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34833A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Google Patents
改良自行车座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34833A CN101934833A CN2010102438099A CN201010243809A CN101934833A CN 101934833 A CN101934833 A CN 101934833A CN 2010102438099 A CN2010102438099 A CN 2010102438099A CN 201010243809 A CN201010243809 A CN 201010243809A CN 101934833 A CN101934833 A CN 101934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pedestal
- air extractor
- cushion
- extractor 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改良的自行车座垫,具有一鼻状部,一自该鼻状部向后延伸的宽座部。该座垫包含有一基座,以及一盖置于该基座上的垫体。该基座座身设有多数个以列状分布的下通气孔。该垫体设有多数个对应于各该下通气孔的上通气孔。另外,该基座周缘设有一槽口向上向内倾斜的收容槽,该垫体周缘设有一边框用以嵌置于该收容槽内。通过此,该座垫将可在不影响其整体强度的情况下而具有全面的通风散热效果,更且其上的垫体可以简易地被更换。
Description
本发明是:
申请号:200610078101.6
申请日:2006年4月26日
发明名称:改良自行车座垫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自行车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装配于自行车车架上供骑乘者乘坐的座垫。
背景技术
传统自行车座垫通常是由一基座,一弹性垫体以及一外罩所组成。该基座具有适当的硬度并构成座垫的基础形状,该垫体是提供骑乘者弹性支撑,该外罩则提供柔软的表面以及保护该垫体。此等传统座垫的缺失是骑乘一段时间后,骑乘者的臀部(buttocks)以及大腿内侧(inner thighs)会因为连续的重复动作而产生高热。此等高热会令骑乘者流汗并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或在皮肤生出疹子。
美国第6,322,1395专利案揭露了一种可以改善此种缺失的座垫,该座垫是在其座面开设一于底端具有通孔的凹入区,而该座垫的前端则固接一具有进气口的导引板,该导引板与该凹入区结合后会形成一通气道连通该进气口与该通孔。另外该座垫两侧分别设有侧向通气孔与该通气道相通。通过此,骑乘时,周围的空气将自该通孔与侧向通气孔进入该凹入区而产生通风的效果。
该种自行车座垫确实可达到降温的效果,但是仍未尽理想,因为该座垫仅具局部通风功能,换言之,其仅能降低骑乘者大腿内侧的温度,并无法排除骑乘者臀部与座垫间的热量。
另外,我国新型专利公告第553128号亦揭露了一件具通风效果的自行车座垫,该座垫必须在其基座的底面设置多数的凹槽、凸部以及位于二者前端的气流孔,通过此行驶中,气流可由该气流孔进入并被该凹槽及凸部阻挡导引而往上冲,而于该座垫的顶面具有通气散热的效果。该种座垫最大的缺失是其是于基座以及垫体的整个座面布置多数的气流孔,如此将会降低座垫的整体强度,更且其垫体的气流孔并非对应于基座上的气流孔,换言之,二者间的气流孔并无对应关系,因此无法发挥应有的排气散热效果。
又,传统自行车座垫另有一问题是其垫体是以贴附方式固接于基座上,当该垫体失去弹性或破损时,骑乘者并无法自行更换,甚或必须更换一个全新的座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自行车座垫。
本发明与前述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其在基座与垫体上设有多数相对应且排列位置特定的通气孔,更且各通气孔在形状上亦依流体力学的原理而设计,如此本发明将在不影响座垫整体强度的情况下而达到全面的通风散热效果。另外,本发明是在基座的周缘设有收容槽,而在垫体上则设有可被嵌置于该收容槽内的边框,通过此,使该基座与垫体以可拆解的方式固接在一起,换言之,本发明座垫的垫体是可以依使用者的需要而更换,而且在更换上非常简易方便。
更完整的说,本发明为一种改良的自行车座垫,该座垫具有一鼻状部,一自该鼻状部向后延伸的宽座部。另外,该座垫包含有一基座,以及一盖置于该基座上的垫体。该基座座身设有多数个以列状分布的下通气孔。该垫体设有多数个对应于各该下通气孔的上通气孔,通过此,本发明将在不会影响座垫的整体强度下而具有全面的通风散热效果。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使其座垫具有一中心轴,然后将各该上、下通气孔以二列方式分设于该中心轴两侧。再者,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中,是使各该上、下通气孔实质上呈条形,例如椭圆形,而且使各该通气孔的长轴延伸线与该中心轴相交,而相交的内角小于九十度。
本发明的再一较佳实施例是使其具有一基座,以及一覆盖于该基座上表面的垫体。该基座具有一鼻状部以及一自该鼻状部往后延伸的宽座部,该鼻状部具有一中央隆起区,以及二自该隆起区分别往下弯曲的倾斜侧面,各该倾斜侧面上分别设有多数个呈列状分布的第一下通气孔。该垫体同样具有一鼻状部以及一自该鼻状部往后延伸的宽座部,该垫体的鼻状部设有多数个分别对应各该第一下通气孔的上通气孔。
附图说明
