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659238A -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59238A
CN101659238A CN200810173956A CN200810173956A CN101659238A CN 101659238 A CN101659238 A CN 101659238A CN 200810173956 A CN200810173956 A CN 200810173956A CN 200810173956 A CN200810173956 A CN 200810173956A CN 101659238 A CN101659238 A CN 101659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
involved
par
miscellaneous part
structur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3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59238B (zh
Inventor
中川浩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sai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sai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sai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sai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59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59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592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将其他部件简单且便宜地安装到在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整体或一部分中采用的轻量型装饰的背面上的安装构造及安装方法。门装饰(20)的门装饰上部-前部(层叠构造体)(30)由轻量而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31)与一体化在其背面上的赋予刚性的树脂肋(32)的层叠体构成,作为将腰装饰品(其他部件)(50)安装在背面侧的构造,通过一体化在树脂肋(32)上的熔接用凸起(34)将腰装饰品的一部分熔接一体化,并且将腰装饰品的对应于门装饰上部-前部的端缘部的部位利用借助发泡树脂基材周缘的卷入材料(35)的已有的卷绕处理,通过由卷入材料卷入保持腰装饰品的上侧末端(50a),使腰装饰品的保形形态简单化。

Description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装饰、后置物板、地板装饰、后货箱装饰、行李箱装饰、棚顶装饰、后侧装饰等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能够将装饰品、托架、衬垫等其他部件简单且便宜、并且外观良好地安装在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侧的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例示门装饰,基于图21、图22说明汽车用内饰部件的结构。门装饰1具备保形性及向门面板的安装刚性,在遍布制品面的大致整面的树脂芯材2的表面上层叠表面外观良好的表皮3并一体化而构成。作为上述树脂芯材2,将混入有滑石粉的聚丙烯类树脂作为坯材,此外,表皮3其自身不具备保形性,使用在氯乙烯片等合成树脂片的单一片材料、或合成树脂片的背面层叠聚乙烯泡沫等缓冲材料的层叠片材料,最近,考虑到环境方面及再循环方面,有较多地采用热塑性聚烯烃(TPO)片等弹性体片的倾向。
接着,基于图23对上述门装饰1的成形方法的以往例进行说明。首先,成形门装饰1的成形金属模4大体由能够以规定行程上下运动的成形上模5、与成形上模5成对的固定侧的成形下模6、和与成形下模6连接的注射机7构成。并且,在将成形上下模5、6合模时,为了形成门装饰1的制品形状,在成形上模5上形成腔体部5a,在成形下模6上设置芯部6a。为了使上述成形上模5上下动作规定行程而连结升降缸5b,在成形下模6中设有作为来自注射机7的熔融树脂的通路的集管6b、浇口6c。此外,在上下动作的成形上模5上,为了维持正确姿势而在成形下模6的4角部上设置导引柱6d,对应于该导引柱6d而在成形上模5上设有导引套筒5c。
因而,在成形上下模5、6处于开模状态时,通过将表皮3安置到金属模内,然后在将成形上下模5、6刚要合模之前或合模后的某个时刻从注射机7通过集管6b、浇口6c将熔融树脂M注射填充到两金属模间的制品腔体内,将树脂芯材2成形为需要的曲面形状,并且将表皮3一体成形在树脂芯材2的表面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图23中,为了便于说明,对芯部6a的模面在打开的状态下供给熔融树脂M,但也可以将熔融树脂M在成形上下模5、6的合模后注射填充到腔体内。
并且,最近如图24、图25所示,提出了能够轻量而廉价地制作的轻量型的门装饰10。该轻量型的门装饰10形成有将发泡树脂片压力成形为需要的形状而成的轻量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11,在该发泡树脂基材11的周缘部分及需要加强的部分上以栅格形状等、挖空状设定树脂肋12而一体化,并且在发泡树脂基材11的表面上一体化用来良好地维持轻量型的门装饰10的表面质地和触感的表皮13。对于这种轻量型的门装饰10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在专利文献2中详细地表示。此外,在这种轻量型的门装饰10中,为了将装饰品、托架、衬垫等其他部件14固定到规定位置上,例如如图26所示,以往以来实施从树脂肋12的背面立设熔接用凸起15、将该熔接用凸起15插通到其他部件14的凸起孔14a内之后、通过超声波加工等将熔接用凸起15的前端敛缝固定、或者如图27所示那样将其他部件14经由热熔类粘接剂层16粘接在发泡树脂基材11的背面上而一体化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1382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28722号公报
