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0116A - 用于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及其稳定剂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及其稳定剂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30116A CN102430116A CN2011102402782A CN201110240278A CN102430116A CN 102430116 A CN102430116 A CN 102430116A CN 2011102402782 A CN2011102402782 A CN 2011102402782A CN 201110240278 A CN201110240278 A CN 201110240278A CN 102430116 A CN102430116 A CN 1024301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gulation factor
- blood coagulation
- stabilizing agent
- human blood
- factor vii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在冻干步骤前,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稳定剂,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人血白蛋白、Ca2+可溶解盐、氨基酸、柠檬酸三钠和氯化钠,其中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5%,Ca2+浓度为1mmol/L。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稳定剂。本发明选择在80℃,72小时下干热处理,对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都有效,且干热处理往往是最后的步骤,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较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防止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在80℃,72h干热灭活过程中,一种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和干热处理稳定剂。
背景技术
人凝血因子VIII(Human Coagulation Factor VIII)称“抗血友病球蛋白”,是体内内源性凝血系统的重要成分之一。因子VIII和因子IXa、磷脂和钙离子形成复合物,在因子X的激活过程中起辅因子作用。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是防治甲型血友病人出血的特效血液制剂。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容易携带艾滋病、甲肝、乙肝等病毒,如果病毒灭活不彻底,那么很容易造成病人的感染,因此病毒灭活是生产人凝血因子VIII的一个关键步骤。
目前报道现在巴氏灭活、S/D病毒灭活法、干热灭活法等多种病毒灭活方法都已应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因子浓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如:德国Centeon Pharma GmbH公司的产品Humate-P即采用的巴氏灭活。在上述病毒灭活方法中,S/D病毒灭活方法反应条件相对比较温和,不会造成人凝血因子VIII的效价损失,但是其作用原理限制了它只能作为脂包膜病毒的灭活,仅用S/D法处理的凝血因子制品仍有传播甲肝、B19等非脂包膜病毒的可能。目前常用的巴氏灭活法在内的温度灭活法相对较为可靠,尤其是干热灭活比较稳定。
专利号为CN1181974公开一种低糖分,稳定的,不含白蛋的一种重组体凝血因子制剂。但此重组体凝血因子制剂不含有人血白蛋白的rFVIII(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的稳定剂,此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不采用干热病毒灭活工艺。
但是,在干热灭活过程中发现在没有稳定剂的情况下,人凝血因子VIII效价损失十分严重,最多可能会造成50%的效价损失。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改变人凝血因子VIII的配方,降低效价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或改善现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的稳定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冻干步骤前, 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稳定剂,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人血白蛋白、Ca2+可溶解盐、氨基酸、柠檬酸三钠和氯化钠,其中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5%,Ca2+浓度为1mmol/L。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的氨基酸为甘氨酸、赖氨酸或其盐。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冻干步骤前,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的稳定剂含有0.1-10%的甘氨酸。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冻干步骤前,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的氯化钠含量为0.01mmol/L-0.1mmol/L。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方法为80℃,72小时条件下干热灭活。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稳定剂包括人血白蛋白、Ca2+可溶解盐、氨基酸、柠檬酸三钠和氯化钠,其中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5%,Ca2+浓度为1mmol/L。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2%。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述的氨基酸为甘氨酸、赖氨酸或其盐类,所述的稳定剂含有0.1-10%的甘氨酸。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一种干热处理稳定剂在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中的应用。
人凝血因子VIII是一种用健康人血浆为原料的血液制品,需采用干热病毒灭活工艺灭活可能存在的病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稳定剂使制剂在80℃,72小时干热处理的过程中,人凝血因子VIII的损失减少,活性回收率可提高5%-50%。在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中加入以上所述稳定剂,既能达到病毒灭活的效果,又能减少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损失。
本发明选择在80℃72小时下干热处理,对脂包膜和非脂包膜病毒都有效,且干热处理往往是最后的步骤,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较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稳定剂对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在80℃,72小时干热灭活过程中的保护作用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加入稳定剂后病毒灭活验证
(1)人凝血因子VIII的制备
0-4℃下离心血浆得到冷沉淀,溶解冷沉淀,经过酸沉淀及澄清过滤,加入S/D溶液至tween80终浓度1%,TNBP 0.3%,24-26℃下保温6小时,然后经过柱层析得到含有人凝血因子VIII的蛋白溶液,所得洗脱液用含有0.01-0.1MNaCl,0.01M柠檬酸三钠,0.1%-0.349%赖氨酸盐酸盐,0.1%-10%甘氨酸的透析液进行超滤脱盐透析,得到人凝血因子VIII的浓缩液。
(2)加入稳定剂,制备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剂
在浓缩液中加入20%人血白蛋白至溶液中浓度为2%,加CaCl2至Ca2+浓度至1mmol/L。除菌,分装,冻干后经过80℃/72小时病毒干热灭活即为成品。冷冻干燥前。