以下兹配合图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座的顶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座的底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图2的5-5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该图2的6-6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垫体的底视图;
图8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垫体沿该图8-8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9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垫体沿该图9-9方向上的剖视图;以及
图10为图1所示实施例沿该图10-10方向上的剖视图。
倾斜侧面19
基座20
长轴21 下通气孔22、24
收容槽26 下凹入27
凹进28 插孔座29
垫体30
本体32 外罩34
上通气孔35、36 边框38
上凹入39
支架40
U形封闭端42 开放端44、46
勾扣机构50
扣钉52 扣孔座54
螺接机构60
螺孔62 螺栓64
螺帽66
扣夹7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1中图号10所示,自行车座垫10具有一窄长的鼻状部12以及一自鼻状部往后延伸的宽座部14。座垫10具有一中心轴16,鼻状部12具有一沿中心轴16延伸的中央隆起区18以及位于其两侧的倾斜侧面19。
请参照图2至图6,座垫10具有一基座20,一垫体30以及一支架40。基座20是由质轻、具适当刚性的材质制成,例如由塑料或纤维补强塑料模塑成型。基座20的座面设有沿着中心轴16二侧呈列状分布的第一下通气孔22以及第二下通气孔24。进一步的说,各第一下通气孔22是沿着基座20对应于座垫10鼻状部12两倾斜侧面19的位置布列,而各第二下通气孔24则是布设于基座20对应于宽座部14位于中心轴两侧的位置上。各下通气孔22、24的形状是呈长条形,例如本实施例为椭圆形,前端均靠向中心轴16且使其长轴21延伸线与中心轴16,而相交的内角θ小于90度,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内角θ约为30度。另外,各下通气孔22、24的长轴长度d可使其沿基座前端往后端渐次增大。
又必须一提的是,基座20的周缘是向上、向内弯折而形成一环绕其座面且槽口向上向内倾斜的收容槽26,如图5及图6所示。基座20的尾端设有一矢形下凹入27,底面前端设有一凹进28,尾端二侧各设有一插孔座29。
请配合参阅图7至图9,垫体30是盖置于基座20座面,其具有一本体32以及一贴附于本体32表面的外罩34。本体32可以具弹性的材质,例如塑料发泡物,凝胶或其它适当材料,而外罩34则可以柔软耐磨的材质制成,例如布质材料。垫体30身部具有一预定厚度,对应于座垫10鼻状部以及宽座部的位置上设有多数分别对应于各第一、第二下通气孔22、24的第一、第二上通气孔35、36。各上通气孔35、36的形状同样呈椭圆形,惟其尺寸由上往下渐次减小。另外,垫体30的周缘设有一向下弯折的边框38,上表面末端处设有一对应于下凹入27的上凹入39,当垫体30盖置于基座20上时,边框38是嵌入基座20的收容槽26内,上凹入39是嵌入下凹入27内。
支架40具有一U形封闭端42以及自封闭端往后平行延伸的二开放端44、46,封闭端42是嵌置于基座的凹进28内,各开放端插置于各插孔座29内。
另外,本发明为使垫体可以牢固地盖置于基座上,是于二者之间布设置至少一组勾扣机构50,本实施例为五组,其布设在鼻状部12的最前端,鼻状部12与宽座部14的交接处,宽座部14中央区两侧,以及宽座部14的尾端。勾扣机构50具有一扣钉52以及一扣孔座54,扣钉52是固接基座20上座面对应于前述的位置上,扣孔座54是固接于垫体30底面对应于前述的位置上,当垫体30盖置于基座20上时,扣钉52是扣入扣孔座54的扣孔内。另外,在上、下凹入区39、27则设置有由螺孔62、螺栓64以及螺帽66组成的螺接机构60以及一夹固于该区域的扣夹70。
通过此,当骑乘者乘坐于座垫10上踩踏自行车前进时,周围的气流会侧向地自呈列状分布的各该上通气孔35、36被引入然后经各下通气孔22、24排出,如图10的各箭头方向所示,由于本发明的座垫10具有一中央隆起区18以及位于其二侧的倾斜面19,各通气孔是布置于该等倾斜面上,再者,各通气孔是呈椭圆形且前端靠向中心轴,如此气流可以最小的障碍全面地于座垫与骑乘者的臀部间流动,如此,现有自行车座垫的缺失即可有效地改善。再者,当使用者欲更换该垫体时,其只须旋开螺接机构60,使垫体的边框38脫离基座的收容槽26,以及将扣钉52剥离扣孔座54,即可取下旧垫体换以新垫体。
Claims (8)
1.一种自行车座垫,该座垫具有一鼻状部,一自该鼻状部往后延伸的宽座部以及一中心轴,该鼻状部具有一沿该中心轴延伸的中央隆起区以及位于该隆起区两侧的倾斜侧面;其特征在于,该座垫并包含有:
一基座,其座面设有沿着该中心轴二侧呈列状分布的第一下通气孔以及第二下通气孔,其中各该第一下通气孔是沿着该基座对应于该鼻状部两倾斜侧面的位置布列,各该第二下通气孔是沿着该基座对应于该宽座部位于该中心轴两侧的位置布列;
一垫体,是盖置于该基座上座面,该垫体身部设有多数分别对应于各第一、第二下通气孔的第一、第二上通气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通气孔是为一条形孔,且使其长轴的延伸线与该中心轴相交,而相交的内角是小于九十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通气孔是呈椭圆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左右相邻通气孔的长轴的延伸线是以相等的内角与该座垫中心轴相交。