这样,将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12一体化在发泡树脂基材11的背面上的轻量型的门装饰10具备轻量且能够低成本制作的特性。但是,为了将装饰品、托架、衬垫等其他部件14安装固定到门装饰10的背面侧,可以考虑例如通过熔接用凸起15的熔接固定构造、或通过热熔类粘接剂层16的粘接固定构造,但在使用熔接用凸起15的方法中,由于在向成形金属模的模加工方面,熔接用凸起15的设定部位受到制约,所以其他部件14的设定位置被限制,具有设计自由度被制约的不良状况,并且由于将熔接用凸起15设定在多个部位、将各个熔接用凸起15敛缝加工,所以加工较复杂,花费较多作业时间等,在作业性中存在问题。
此外,在使用图27所示的热熔类粘接剂层16的方法中,同样需要热熔类粘接剂层16的涂敷工序,具有工时数增多而导致成本上升、并且在作业环境上不优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以发泡树脂基材为基底的轻量型的内饰部件中、在将装饰品、托架、衬垫等其他部件安装到基材的背面侧时、能够简单且便宜、并且外观良好地安装、并且其他部件的设置部位不受到制约而能够设定到任意位置等、能够提高造形自由度的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着眼于作为层叠构造体的末端处理构造、在使设在周缘整周或周缘的一部分上的卷入材料(巻込みシロ)加热软化而卷入处理到主体侧背面上时、通过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用该卷入材料包入而固定、能够代替通过熔接用凸起的凸起固定构造而简单且便宜地将其他部件固定的性质,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是在整体或一部分中采用层叠构造体而成的汽车用内饰部件,所述层叠构造体具备成形为需要的形状、轻量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上的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叠构造体的发泡树脂基材在成形上下模之间被压力成形,并且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上的树脂肋是将熔融树脂注射填充到成形下模的槽部内而成形的,进而,在发泡树脂基材、树脂肋的背面侧配置其他部件,该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被层叠构造体的周缘末端的卷入材料卷入支承。
这里,作为汽车用内饰部件的用途,可以用于门装饰、后置物板、地板装饰、后货箱装饰、行李箱装饰、棚顶装饰、后侧装饰等。此外,也可以将有关本发明的层叠构造体应用在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整体构造中,但也可以仅在汽车用内饰部件的一部分、例如上下二分割体的门装饰中的门装饰上部中使用有关本发明的层叠构造体,或者在门装饰上部中也由前部、后部的前后二分割体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在门装饰上部-前部侧使用层叠构造体。
进而,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通过在将发泡树脂片加热软化处理后在成形金属模内成形为希望的曲面形状,具有即使没有肋等加强部件、即使在成形后从模脱模也保持形状的程度的刚性(保形性)。此外,在制品形状包括高展开率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将发泡树脂片加热软化处理后、将真空吸引机构配设在成形金属模中、沿着成形金属模的内面使真空吸引力作用在发泡树脂片上。
作为上述发泡树脂片,使用在热塑性树脂中添加了发泡剂的坯材。另外,热塑性树脂既可以由1种热塑性树脂也可以由两种以上热塑性树脂构成。优选地可以使用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缩醛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离聚物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此外,作为发泡剂,可以使用偶氮化合物、磺酰肼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叠氮化合物等有机发泡剂、或碳酸氢钠等无机发泡剂。在将上述发泡树脂片加热软化处理后、成形为需要的形状而得到的发泡树脂基材在考虑制品的重量和强度的平衡的情况下,优选为2~10倍的发泡倍率。此时的发泡树脂基材的单元直径优选为0.1μm~2.0mm的范围,厚度可以是0.5~30mm、优选为1~10mm的范围。
接着,为了提高层叠构造体的外观创意性,也可以在发泡树脂基材的表面上层叠表皮而一体化。作为该表皮,材料并没有限定,但也可以由提高表面外观的顶层与赋予缓冲性能的缓冲层的层叠片材料构成。作为顶层,可以使用热塑性聚烯烃(TPO)片、热塑性聚氨酯(TPU)片、氯乙烯片等合成树脂片、或者纺织布、无纺布、编织布等布质地片等,作为缓冲层,可以使用聚丙烯泡沫、聚乙烯泡沫、聚氨酯泡沫等。
另一方面,作为树脂肋使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从大范围的热塑性树脂中适当选择。作为通常能够优选地使用的材料,有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缩醛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离聚物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此外,也可以在这些热塑性树脂中混入各种填充剂。作为能够使用的填充剂,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滑石粉、粘土、硅石、碳酸钙等无机粒子等。此外,也可以配合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阻燃剂、低收缩剂等各种添加剂。进而,上述树脂肋沿着规定的图案形状配置在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上。作为配置部位,部分地配置在容易发生翘曲变形、波纹变形等的周缘部及容易施加负载的腰部及扶手部等负载集中的部位。
