于所述圆环部件(53)的开口的两端,以便二者能够相对关闭和分离打开。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部件(53)的内部设有多个扶持所述塔筒(41)上端的扶持部件(54);
所述扶持部件(54)包括连接于所述圆环部件(53)上的外套体(541)、滑动设于所述外套体(541)内部的内套体(542)及与所述内套体通过弹性部件(543)连接的弧形板(544)。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抱举装置(6)包括吊篮外套(62)及可沿轴向滑动设于所述吊篮外套(62)的内部的吊篮(63);
所述平衡梁(5)通过所述绳索(52)与所述吊篮外套(62)连接;所述塔筒(41)下端抱持于所述吊篮(63)的内部,并所述第二开合部件(61)设于所述吊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外套(62)与所述吊篮(63)之间进一步设有升降油缸(6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架(75)靠近所述第一卡盘(741)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盘(742),所述第二卡盘(742)可沿轴向滑动套于所述第二节件(712)的圆周外部,所述滑架(75)通过所述第二卡盘(742)与所述第一卡盘(741)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部件包括内套(82)及可滑动设于其外部的外套(81);所述内套(82)的壁上开设有槽口(823),所述内套(82)的内部设有驱动部件(83)及与所述驱动部件(83)连接的摩擦块(84),所述摩擦块(84)可在所述驱动部件(83)的驱动下穿过所述槽口(823)与所述外套(81)的内壁压接和脱离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7054.7A CN102502422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87054.7A CN102502422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02422A CN102502422A (zh) | 2012-06-20 |
CN102502422B true CN102502422B (zh) | 2014-01-15 |
Family
ID=46214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8705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02422B (zh) | 2011-09-23 | 2011-09-23 |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024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93306A (zh) * | 2015-11-04 | 2016-02-03 | 华南理工大学 | 一种多自由度补偿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装置 |
CN105347206B (zh) * | 2015-12-04 | 2017-08-11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Gis拆装智能辅助平台 |
CN105366567B (zh) * | 2015-12-04 | 2017-09-08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 一种gis拆装智能辅助平台 |
CN106865425B (zh) * | 2017-04-14 | 2018-06-29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吊装组件移动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海上风电机组吊装工艺 |
CN107878685B (zh) * | 2017-10-10 | 2019-11-22 | 上海凌耀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水下试验设备的收放与承载装置 |
CN108975243A (zh) * | 2017-11-16 | 2018-12-11 | 天津挚迈绿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发电机翻转吊装方法和翻转装置 |
WO2019240585A1 (en) | 2018-06-14 | 2019-12-19 | Heerema Marine Contractors Nederland S.E. | Split crane for installation of wind turbines and other tall structures |
CN108862050B (zh) * | 2018-06-26 | 2019-11-26 | 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 更换装置 |
NL2024512B1 (en) * | 2019-12-19 | 2021-09-02 | Itrec Bv | Offshore vessel crane |
CN111056455B (zh) * | 2019-12-30 | 2020-11-03 | 聊城信元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基站铁塔基座浇砼定位设备 |
NL2032212B1 (en) | 2022-06-17 | 2024-01-05 | Itrec Bv | Crane and method for the 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
WO2023242427A2 (en) | 2022-06-17 | 2023-12-21 | Itrec B.V. | Crane and method for the assembly and installation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s |
CN115504391B (zh) * | 2022-11-23 | 2023-03-10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 一种机电设备吊装装置 |
CN117128140B (zh) * | 2023-09-04 | 2024-11-12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筒型基础的整体安装工装以及整体安装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3501A (zh) * | 2010-10-20 | 2011-02-16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风机整体安装旋转抱举机构 |
CN102079477A (zh) * | 2009-11-27 | 2011-06-01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机抱举装置及移动式水上作业平台 |
CN102139829A (zh) * | 2010-01-29 | 2011-08-03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安装系统及其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34823A (en) * | 2006-02-06 | 2007-08-08 | Engineering Business Ltd | Transport and installation of offshore structures |
-
2011
- 2011-09-23 CN CN201110287054.7A patent/CN1025024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79477A (zh) * | 2009-11-27 | 2011-06-01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机抱举装置及移动式水上作业平台 |
CN102139829A (zh) * | 2010-01-29 | 2011-08-03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安装系统及其应用 |
CN101973501A (zh) * | 2010-10-20 | 2011-02-16 |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 风机整体安装旋转抱举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02422A (zh) | 2012-06-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02422B (zh) | 一种海上风机整体吊装设备 | |
EP2835335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nd turbine component replacement | |
JP6804634B2 (ja) | 風力タービンコンポーネントに対するメンテナンスを行う方法及び装置 | |
US773580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s on a wind turbine | |
CN102168653B (zh) | 风力涡轮机 | |
JP6234598B2 (ja) | 船舶用推進システム | |
CN102628420B (zh) | 具有提升装置的风轮发电机 | |
US11808250B2 (en) |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replacing wind turbine components | |
JP6824914B2 (ja) | 風力タービンコンポーネントを移動させる方法、及び風力タービンコンポーネントを移動させる搬送システム | |
GB2483677A (en) |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Mounting Wind Turbine Blades On A Tower | |
CA2801819A1 (en) |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of wind power generating unit and blade disassembling method | |
US11795038B2 (en) | Cranes and methods for erecting a tower | |
CN105905813A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叶吊具 | |
US20220010777A1 (en) | Method for assembling a wind turbine | |
CN105110206A (zh) | 风力发电机组的起重系统以及部件吊装方法 | |
CN105366566A (zh) | 起重机 | |
CN112145359B (zh) | 用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拼装工装及叶轮拼装方法 | |
CN105540409B (zh) | 双叶片吊装设备及方法 | |
CN201245403Y (zh) | 一种旋转吊环 | |
JP5799162B2 (ja) | 風力発電装置用のトラックシステム | |
CN212050266U (zh) | 自爬式风机用起重机 | |
WO2019042509A2 (en) | WIND TURBINE HAVING A TRANSPORT SYSTEM FOR MOVING CINEMATIC CHAIN COMPONENTS | |
JP2015078642A (ja) | 風車用の機器昇降装置及びその設置方法 | |
JP2015068260A (ja) | 風車用のブレード着脱装置およびブレード着脱方法 | |
CN216303098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用的叶片安装辅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3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