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1030A - 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 Google Patents
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1030A CN102141030A CN2010103010149A CN201010301014A CN102141030A CN 102141030 A CN102141030 A CN 102141030A CN 2010103010149 A CN2010103010149 A CN 2010103010149A CN 201010301014 A CN201010301014 A CN 201010301014A CN 102141030 A CN102141030 A CN 10214103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ressor
- storage tank
- liquid storage
- liquid
- refriger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183 run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储液罐的壳体外部表面设置多个导水槽。壳体外壁上的冷凝水沿导水槽向下流动到底盘中,消除了附着在储液罐表面的冷凝水层,使储液罐和机箱内的空气及时有效地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制冷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储液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壳体外部的表面上设置导水槽,从而将汇聚的冷凝水及时排除,增加换热强度提高空调器制冷效率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室内气温调节装置,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件和蒸发器在内的制冷循环系统以及包括吹风机、风道和进出风口的空气循环系统。空调器通过吸取室内空气由热交换装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改变其温度后再排回室内来实现制冷或制热以及祛湿等功能,以便为人们提供清新而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
一般来说,空调器大致可分为整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
整体式空调器将所有的部件都装在一个箱体内,安装在室内与室外的交接处。如窗式空调器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整体式空调器,安装在房间窗户上,从室内侧的进风口吸进室内空气,由热交换器降温(或升温)之后再从室内侧的出风口排回室内,以实现调节室内温度的作用。
分体式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中分别设置起蒸发器或冷凝器作用的热交换器。制冷剂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连接的导管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流通并进行热交换循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状态运行或制热状态运行。
图1是现有技术的窗式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
如图1所示,现有的窗式空调器由形成外表的机箱2;安装机件的底盘3;设置于底盘室内侧的室内面板4;室内面板4下侧形成有将空气吸入到空调器内部空间的进气口4a;其上侧形成将空调器内部调节后的空气排放到室内的排气口4b;室内面板4的内侧依次设置蒸发器6;室内风扇7及空气引导装置8(8a、8b、8c);空气引导装置8包括安装室内风扇的空气引导板8a;在空气引导板8a前面安置有挡板8b;挡板8b上有将通过蒸发器6流动的空气引导到室内风扇7的通孔,安装在挡板8b上侧及空气引导板8a上端前方,引导空气流向室内面板上的排气口4b的导风罩8c。空气引导板8a将窗式空调器分为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隔断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之间的流通。空气引导板8a后面的室外部分设置有风扇电机14;引导架10;室外风扇11、冷凝器12、压缩机16及具有进、排风口的室外面板(未图示);底盘3上设计有聚集、排出蒸发器流下来的冷凝水的接水盘电机14的旋转轴向相反方向伸出机壳外并延伸一定距离,分别连接室内风扇7及室外风扇11。当接入电源时压缩机16和电机14运转,冷媒经压缩机16压缩后通过冷凝器12、膨胀阀(未图示)、蒸发器6后回到压缩机从而完成循环,随着风扇电机14的运转,室内风扇7和室外风扇11开始转动,室内空气通过室内面板4的进气口4a进入空调机,与蒸发器6进行热交换,变为冷气后,由室内面板4的排气口4b排回室内;室外空气由室外面板的进气格栅进入空调器的室外部分,经室外风扇11、冷凝器12进行热交换后变为热空气由室外面板排气口排出到空调器外的室外大气环境中。
图2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
在空调器的室外侧中还设置有储液罐结构40,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41,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42,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43,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
现有技术中的储液罐结构的作用仅是为了防止压缩机的液击而配置,当空调器在制冷运转时,储液罐的壳体温度大约为12摄氏度,而空调器室外侧吸入的空气温度约为30摄氏度左右,因而由于温度较低,在储液罐的壳体外表面上容易凝结附着冷凝水的水珠,密集分布的水珠将壳体与机箱内的空气隔开,储液罐无法及时与热空气进行换热,使储液罐中流入压缩机的冷媒温度偏低,从而导致压缩机的能效比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壳体外部的表面上设置导水槽,从而将汇聚的冷凝水及时排除,增加换热强度提高空调器制冷效率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储液罐的壳体外部表面设置多个导水槽。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壳体上的导水槽向储液罐下方倾斜排列。