进而,作为安装在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侧的其他部件,有装饰品、托架、衬垫等,以往,一般是通过凸起的熔接固定、通过热熔类粘接剂的熔接固定,但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一部分中采用凸起熔接固定,而在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上,通过由沿着发泡树脂基材的周缘末端的卷入材料卷入处理,同时实施层叠构造体的末端处理和其他部件的末端处理。
并且,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由于在其一部分中采用轻量而能够低成本地制作的层叠构造体,所以能够实现制品的轻量化,并且能够降低制品成本,此外,对于配设在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侧的其他部件的安装构造,由于采用了在沿着层叠构造体的周缘末端设定的卷入材料的末端处理工序时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以包持状卷入固接的结构,所以能够减少熔接用凸起的设定部位,能够降低在金属模加工等中花费的费用,并且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的切断木口被卷入材料包覆,外观美观性提高,并且也能够提高造形自由度。
接着,在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更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叠构造体的卷入材料除了卷入支承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以外,还一体地熔接固定在插通在其他部件的凸起孔中的熔接用凸起的前端面和其他部件的侧面上。
并且,根据该实施方式,由于是沿着层叠构造体中的发泡树脂基材的制品末端设置的卷入材料被弯折操作大致90°、熔接在其他部件的侧面上、同时插通在其他部件的凸起孔中的熔接用凸起的前端面也与其他部件的粘贴面一体地与卷入材料熔接的结构,所以通过设定凸起,具有安装其他部件的位置精度提高、并且能够实现其他部件的更可靠的固定的效果。
接着,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在整体或一部分中采用层叠构造体而成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构造体具备成形为需要的形状、轻量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上的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其特征在于,附加有以下的工序:上述层叠构造体在将作为发泡树脂基材的坯材的发泡树脂片加热软化处理后,投入到成形金属模内,通过成形金属模的合模,将发泡树脂基材压力成形为需要的形状,并且在上述成形金属模的合模后,将熔融树脂注射填充到成形下模的槽部内,在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侧一体化而成形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然后,将层叠构造体从成形金属模脱模后,将其他部件配置在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侧,将在树脂肋上一体化的熔接用凸起插入到其他部件的凸起孔中之后,通过将熔接用凸起敛缝加工,将其他部件一体化在发泡树脂基材及树脂肋的背面侧规定位置上,接着,将设定在层叠构造体的周缘末端部的卷入材料的背面侧通过末端处理装置的加热夹具加热软化处理后,通过末端处理装置的卷入机构部的进退操作将卷入材料弯折操作以便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包入,从而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末端处理。
并且,本发明方法作为构成汽车用内饰部件的一部分或整体的层叠构造体的制造方法,由层叠构造体的成形工序、和在从成形金属模将层叠构造体脱模后、在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上安装其他部件的其他部件的安装工序的两个工序构成,特别是,其他部件的安装工序由凸起的熔接固定工序、和卷入材料的卷入处理工序构成。
这里,在层叠构造体的成形方法中使用的成形金属模例如在将开模方向设定为上下方向的规格的成形金属模中,由能够上下运动的成形上模、位于成形上模的下方侧的作为固定侧的成形下模、和连结在成形下模上的注射机构成,被从注射机供给的熔融树脂经由设在成形下模上的集管、浇口等树脂通路被供给到穿设加工在成形下模的模面上的规定图案形状的槽部内。此外,如果希望,也可以在成形上模上附设真空吸引机构,在发泡树脂基材的拉深成形时,通过从成形上模使真空吸引力作用,提高制品形状的赋形性,并且对于拉深花纹等的转印是有利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成形下模上附设空气喷吹机构,空气喷吹机构通过在发泡树脂基材的成形时喷吹冷却用气体能够缩短冷却周期。
因而,在将作为发泡树脂基材的坯材的发泡树脂片通过加热器等进行加热软化处理后,将发泡树脂片投入到成形金属模内,然后通过将成形上下模合模,将发泡树脂基材压力成形为需要的形状,并且在与发泡树脂基材的成形同时、或者设定一些时间差后,对于发泡树脂基材背面从注射机将熔融树脂经由集管、浇口等树脂通路供给到成形下模的槽部内,能够将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一体化在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上。此外,如果希望,则也可以通过预先在发泡树脂片上粘贴表皮、或者在成形时将表皮一体化,在发泡树脂基材的表面上层叠表皮。
