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315293A -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5293A
CN102315293A CN2010102221617A CN201010222161A CN102315293A CN 102315293 A CN102315293 A CN 102315293A CN 2010102221617 A CN2010102221617 A CN 2010102221617A CN 201010222161 A CN201010222161 A CN 201010222161A CN 102315293 A CN102315293 A CN 102315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layer
solar
photovoltaic module
encaps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2216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15293B (zh
Inventor
彭成瑜
李文贵
黄中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Priority to CN20101022216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315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315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5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15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5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包括内含数个太阳电池的一叠层结构,这种叠层结构内具有数个叠层界面。而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叠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其中叠层压花结构是自上述叠层结构的一表面起连续形成在叠层界面中至少一者,且叠层压花结构位在太阳电池之间,造成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具有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

Description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技术,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无污染且取之不尽的能源,因此在遭遇石化能源所面临的污染与短缺的问题时,如何有效利用太阳能源已经成为最受瞩目的焦点。其中,因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可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而成为目前运用太阳能源的发展重点。 
传统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玻璃(glass)100、粘胶102、太阳电池104、粘胶106和背板(backsheet)108。此种封装叠层结构中的玻璃与太阳电池类似三明治夹层方式以粘胶胶合组成,构成太阳模块的结构。这样的封装叠层结构虽具有模块高强度特性,却无法达到迎合曲面设计的可挠式太阳模块。因此,目前业界大多着重于电池设计制作、电池制作时的基板选用、背板对电池的配置设计、或者模块封装叠层结构设计。 
然而,无论是将传统硅晶电池作薄型设计、将电池基板面积微小化、或利用模块背面层的背板作为可挠的连接器,都有制作加工困难或强度不佳的问题。另外,在美国专利US 5,538,902提出一种将硅晶太阳能电池贴附于软性基板上,并直接在软性基板上将硅晶太阳能电池切割分离成多个太阳能电池的装置,但是这种切割硅晶太阳能电池的方法并未顾及整体封装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具有模块机械强度不均匀的可挠性,同时可达到光补捉效果,能提升模块功率。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 可简单制作出可挠性且达到光补捉效果的封装叠层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包括内含数个太阳电池的一叠层结构,这种叠层结构内具有数个叠层界面。而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特征在于上述叠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其中叠层压花结构是自上述叠层结构的一表面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中至少一者,且叠层压花结构位在太阳电池之间,造成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具有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层压花结构为锯齿表面或为曲率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结构包括一强化层,其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强化层在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结构包括一透光覆板、相对透光覆板配置的一背板、介于透光覆板与背板之间的太阳电池、介于透光覆板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一封装层以及介于背板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二封装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透光覆板或背板为一强化层,其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强化层在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更包括介于该第一封装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强化层以及介于强化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三封装层,其中上述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强化层在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更包括介于第二封装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强化层以及介于强化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四封装层,其中上述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强化层在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还可包括至少一彩色层,位于透光覆板与背板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背板或透光覆板为彩色层。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压合内含数个太阳电池的一叠层结构,且此一叠层结构内具有数个叠层界面。