所述的储液罐上导水槽的设置位置与空调器室外侧机箱上的进风格栅相对应。
所述的导水槽与壳体为一体形成。
所述的导水槽在壳体上左右对称排列,靠近对称轴一端的导水槽位置高于远离对称轴一端的导水槽。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中,在壳体的外侧表面上对应于机箱上进风格栅的位置设置导水槽,导水槽向储液罐的下方倾斜排列,当空调器开始制冷工作时,空气中的水附着在温度较低的储液罐上并且在储液罐表面形成小水珠,空气在室外风扇的作用下从位于室外侧部分的机箱上设置的进气格栅处流入到机箱内部,吸入的气流流过储液罐,在气流和导水槽的双重作用下,壳体外壁上的冷凝水进一步汇集,并且沿导水槽向下流动,最终落入到空调器的底盘上。壳体外壁上的冷凝水被不断吹动并流到底盘中,消除了附着在储液罐表面的冷凝水层,使储液罐和机箱内的空气及时有效地进行热量交换,在热空气的作用下,储液罐的冷媒流出管的温度升高,即从储液罐流入到压缩机内的冷媒温度有所升高,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制冷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窗式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空调器中,室内面板设置在空调器朝向室内侧的前端,形成有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部,空调器在运转时从进气口由室内吸入空气,然后由排气口将经过热交换后的空气再次排出到室内从而完成温度调节;机箱形成空调器的外观,并且容纳空调器的各个部件,上述机箱在空调器的室外侧形成容纳冷凝器、室外风扇、风扇电机、压缩机16、底盘等部件的空间,经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流入到冷凝器中,室外风扇转动产生流动的空气流过冷凝器翅片间的空隙,并且与冷凝器中的冷媒进行热交换,使冷凝器中的冷媒温度降低,从而完成空调器在室外侧的热量交换。在机箱内部通过挡板将室内侧部分和室外侧部分分隔开,从而保证空调器室外侧的冷凝器换热和用于室内空气热交换的蒸发器换热完全独立,避免空调器机箱内部的空气流动相互影响。蒸发器与室外侧的冷媒流路相互连通,在蒸发器的冷媒管内液态冷媒蒸发为气态从而吸收大量的热,当室内的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到进气通道时与蒸发器发生热量交换,从而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16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41,构成储液罐的外观,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42,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43,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储液罐的壳体外部表面设置多个导水槽44,导水槽具有一定深度,导水槽的底部可以设计为截面为圆弧状的结构,从而使冷凝水能够顺畅的沿导水槽向储液罐下方流动。
壳体41上的导水槽44向储液罐40下方倾斜排列,相邻的导水槽之间的距离相同,储液罐上导水槽的设置位置与空调器室外侧机箱上的进风格栅相对应,使吸入的空气可以直接吹至储液罐,储液罐壳体外壁上的冷凝水在气流的吹动下汇聚到导水槽中。
导水槽44与壳体为一体形成,可以在储液罐的加工生产过程中通过壳体的铸造一次完成,以减少生产流程。
导水槽在壳体上左右对称排列,靠近对称轴一端的导水槽位置高于远离对称轴一端的导水槽。在储液罐安装时应尽量使导水槽的对称轴面向机箱上的进气格栅,从而使空气直接吹到储液罐上,对壳体表面附着的冷凝水吹力最大。
空调器运行时,室外机壳中的压缩机开始运转,并且压缩冷媒使其在冷媒管中流动,此高温高压的冷媒流入到室外侧的冷凝器中,并且在冷凝器中循环流动,室外风扇在风扇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在机箱内形成负压,室外的空气由设置在机箱后部及两侧的进风格栅中分别流入,与覆盖在周围的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带走冷媒具有的热量,打水环将底盘中的冷凝水甩至冷凝器上,使冷凝水与冷凝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使冷媒管中的冷媒交换更多热量。冷媒通过膨胀阀进入到位于室内机壳中的蒸发器中时,温度更低的冷媒蒸发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也就是说能够从循环流入室内机壳内部的空气中吸收的热量更多,因此增大了空调器的整体热交换能力。冷媒流过蒸发器、进行过室内侧的热量交换后经储液罐的气液分离,然后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内部,从而开始下一次的冷媒循环。
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中,在壳体的外侧表面上对应于机箱上进风格栅的位置设置导水槽,导水槽向储液罐的下方倾斜排列,当空调器开始制冷工作时,空气中的水附着在温度较低的储液罐上并且在储液罐表面形成小水珠,空气在室外风扇的作用下从位于室外侧部分的机箱上设置的进气格栅处流入到机箱内部,吸入的气流流过储液罐,在气流和导水槽的双重作用下,壳体外壁上的冷凝水进一步汇集,并且沿导水槽向下流动,最终落入到空调器的底盘上。壳体外壁上的冷凝水被不断吹动并流到底盘中,消除了附着在储液罐表面的冷凝水层,使储液罐和机箱内的空气及时有效地进行热量交换,在热空气的作用下,储液罐的冷媒流出管的温度升高,即从储液罐流入到压缩机内的冷媒温度有所升高,从而提高了空调器的整体制冷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储液罐的壳体外部表面设置多个导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的导水槽向储液罐下方倾斜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储液罐上导水槽的设置位置与空调器室外侧机箱上的进风格栅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水槽与壳体为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导水槽在壳体上左右对称排列,靠近对称轴一端的导水槽位置高于远离对称轴一端的导水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3010149A CN102141030A (zh) | 2010-02-01 | 2010-02-01 | 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3010149A CN102141030A (zh) | 2010-02-01 | 2010-02-01 | 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1030A true CN102141030A (zh) | 2011-08-03 |