接着,作为在将其他部件安装到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上的安装构造中使用的设备,有在熔接用凸起的敛缝加工中使用的敛缝装置、通过卷入材料卷入处理以便包持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的末端处理装置。作为敛缝装置,使用安置作为加工对象的层叠构造体的熔接用夹具、和将对应于与树脂肋一体设置的熔接用突起而实施超声波加工用的超声波喇叭连结在压力机上而成的结构。此外,末端处理装置由安置成形后的层叠构造体的承接夹具、将对应于层叠构造体的端缘部的卷入材料加热软化处理的加热夹具、和将卷入材料向发泡树脂基材主体的背面侧折回处理的卷入机构部构成。上述承接夹具由用来安置层叠构造体的安置台、用来将安置在安置台上的层叠构造体固定的衬垫、以及承接夹具推压部构成。此外,作为加热夹具,也可以采用具备盒状的加热器的加热器支承体能够沿横向滑动、并且相对于上下方向也能够升降的结构。进而,作为卷入机构部,通过进退用缸将长方体形状的卷入板牙沿着水平方向进退驱动,并且通过工作台驱动用缸沿着上下方向驱动支承进退用缸的工作台。
因而,如果层叠构造体的成形结束,则在将成形金属模开模而将层叠构造体取出后,将层叠构造体安置在敛缝装置的熔接用夹具上,将其他部件载置在其上。此时,使立设在树脂肋上的熔接用凸起插通到其他部件的凸起孔中,使连结在压力机上的超声波喇叭下降而对熔接用凸起的前端进行熔接加工,经由设在层叠构造体的树脂肋上的熔接用凸起将其他部件部分地熔接固定。
然后,将一体化了其他部件的层叠构造体安置在末端处理装置的安置用夹具上,通过加热夹具使对应于层叠构造体的发泡树脂基材的周缘末端的卷入材料背面加热软化,然后,通过缸驱动卷入板牙将卷入材料卷入操作,进行卷入处理,以通过该卷入材料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包入。
这样,根据本发明方法,层叠构造体的制造方法附加了对成形为需要形状的层叠构造体安装其他部件的其他部件的安装工序,该其他部件的安装工序由熔接用凸起的熔接敛缝工序、和通过发泡树脂基材的卷入材料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卷入的末端处理工序构成,与以往的突起熔接固定方法相比,缓和了凸起设定部位的制约,并且也能够降低凸起的个数,能够使熔接加工作业简单化,并且由于通过发泡树脂基材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卷入,所以外观美观性也提高,特别是由于利用发泡树脂基材的一般的卷入材料的末端处理工序,所以能够抑制工时数增加。
进而,在本发明方法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设定在层叠构造体的周缘末端的卷入材料的末端处理工序中,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从层叠构造体的背面向垂直方向配置,将卷入材料弯折操作大致90°,从而熔接固定在其他部件上,并且将熔接用凸起的前端面与其他部件的侧面两者与卷入材料一体地熔接。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被树脂肋和发泡树脂基材的卷入材料夹持、并且从树脂肋立设的熔接用凸起的前端面部与卷入材料熔接一体化,能够由树脂肋和卷入材料可靠地保持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此外,具有能够通过设定凸起来提高安装其他部件的位置精度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由于构成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整体或一部分的层叠构造体由轻量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和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的背面的需要刚性的部位上的树脂肋构成,所以从能够配置以往的重量很高的树脂芯材的角度出发,能够轻量且低成本地提供汽车用内饰部件,并且对于安装在层叠构造体的背面上的装饰品、托架、衬垫等其他部件,由于在设定在层叠构造体的周缘末端部上的卷入材料的末端处理时一体地卷入处理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所以与以往的凸起熔接方法及热熔粘接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工时数,由于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在短时间内被发泡树脂基材的卷入材料包覆,所以具有能够以便宜的方法提高末端部分的美观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构造的汽车用门装饰的正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汽车用门装饰的门装饰上部的正视图。
图3是图2中III-III线剖视图。
图4是图2中IV-IV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为了将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成形而使用的成形金属模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成形方法的坯材的安置工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成形方法的发泡树脂基材的成形工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成形方法的树脂肋的成形工序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将腰装饰品(ウエストガ一ニツシユ)安置到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将腰装饰品凸起焊接固定到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进行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末端处理的末端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末端处理装置使门装饰上部-前部的卷入材料加热软化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末端处理装置将门装饰上部-