在这种制造方法中,在上述压合期间,自叠层结构的一表面利用一外加模具的表面结构转印造成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其中叠层压花结构是在太阳电池之间自上述表面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中至少一者,造成叠层结构具 有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结构包括一透光覆板、相对透光覆板配置的一背板、介于透光覆板与背板之间的太阳电池、介于透光覆板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一封装层以及介于背板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二封装层。其中,所述透光覆板或背板可以是一强化层,其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结构还包括介于该第一封装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强化层以及介于强化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三封装层,其中上述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叠层结构还包括介于第二封装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强化层以及介于强化层与太阳电池之间的一第四封装层,其中上述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 
基于上述,本发明利用单个或多个叠层压花的几何结构(texture),就可使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具有模块机械强度不均匀的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应用于一般型与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同时具备制作容易与维持模块高发电功率的优势。另外,在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中加上强化层,可使硅晶太阳光电模块封装结构不但具有可挠特性,也能保护太阳电池本身不受破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图4A、图4B至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另一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A、图8B、图9A至图9B是第二实施例的其他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10A至图10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 叠层结构的制造示意图; 
图11A至图11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示意图; 
图12是实验一的封装成品示意图; 
图13A~图13C是模拟实验的三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实验五~实验八的无压花结构的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简图; 
图15是实验五~实验八的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简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玻璃 
102、106:粘胶 
104、202、602、1002:太阳电池 
108、206、1012:背板 
200、600、1000:叠层结构 
204、1006:透光覆板 
204a、206a、604a、1000a:表面 
208、1008:第一封装层 
210、1010:第二封装层 
212a~c、610a~c、804~e、904~e、1004:叠层界面 
214、300、400、500、608、700、802、902、1018、1106:叠层压花结构 
216:光 
604、1100:强化层 
800:第三封装层 
806、906:彩色层 
900:第四封装层 
1014、1102:外加模具 
1016、1104:表面结构 
1200:封装成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用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应用,并附图来作说明。然而,本发明还可采用多种不同形式来实践,且不应将其解释为限于下列所述的实施例。在附图中,为明确起见可能将各层的尺寸及相对尺寸作夸饰,而未按尺寸比例绘制。 
图2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2,第一实施例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包括一叠层结构200,其内部含有数个太阳电池202。举例来说,叠层结构200可包括一透光覆板204、相对透光覆板204配置的一背板(Backsheet)206、介于透光覆板204与背板206之间的太阳电池202、介于透光覆板204与太阳电池202之间的一第一封装层208以及介于背板206与太阳电池202之间的一第二封装层210。在第一实施例中的背板206可以是透光材料或不透光材料,且背板206或该透光覆板204还可为彩色层。在这样的叠层结构200内具有数个叠层界面212a~c,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就是说当叠层结构200内还另含其他结构层或者叠层结构200内只有单一封装材时,所谓的「叠层界面」也会随着叠层结构200的堆叠膜层数目而变化。另外,第一、第二封装层208与210中至少一层可为彩色层,或透光覆板204与背板206间外加彩色层。 
请继续参照图2,第一实施例的叠层结构200还包括位在太阳电池202之间的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214,其例如锯齿表面或曲率结构。在上下文中,所谓的「叠层压花结构」是自叠层结构的一表面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中至少一者。以图2为例,单个叠层压花结构214是自叠层结构200的透光覆板204的表面204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所有叠层界面212a~c。由于太阳电池202之间具有叠层压花结构214,所以可由此结构214的力学特性,造成模块机械强度的不均匀而产生可挠特性。针对具有叠层压花结构214的叠层界面212a~c而言,光学界面的折射率与环境材料(空气)需要有折射率差,才可使几何导光设计满足叠层压花结构214导光路径而达到光折射、反射、散射目的,增加太阳光能量的吸收。因此,当光216从透光覆板204进入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会在具有叠层压花结构214的叠层界面 212a~c满足导光路径而达到集光设计的光补捉目的,满足无电池区域的光能再利用功能。 
当然第一实施例的叠层压花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型态,如图3、图4A、图4B或图5所示,其中使用和图2内相同的元件符号来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构件。 
图3显示在两两太阳电池202之间有三个叠层压花结构300。图4A显示单个叠层压花结构400是自叠层结构200的透光覆板204的表面204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212a~b;图4B与图4A类似,但叠层压花结构400是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212a~b。图5显示单个叠层压花结构500是自叠层结构200的背板206的表面206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212a~c。 