(3)病毒灭活
分别取三批人凝血因子VIII进行病毒灭活实验,三批人凝血因子VIII病毒灭活实验结果如下:
表1人凝血因子VIII80℃72小时病毒灭活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经过80℃72小时病毒灭活后,加入稳定剂的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说明加入稳定剂后的干热病毒灭活处理是有效的。
实施例2:人凝血因子VIII稳定剂对80℃72小时干热灭活中制剂的影响
在制备人凝血因子VIII浓缩液时,透析液分别用0.9%甘氨酸以及所制作的稳定剂作为透析液进行浓缩透析,观察稳定剂对冻干和干热灭活中的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保护作用,冻干后和干热灭活后效价回收率如下:
表2人凝血因子VIII稳定剂保护实验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在不加入稳定剂,只含有赋形剂0.9%甘氨酸的情况下, 效价损失高达40%-50%,在加入稳定剂后,效价损失率高于90%。
实施例3:透析液中人血白蛋白及Ca2+对人凝血因子VIII的保护作用。
1.按常规方法制备人凝血因子VIII,除CaCl2和人血白蛋白外,按标准加入稳定剂,制备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浓缩液。
2.观察复溶后样品澄清度及人凝血因子VIII的活性回收率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浓缩液,按下表加入稳定剂的人凝血因子VIII进行冻干,80℃72小时实验,观察后的溶液的澄清度,并检测效价,观察保护剂对病毒灭活中的人凝血因子VIII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人凝血因子VIII不同配方最终溶解液的研究结果
从表3可以看出,以含人白和氯化钙成份的溶解液二次病毒灭活前后复溶效果较好(外观好,效价稳定)。其中以2%人血白蛋白,1mmol/L氯化钙配方得到的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外观和效价最为理想。
实施例4:NaCl对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保护实验
按常规方法,得到含有高浓度NaCl溶液的洗脱液。将透析液中的NaCl浓度分别设定为0,25mmol/L,50mmol/L,100mmol/L NaCl,分别浓缩透析至透析液NaCl浓度。除菌,分装,冻干,经过80℃72小时干热病毒灭活。根据质检规程复溶,测定效价,观察外观,结果见表4。
表4不同浓度NaCl对人凝血因子VIII干热灭活的影响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不加入氯化钠时,干热的损失达到25%-30%,随着氯化钠浓度的不断增加,虽然对外观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会造成产品不符合制检规程,同时效价的损失逐步的减少。由于制检规程限定Na+浓度不超过160mmol/L,因此NaCl的终浓度为100mmol/L。
实施例5:甘氨酸浓度对凝血因子VIII的保护实验
按常规方法,得到含有高浓度NaCl溶液的洗脱液。将透析液中的甘氨酸浓度分别设定为0.3%,0.6%,0.9%,1.2%,1.5%,2%。分别浓缩透析至透析液浓度。除菌,分装,冻干,经过80℃72小时干热病毒灭活。根据质检规程复溶,测定效价,观察外观,结果见表5。
表5不同浓度甘氨酸对人凝血因子VIII干热灭活的影响
甘氨酸作为一种赋形剂,其浓度对人凝血因子VIII的外观有一定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各种浓度的实验。通过表5可以发现,甘氨酸的加入可以改善人凝血因子VIII的外观,但对效价并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因此采用了缓冲体系中的0.9%甘氨酸作为透析液的浓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为人凝血因子VIII的干热处理提供了有效的稳定剂。
至此已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对所述实施例作出各种其它修改。因此,附属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说明,而是要广义地解释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冻干步骤前,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稳定剂,其中所述稳定剂包括人血白蛋白、Ca2+可溶解盐、氨基酸、柠檬酸三钠和氯化钠,其中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5%,Ca2+浓度为1m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2%。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为甘氨酸、赖氨酸或其盐类。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冻干步骤前,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的稳定剂含有0.1-10%的甘氨酸。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冻干步骤前,在所述的人凝血因子VIII溶液中,加入所述的氯化钠含量为0.01mmol/L-0.1m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80℃,72小时条件下干热灭活。
7.一种用于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包括人血白蛋白、Ca2+可溶解盐、氨基酸、柠檬酸三钠和氯化钠,其中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5%,Ca2+浓度为1mmol/L。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血白蛋白浓度百分比为0.5%-2%。
9.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稳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酸为甘氨酸、赖氨酸或其盐类,所述的稳定剂含有0.1-10%的甘氨酸。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在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中的应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02782A CN102430116A (zh) | 2011-08-19 | 2011-08-19 | 用于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及其稳定剂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402782A CN102430116A (zh) | 2011-08-19 | 2011-08-19 | 用于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及其稳定剂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30116A true CN102430116A (zh) | 2012-05-02 |
Family
ID=45978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402782A Pending CN102430116A (zh) | 2011-08-19 | 2011-08-19 | 用于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及其稳定剂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30116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4562A (zh) * | 2012-11-19 | 2013-02-13 |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人凝血因子ⅷ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及其用途 |
CN103611162A (zh) * | 2013-12-11 | 2014-03-05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人凝血因子ⅷ冻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39127A (zh) * | 2016-08-05 | 2016-11-23 | 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重组凝血因子ⅷ冻干制剂 |