Family
ID=44408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3010149A Pending CN102141030A (zh) | 2010-02-01 | 2010-02-01 | 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41030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6704A (zh) * | 2018-09-13 | 2018-12-18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
CN110260436A (zh) * | 2019-07-11 | 2019-09-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CN112113371A (zh) * | 2020-08-28 | 2020-1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储液罐防凝露结构、储液罐和压缩机 |
CN113028280A (zh) * | 2021-03-19 | 2021-06-2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仿生表面制备抑霜的空温式气化器及抑霜方法 |
-
2010
- 2010-02-01 CN CN2010103010149A patent/CN102141030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26704A (zh) * | 2018-09-13 | 2018-12-18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
CN109026704B (zh) * | 2018-09-13 | 2023-10-0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
CN110260436A (zh) * | 2019-07-11 | 2019-09-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CN110260436B (zh) * | 2019-07-11 | 2023-09-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
CN112113371A (zh) * | 2020-08-28 | 2020-12-2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储液罐防凝露结构、储液罐和压缩机 |
CN113028280A (zh) * | 2021-03-19 | 2021-06-25 | 西安交通大学 | 一种仿生表面制备抑霜的空温式气化器及抑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03746B (zh) |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 |
CN101957027A (zh) |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 |
CN102022787A (zh) | 一体型空调器 | |
CN102102889A (zh) |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 |
CN103134114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2147132B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957029A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02401432B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2141030A (zh) | 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 |
CN102022814A (zh) | 一体式窗式空调 | |
CN102003747A (zh) | 移动式空调器 | |
CN101995059B (zh) | 一体型空调器 | |
CN102455023A (zh) |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 |
CN101498482B (zh) | 窗式空调器的引导架 | |
CN102401431B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957028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957022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957031A (zh) | 一体式空调 | |
CN102141270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900381B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02022784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1881487A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01900382A (zh) | 一体型窗式空调器 | |
CN102147133A (zh) | 一体型空调器 | |
CN101957023B (zh) | 窗式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