图6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6,第二实施例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和第一实施例类似是一个叠层结构600,两个实施例的差异在于第二实施例的叠层结构600除内部含有数个太阳电池602外,还有一层强化层604,其刚性大于每个太阳电池602的刚性。因此,当太阳电池602是可能在模块弯折时破裂的硅晶太阳电池时,这层强化层604能进一步保护太阳电池602。举例来说,如果叠层结构600和图2相同,则可将透光覆板以强化层604取代,其余背板206、第一封装层208以及第二封装层210则不变。另外,因为要让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产生可挠特性,所以强化层604须在叠层压花结构608处为不连续的结构。在图6中,叠层压花结构608是自叠层结构600的强化层604的表面604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所有叠层界面610a~c。 
当然第二实施例的叠层压花结构还可以有其他型态,如图7。 
图7显示的是将叠层结构600的背板以强化层604取代,其余透光覆板204、第一封装层208以及第二封装层210则不变,因此叠层压花结构700虽然也是自叠层结构600的强化层604的表面604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所有叠层界面610a~c,但压花方向与图6不同。 
而图3至图7的模块结构如上所述,并可在透光覆板204与背板(Backsheet)206间,外加至少一层彩色层(未绘示),作为色彩构件。 
此外,第二实施例的叠层压花结构还有其他型态,如图8A、图8B、图 9A、图9B所示,其中使用和图6内相同的元件符号来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构件。 
图8A是在叠层结构600中另外加上介于第一封装层208与太阳电池602之间的一层强化层604以及在强化层604与太阳电池602之间加一层第三封装层800,而第三封装层800可为彩色层。如此一来,叠层压花结构802是自叠层结构600的透光覆板204的表面204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所有叠层界面804a~e,且强化层604在叠层压花结构802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图8B与图8A的差异是在第二封装层210与第三封装层800间可外加一层彩色层806。 
图9A显示的则是在叠层结构600中另外加上介于第二封装层210与太阳电池602之间的一层强化层604以及在强化层604与太阳电池602之间加一层第四封装层900,且此一第四封装层900可为彩色层。而叠层压花结构902是自叠层结构600的背板206的表面206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所有叠层界面904a~e,且强化层604在叠层压花结构902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图9B与图9A的差异是在第四封装层900与第一封装层208间可外加一层彩色层906。 
以上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应用并不限于附图所示,还可对其中的叠层结构与叠层压花结构的型态作变动。 
图10A至图10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示意图。 
请参照图10A,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是压合一叠层结构1000,这个叠层结构1000内含数个太阳电池1002,且在叠层结构1000内具有数个叠层界面1004。在压合前可先将透光覆板1006、第一封装层1008、太阳电池1002、第二封装层1010与背板1012等叠起来,并准备一个外加模具1014,其中外加模具1014的表面结构1016例如是具有一次方、二次方或多次近似的曲率面的锯齿表面。上述叠层结构1000除了图10A所示的膜层外,还可依所需添加其他材料层。 
在压合期间,可通过高温软化叠层结构1000中的透光覆板1006、第一封装层1008、第二封装层1010、背板1012之类的封装材,并利用上述外加模具1014的表面结构1016自叠层结构1000的表面1000a转印造成位于太阳电池1002之间的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1018。其中,外加模具1014的材料 温度譬如高于压合步骤的温度。 
然后,请参照图10B,压合后得到的这种叠层压花结构1018是自上述表面1000a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叠层界面1004中,以使叠层结构1000具有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此外,尚可根据所需的叠层压花结构(如图3至图5)使用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外加模具,而不限于本图。 
图11A至图11B是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示意图,其中使用和第三实施例相同的元件符号来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构件。 
请参照图11A,当第三实施例的叠层结构1000除内部含有太阳电池1002外还有一层强化层1100时,在压合步骤中所使用的外加模具1102的表面结构1104应与第三实施例不同,且压合时施加的压力也可能较大,以便软化强化层1100后切断太阳电池1002之间的强化层1100。这层强化层1100的作用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同,其刚性大于每个太阳电池1002的刚性,所以当太阳电池1002是硅晶太阳电池时,这层强化层1100能进一步保护太阳电池1002。举例来说,如果叠层结构1000中的最下层以强化层1100取代背板或者透光覆板,其余结构不变。 
然后,请参照图11B,压合后因为要让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产生可挠特性,所以强化层1100须在叠层压花结构1106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另外,如果强化层1100是像图8或图9一样另外加在第一或第二封装层与太阳电池之间,则可再加一层第三或第四封装层在强化层与太阳电池之间,并利用第四实施例的方式进行压合,故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列举几个实验结果来验证本发明的效果。 
实验一: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 
准备一个叠层结构(如图10A中的1000),包括乙烯四氟乙烯聚合物(ETF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太阳电池/EVA/ETFE,其中ETFE厚度约为50μm,EVA厚度约为0.4mm。然后将现有压合机封装加入叠层压花结构的外加模具,其为直径0.1mm的半圆模具。压合机温度设为150℃,腔体内以40pa真空抽气上室与下室共10分钟,接着上室破真空2.5分钟再进行模块压合10分钟,得到如图3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此时封装成品1200具有约35°的可挠角度,其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请注意,图12虽只显示表面有压花结构,但是实际上封装成品1200是一个叠层结构,而其中 具有叠层压花结构。 
实验二: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 
进行与实验一相同的步骤,但是外加模具改为直径3mm的半圆模具,且得到如图2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此时封装成品具有约90°的可挠角度。 
实验三:强化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 