CN107337727A (zh) * | 2017-08-03 | 2017-11-10 | 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血源性人凝血因子ⅷ制备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974A (zh) * | 1996-07-12 | 1998-05-20 | 美国拜尔公司 | 低糖分、稳定的、不含白蛋的一种重组体凝血因子制剂 |
CN101544683A (zh) * | 2008-03-28 | 2009-09-30 |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热加工处理中保持纤维蛋白原活性的方法及物质 |
CN101967188A (zh) * | 2010-11-08 | 2011-02-09 |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人凝血因子ⅷ的制备工艺 |
-
2011
- 2011-08-19 CN CN2011102402782A patent/CN10243011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1974A (zh) * | 1996-07-12 | 1998-05-20 | 美国拜尔公司 | 低糖分、稳定的、不含白蛋的一种重组体凝血因子制剂 |
CN101544683A (zh) * | 2008-03-28 | 2009-09-30 |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热加工处理中保持纤维蛋白原活性的方法及物质 |
CN101967188A (zh) * | 2010-11-08 | 2011-02-09 | 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人凝血因子ⅷ的制备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曹海军等: "人凝血因子VIII几种冻干保护剂的比较", 《中国输血杂志》, vol. 22, no. 7, 30 July 2009 (2009-07-30) * |
沈绮: "第四届血浆蛋白生物技术国际会议简介", 《药物分析杂志》, vol. 25, no. 6, 31 December 2005 (2005-12-31)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24562A (zh) * | 2012-11-19 | 2013-02-13 |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人凝血因子ⅷ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及其用途 |
WO2014075435A1 (zh) * | 2012-11-19 | 2014-05-22 |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人凝血因子ⅷ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及其用途 |
CN102924562B (zh) * | 2012-11-19 | 2014-07-23 |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人凝血因子ⅷ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及其用途 |
CN103611162A (zh) * | 2013-12-11 | 2014-03-05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人凝血因子ⅷ冻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611162B (zh) * | 2013-12-11 | 2015-09-16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人凝血因子ⅷ冻干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139127A (zh) * | 2016-08-05 | 2016-11-23 | 无锡药明康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重组凝血因子ⅷ冻干制剂 |
CN106139127B (zh) * | 2016-08-05 | 2020-04-07 | 无锡药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重组凝血因子ⅷ冻干制剂 |
CN107337727A (zh) * | 2017-08-03 | 2017-11-10 | 国药集团武汉血液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血源性人凝血因子ⅷ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0315968B1 (en) | Plasma and recombinant protein formulations in low ionic strength media | |
US4876241A (en) | Stabilization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during thermal inactivation of viral and bacterial contaminants | |
CN102580062B (zh) | 人凝血因子VIII与vWF复合物或人凝血因子VIII制剂的干热处理稳定剂 | |
CA1329760C (en) | Plasma and recombinant protein formulations in high ionic strength media | |
CN104231073B (zh) | 一种人凝血因子viii的制备方法 | |
JPS597693B2 (ja) | 抗トロンビン製剤及びその製法 | |
JP2012051895A (ja) | ウイルス不活性化熱処理へ供するための血漿タンパク質の寒冷沈降物を安定化する方法 | |
CN106459140A (zh) | 用于纯化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 |
JPH09503218A (ja) | ポリアルキレングリコール存在下におけるウイルス不活化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医薬製剤 | |
CN107849086B (zh) | 用于制备源自血浆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方法 | |
CN102430116A (zh) | 用于人凝血因子ⅷ制剂的干热处理方法及其稳定剂 | |
CN104225601B (zh) | 人凝血因子viii冻干及干热处理保护剂 | |
JPS6237010B2 (zh) | ||
EP0292003B1 (en) | Stabilzation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during inactivation of viral and bacterial contaminants | |
EP0011739B1 (en) | Process for obtaining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 xiii derived from human placenta | |
CN102441172A (zh) | 高纯度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品冷冻干燥稳定剂 | |
CN102416171B (zh) | 高纯度凝血酶原复合物制品干热病毒灭活过程中的保护剂 | |
WO1998030230A1 (fr) | Compositions proteinees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 |
JP4629831B2 (ja) | ウィルスの不活化方法 | |
CN103041380B (zh) | 人抗凝血酶制剂干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剂 | |
CN106011116A (zh) | 一种人凝血酶的制备方法 | |
CN105879038B (zh) | 一种制备人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干热处理稳定剂及其用途 | |
CN113577295B (zh) | 一种人纤维蛋白原干热处理稳定剂及其用途 | |
JPH01305036A (ja) | 血漿蛋白成分の加熱処理方法および血漿蛋白成分製剤 | |
RU2785431C2 (ru) | Препарат ингибитора c1-эстераз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Yan Chen Inventor after: Xiong Keqiang Inventor before: Yan Chen Inventor before: Xiong Keqiang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