前部的卷入材料卷入处理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使用图11所示的末端处理装置将门装饰上部-前部的卷入材料卷入处理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上安装有变更了形状的腰装饰品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将图15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和腰装饰品安置到熔接用夹具上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图15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和腰装饰品的熔接固定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进行图15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末端处理的末端处理装置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图15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卷入材料的加热软化状态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图15所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卷入材料的卷入处理工序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以往的汽车用门装饰的正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XXII-XXII线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将以往的门装饰成形的成形金属模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图24是表示以往的轻量型的汽车用门装饰的正视图。
图25是图24中XXV-XXV线剖视图。
图26是表示在以往的轻量型的汽车用门装饰上凸起焊接固定其他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表示在以往的轻量型的汽车用门装饰上通过热熔类粘接剂粘接固定其他部件的状态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20汽车用门装饰
20A门装饰上部
20B门装饰下部
30门装饰上部-前部
31发泡树脂基材
32树脂肋
33表皮
34熔接用凸起
35卷入材料
40门装饰上部-后部
50腰装饰品
50a上侧末端
51、51a、51b凸起孔
60成形金属模
61成形上模
612升降缸
62成形下模
622集管
623浇口
624槽部
63注射机
70敛缝装置
71熔接用夹具
72超声波喇叭
80末端处理装置
81安置用夹具
81a安置台
81b间隔件
81c承接夹具推压部
82加热夹具
82a加热器
82b加热器支承体
82c驱动用缸
83卷入机构部
83a卷入板牙
83b进退用缸
83c工作台
83d上下动作用缸
M熔融树脂
S发泡树脂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主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以下说明的实施例的内容只不过是单纯地表示本发明的一例。
【实施例】
图1至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图。图1是表示汽车用门装饰的正视图,图2是表示该门装饰的门装饰上部的正视图,图3是表示该门装饰上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该门装饰上部的门装饰上部-前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在该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成形中使用的成形金属模的结构的整体图,图6至图8是表示该门装饰上部-前部的成形工序的各说明图,图9至图14是表示将其他部件安装在该门装饰上部-前部上的各工序的图,图9、图10是表示熔接用凸起的敛缝加工工序的各说明图,图11至图14是分别表示支承其他部件的末端部分的卷入材料的加热软化处理、卷入处理的各说明图,图15至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图,图15是变更了其他部件的形状的剖视图,图16至图20是表示将图15所示的其他部件安装在门装饰上部-前部上的各工序的说明图。
基于图1至图4,对应用了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汽车用门装饰20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汽车用门装饰20由门装饰上部20A、和门装饰下部20B的上下二分割体构成,在门装饰上部20A上,在其中间连接部的前侧安装有内侧手柄单元21。另一方面,在门装饰下部20B上,形成有向室内侧隆起的扶手22,在扶手22的上表面上,设有电动车窗开关等的开关面板23、牵拉手柄单元24。进而,在扶手22的下方,设有能够收容备品的门袋25,在该门袋25的前侧,与门装饰下部20B一体或分体地设有扬声器格栅26。
这样,应用了本发明的汽车用门装饰20由门装饰上部20A和门装饰下部20B的上下二分割体构成,通过外观上的对比效果而提高了创意性,并且能够实现成形金属模的紧凑化。进而,在本发明中,对于门装饰上部20A也在前后方向上采用二分割结构。即,如图2至图4所示,对于门装饰上部20A,由门装饰上部-前部30和门装饰上部-后部40的前后二分割体构成。另外,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及门装饰上部-后部40两者的下缘上,设定有用来与门装饰下部20B接合的接合用凸缘27。并且,作为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结构,采用轻量而能够低成本地制作的层叠构造体的结构,并且在其背面侧配置例如装饰品、托架、衬垫等其他部件的情况下,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腰装饰品50,特征是能够简单且便宜、并且外观也良好地进行腰装饰品50的安装。