为了达到强化模块机械强度目的,准备一个叠层结构(如图10A中的1000),包括压克力/EVA/硅晶太阳电池/EVA/ETFE,其中压克力厚度约为1mm厚度、ETFE厚度约为50μm,EVA厚度约为0.4mm。然后将现有压合机封装加入叠层压花结构的外加模具,其为直径3mm的半圆模具。压合机温度设为150℃,腔体内以40pa真空抽气上室与下室共10分钟,接着上室破真空2.5分钟再进行模块压合10分钟,此时会将1mm厚度的压克力层溶断切割,得到如图6(也可以是图7)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此时封装成品不但具有可挠特性,更因多加一层压克力层做为强化层,所以在同一压合制作工艺,即可达到叠层压花结构的可挠特性与增加电池强化的效果。 
实验四:强化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 
准备一个包括ETFE/EVA/压克力/EVA/硅晶太阳电池/EVA/ETFE的叠层结构,其中压克力厚度约为1mm厚度、ETFE厚度约为50μm,EVA厚度约为0.4mm。然后利用与实验三相同的制作工艺进行压合,此时会将1mm厚度的压克力层溶断切割,得到如图8(也可以是图9)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此时封装成品同时有可挠特性与增加电池强化的效果。 
模拟实验:光学减损模拟 
以Tracepro光学模拟软体模拟光学集光特性,设定模拟条件为:模块面积7cm×7cm,电池面积1cm×5cm,叠层压花结构为V形压花结构,且其顶角为37.87°,模拟各层厚度与材料结构叠层为ETFE/EVA/压克力/EVA/SolarCell/EVA/ETFE,其中ETFE厚度约为50μm、光学折射率约为1.7,EVA厚度约为0.4mm、光学折测率约为1.5、压克力厚度为1mm、光学折射率约为1.49,Solar Cell厚度约为200μm。然后针对图13A(无压花结构)、图13B(仅有表面压花结构)、图13C(具叠层压花结构)的模块进行光学模拟,图中的箭头代表光的走向。结果得到仅有表面压花结构的模块比无压花结构的模块的光学集光增加约1%,而本发明具叠层压花结构的模块比无压花结构的模块 的光学集光增加约17%,因此叠层压花结构较仅有表面压花结构的模块有较佳的光学集光效果。 
实验五: 
利用与实验一相同的压合制作工艺,分别制作一个作为对照组的无压花结构的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4)和一个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5),图中的叠层结构为ETFE/EVA/三个硅晶太阳电池/EVA/ETFE,且ETFE厚度约为50μm,EVA厚度约为0.4mm。请注意,图14和图15中的斜线部分是硅晶太阳电池,其余则是叠层结构的,而且图15中虽只显示表面有压花结构,但是实际上整个叠层结构中均具有叠层压花结构。 
然后,本实验以太阳光模拟器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以标准试验条件(standard testing condition,STC),室温25℃、照射光源照度1000W/m2、0°垂直入射,以三片串接的太阳电池做为基准,比较封装前与封装后的太阳模块功率差异,结果图14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封装前后Pmax增加2.25%、图15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封装前后Pmax增加12.36%。 
像上述图15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上,可制作成大面积卷轴式的太阳光电模块,而当作建筑用或车用遮阳帘幕等产品。 
实验六: 
同样使用实验五的图14的对照组与图15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以标准试验条件(STC)的3A class太阳光模拟器(flash simulator)测试输出功率的电压-电流输出特性,以3片单晶太阳电池串接后,封装成模块作为比较基准,比较模块封装后对不同入射角度的差异的太阳模块功率差异,定义比较基准为测试条件室温25℃、照射光源照度1000W/m2、0°垂直入射,模块输出功率0.099Wp,垂直入射定义模块功率提升0%。 
结果得到图14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倾斜角度为30°,与STC垂直入射比较,Pmax损失为4.30%,若模块封装如图15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倾斜角度为±30°的弯曲可挠结构,与STC垂直入射比较,Pmax损失~0.96%,弯曲可挠结构对于倾斜入射角度具有大幅改善的功效。 
实验七: 
利用与实验一相同的压合制作工艺,分别制作一个作为对照组的无压花结构的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4)和一个具有叠层压花结构 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5),其中的叠层结构为玻璃/EVA/三个硅晶太阳电池/EVA/ETFE,其中ETFE厚度约为50μm,EVA厚度约为0.4mm。 
然后,本实验以太阳光模拟器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以标准试验条件(STC),室温25℃、照射光源照度1000W/m2、0°垂直入射,以三片串接的太阳电池做为基准,比较封装前与封装后的太阳模块功率差异,结果无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封装前后模块功率增加11.24%、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封装前后模块功率增加24.72%。 
实验八: 
利用与实验一相同的压合制作工艺,分别制作一个作为对照组的无压花结构的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4)和一个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如图15),其中的叠层结构为玻璃/EVA/三个硅晶太阳电池/EVA/玻璃,其中EVA厚度约为0.4mm。 
然后,本实验以太阳光模拟器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以标准试验条件(STC),室温25℃、照射光源照度1000W/m2、0°垂直入射,以三片串接的太阳电池做为基准,比较封装前与封装后的太阳模块功率差异,结果无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封装前后模块功率增加4.49%、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封装前后模块功率增加16.85%。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单个或多个叠层压花的几何结构,可使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具有模块机械强度不均匀的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而且,如在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中加上强化层,还可保护像硅晶太阳电池般的模块封装叠层结构不受破坏。本发明不但能应用于一般型与透光型太阳光电模块,同时具备制作容易与提升模块发电功率的优势。 
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包括内含多数个太阳电池的一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内具有多数个叠层界面,该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特征在于:
该叠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该叠层压花结构是自该叠层结构的一表面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该些叠层界面中至少一者,且该叠层压花结构位在该些太阳电池之间,造成该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具有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叠层压花结构为锯齿表面或为曲率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叠层结构包括一强化层,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该强化层在该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叠层结构包括:
透光覆板;
背板,相对该透光覆板配置;
该些太阳电池,介于该透光覆板与该背板之间;
第一封装层,介于该透光覆板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以及
第二封装层,介于该背板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覆板或该背板为一强化层,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该强化层在该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还包括:
强化层,介于该第一封装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其中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该强化层在该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以及
第三封装层,介于该强化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还包括:
强化层,介于该第二封装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其中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且该强化层在该叠层压花结构处为不连续的结构;以及
第四封装层,介于该强化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彩色层,位于该透光覆板与该背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板或该透光覆板为彩色层。
10.一种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压合内含多数个太阳电池的一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内具有多数个叠层界面,该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该压合期间,自该叠层结构的一表面利用一外加模具的表面结构转印造成至少一叠层压花结构,该叠层压花结构是在该些太阳电池之间自该表面起连续形成在同一位置的该些叠层界面中至少一者,造成该叠层结构具有可挠特性与光散射的效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叠层结构包括:
透光覆板;
背板,相对该透光覆板配置;该些太阳电池,介于该透光覆板与该背板之间;
第一封装层,介于该透光覆板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以及
第二封装层,介于该背板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光覆板或该背板为一强化层,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叠层结构还包括:
强化层,介于该第一封装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其中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以及
第三封装层,介于该强化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叠层结构还包括:
强化层,介于该第二封装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其中该强化层的刚性大于每一太阳电池的刚性;以及
第四封装层,介于该强化层与该些太阳电池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该外加模具的表面结构转印造成该叠层压花结构的步骤还包括:软化该强化层后切断该些太阳电池之间的该强化层。
CN2010102221617A 2010-06-30 2010-06-30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315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21617A CN102315293B (zh) 2010-06-30 2010-06-30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221617A CN102315293B (zh) 2010-06-30 2010-06-30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5293A true CN102315293A (zh) 2012-01-11
CN102315293B CN102315293B (zh) 2013-09-04

Family

ID=45428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221617A Active CN102315293B (zh) 2010-06-30 2010-06-30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1529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0227B2 (en) 2016-01-06 2020-06-30 Flisom Ag Flexible photovoltaic apparatus
US10734538B2 (en) 2015-12-15 2020-08-04 Flisom Ag Structuring of a photovoltaic apparatus
CN111900221A (zh) * 2020-08-05 2020-11-06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高强度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262344A1 (ja) * 2023-06-22 2024-12-26 株式会社Soel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8678A (ja) * 1983-12-15 1985-07-09 Fuji Electric Corp Res & Dev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ユ−ル
JPS62173768A (ja) * 1986-01-27 1987-07-30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ユ−ル
US5288337A (en) * 1992-06-25 1994-02-22 Siemens Solar Industries, L.P.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specular reflector
EP0784870A1 (en) * 1994-10-09 1997-07-23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hotovoltaic cell system and an optical structure therefore
US6020553A (en) * 1994-10-09 2000-02-01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hotovoltaic cell system and an optical structure therefor