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该通气孔的长轴方向长度是自该鼻状部的前端往该宽座部的后端渐次增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周缘设有一槽口向上向内倾斜的收容槽,该垫体周缘设有一边框用以嵌置于该收容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更包含有至少一布设于该基座与垫体之间的勾扣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行车座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勾扣机构具有一固置于该基座上座面的扣钉,一固置于该垫体底面的扣孔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38099A CN101934833A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438099A CN101934833A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0781016A Division CN101062695B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34833A true CN101934833A (zh) | 2011-01-05 |
Family
ID=4338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438099A Pending CN101934833A (zh) | 2006-04-26 | 2006-04-26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3483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4860A (zh) * | 2014-10-20 | 2017-04-26 |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 用于人体的模块化支撑元件 |
CN106741354A (zh) * | 2017-02-15 | 2017-05-31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座垫锁总成 |
-
2006
- 2006-04-26 CN CN2010102438099A patent/CN10193483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04860A (zh) * | 2014-10-20 | 2017-04-26 |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 用于人体的模块化支撑元件 |
CN106604860B (zh) * | 2014-10-20 | 2020-08-07 | 塞莱皇家股份公司 | 用于人体的模块化支撑元件 |
CN106741354A (zh) * | 2017-02-15 | 2017-05-31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摩托车座垫锁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307382B1 (en) |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vehicle seat | |
US7699392B2 (en) | Bicycle saddle | |
US7735916B2 (en) | Detachable saddle and pad-replaceable saddle set | |
US7628451B2 (en) | Bicycle saddle | |
US7547064B2 (en) | Ventilated saddle for sporting equipment | |
US10836448B2 (en) | Bicycle seat with vents | |
EP3878723B1 (en) | Bicycle saddle with multi-density zones | |
US5619756A (en) | Cyclist helmet with multiple apertures rim | |
US20070246978A1 (en) | Ventilative cycle saddle | |
EP1521702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bicycle saddle | |
US20030025363A1 (en) | Ventilated bicycle saddle | |
CN101062695B (zh)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
EP1394025B1 (en) | Saddle for vehicles, in particular for racing bikes, mountain bikes, city bikes and the like | |
CN101934833A (zh) | 改良自行车座垫 | |
EP2052956A2 (en) | Saddle | |
USD498077S1 (en) | Row seating | |
CN201971084U (zh) | 自行车坐垫的构造 | |
EP1860024A2 (en) | Ventilated saddle for sporting equipment | |
EP1531118A3 (en) | Bicycle saddle | |
CN2512687Y (zh) | 自行车坐垫的通风装置 | |
CN202115626U (zh) | 透气车座 | |
CN2194320Y (zh) | 自行车坐垫 | |
CN215592607U (zh) | 一种轻型马鞍 | |
GB2324989A (en) | Cycle saddle | |
CN213247181U (zh) | 头盔内衬和具有其的头盔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