JP2000101124A (ja) * 1998-09-18 2000-04-07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US20020029799A1 (en) * 2000-09-11 2002-03-14 Hiroyuki Yoda Solar battery module
CN101060146A (zh) * 2007-05-11 2007-10-24 华南理工大学 双面玻璃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方法
CN100539208C (zh) * 2005-06-06 2009-09-09 通用电气公司 一种太阳能能量转化系统
CN201758128U (zh) * 2010-06-30 2011-03-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可折叠式太阳能板与太阳能遮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28678A (ja) * 1983-12-15 1985-07-09 Fuji Electric Corp Res & Dev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ユ−ル
JPS62173768A (ja) * 1986-01-27 1987-07-30 Sharp Corp 太陽電池モジユ−ル
US5288337A (en) * 1992-06-25 1994-02-22 Siemens Solar Industries, L.P. Photovoltaic module with specular reflector
EP0784870A1 (en) * 1994-10-09 1997-07-23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hotovoltaic cell system and an optical structure therefore
US6020553A (en) * 1994-10-09 2000-02-01 Yed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hotovoltaic cell system and an optical structure therefor
JP2000101124A (ja) * 1998-09-18 2000-04-07 Hitachi Ltd 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US6323415B1 (en) * 1998-09-18 2001-11-27 Hitachi, Ltd. Light 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 modul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and light 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 system
US20020029799A1 (en) * 2000-09-11 2002-03-14 Hiroyuki Yoda Solar battery module
JP3748370B2 (ja) * 2000-09-11 2006-02-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0539208C (zh) * 2005-06-06 2009-09-09 通用电气公司 一种太阳能能量转化系统
CN101060146A (zh) * 2007-05-11 2007-10-24 华南理工大学 双面玻璃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封装方法
CN201758128U (zh) * 2010-06-30 2011-03-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具有叠层压花结构的可折叠式太阳能板与太阳能遮阳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34538B2 (en) 2015-12-15 2020-08-04 Flisom Ag Structuring of a photovoltaic apparatus
US12002895B2 (en) 2015-12-15 2024-06-04 Flisom Ag Structuring of a photovoltaic apparatus
US10700227B2 (en) 2016-01-06 2020-06-30 Flisom Ag Flexible photovoltaic apparatus
CN111900221A (zh) * 2020-08-05 2020-11-06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质高强度光伏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WO2024262344A1 (ja) * 2023-06-22 2024-12-26 株式会社Soel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5293B (zh) 2013-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87094B (zh)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6133920B (zh) 具有对准的封装件的太阳能模块
CN104966752A (zh) 一种高发电量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作工艺
TWI479669B (zh) 太陽模組高透光與光捕捉封裝結構
KR101920495B1 (ko) 태양전지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2254975A (zh) 一种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封装方法
JP5430956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2013110420A (ja) 導通材付き太陽電池セル、接続構造、太陽電池セルの接続方法
CN101872795B (zh) 太阳模块封装结构
US791003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integrated molded concentrator photovoltaic device
CN102315293A (zh) 太阳光电模块封装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207690809U (zh) 光伏叠瓦电池组件及光伏发电装置
CN111863976A (zh) 光伏组件用胶膜、制备方法及相应的光伏组件
CN115579414A (zh) 增加入射光的彩色光伏组件及其应用
KR102419282B1 (ko) 나노구조 광학필름을 이용한 태양전지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3426953B (zh) 太阳光电模块、太阳光电膜及其制造方法
US20160079462A1 (en) Package structure of solar photovoltaic module
KR101057324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를 이용한 건물일체형 경량 태양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8923170U (zh) 背板件、光伏模块
TWI419342B (zh) 太陽光電模組封裝疊層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TWI474492B (zh) 增強光捕捉之太陽光電模組
CN206806341U (zh) 一种反光光伏组件
CN111341870A (zh) 一种光伏组件及制作方法
CN210073886U (zh) 使用条纹型背板材料的双面叠瓦太阳能组件
CN204834650U (zh) 一种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