接着,对门装饰上部-前部30及门装饰上部-后部40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首先,由层叠构造体构成的门装饰上部-前部30大体由成形为希望的曲面形状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31、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31的背面侧、赋予刚性的树脂肋32、和一体化在发泡树脂基材31的表面侧而具有装饰功能的表皮33构成。
上述发泡树脂基材31将发泡树脂片加热软化处理后热成形为需要的形状,例如通过具有希望的模面的成形金属模冷压力成形而赋予形状,以使其具备保形性。上述发泡树脂片是在通用的热塑性树脂中添加了发泡剂的结构,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使用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缩醛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离聚物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作为发泡剂,可以使用偶氮甲酰胺等有机发泡剂及碳酸氢钠等无机发泡剂。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在聚丙烯类树脂中作为发泡剂而适当添加了碳酸氢钠的发泡树脂片。此外,该发泡树脂基材31的发泡倍率设定为2~10倍,厚度设定为0.5~30mm、特别优选设定为1~10mm的范围内。
接着,树脂肋32设定为在纵横方向或倾斜方向等延伸的栅格状图案。并且,该树脂肋32由添加了玻璃纤维、天然纤维等强化纤维的通用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构成,通常能够优选地使用的合成树脂可以从聚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缩醛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离聚物类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等中适当选择,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环境方面、再循环方面而使用聚丙烯类树脂。
这样,构成了作为层叠构造体的门装饰上部-前部30,而与该门装饰上部-前部30连接的门装饰上部-后部40由合成树脂的注射成形体构成,作为使用的坯材,可以使用与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树脂肋32相同的坯材,通过门装饰上部-前部30与门装饰上部-后部40的外观上的强调效果保证良好的外观创意性这一点和门装饰上部20A与门装饰下部20B的关系相同。
进而,在有关本发明的汽车用门装饰20中,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背面侧安装腰装饰品50,但使该腰装饰品50的安装构造简单化。即,如图4所示,将腰装饰品50重叠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背面侧,将从树脂肋32向背面侧立设的熔接用凸起34插入到腰装饰品50的凸起孔51内,通过将熔接用凸起34的前端部分敛缝加工,将腰装饰品50的下半部分固定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背面上,并且对于腰装饰品50的上半部分,通过设在发泡树脂基材31的末端部的卷入材料35将腰装饰品50的上侧末端50a卷入固接。
因而,不需要在上侧部分设定凸起熔接部位,所以能够减少用来安装腰装饰品50的熔接用凸起34的个数,能够削减金属模加工工时数,由于发泡树脂基材31的卷入材料的卷入操作可以与通常的周缘部分的末端处理工序同时采用,所以也不会带来工时数增加,由于通过卷入材料35将腰装饰品50的上侧末端50a包覆,所以在外观美观上也是优选的。
接着,基于图5说明在成形门装饰上部-前部30时使用的成形金属模60的结构。成形金属模60大体由能够以规定行程上下运动的成形上模61、与成形上模61成对的固定侧的成形下模62、和连接在成形下模62上的注射机63构成。更详细地讲,成形上模61形成有与制品形状一致的腔体部611,受连结在成形上模61的上表面上的升降缸612以规定行程上下驱动。此外,在成形上模61的4角部设有导引套筒613。
另一方面,在成形下模62上,设有对应于成形上模61的腔体部611的芯部621。此外,为了将熔融树脂供给到该芯部621的模面上,在成形下模62上设有集管622、浇口623,经由该集管622、浇口623的树脂通路,将从注射机63供给的熔融树脂M供给到芯部621的上表面上。另外,为了形成树脂肋32,在芯部621上表面上穿设有供给熔融树脂M的槽部624。此外,在成形下模62的4角部上,穿设有作为导引机构的导引柱625,该导引柱625在将成形上下模61、62合模时,通过将导引柱625导引到成形上模61的导引套筒613内,能够适当地维持成形上模61的压力性。
接着,对上述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成形方法的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通过未图示的加热装置将在发泡树脂片S的一个面上层叠了表皮33的坯材进行加热软化处理,在成形上下模61、62处于开模状态时投入到模内。在该实施例中,作为发泡树脂片S,使用聚丙烯制发泡片(住化プラステツク制,商品名:スミセラ一发泡PP片,发泡倍率=3倍,厚度3mm)。另外,根据希望,也可以安置为,使发泡树脂片S和表皮33分别重叠到成形金属模60内。并且,在安置发泡树脂片S后,通过升降缸612的驱动使成形上模61下降规定行程,将成形上下模61、62合模,将发泡树脂片S沿着希望的模面形状赋形(参照图7)。
进而,与发泡树脂基材31的成形同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树脂肋32的注射成形。即,在成形上下模61、62处于合模状态时,从注射机63经由集管622、浇口623将熔融树脂M注射填充到槽部624内,将树脂肋32成形为规定图案形状。另外,作为该熔融树脂M,使用住友ノ一ブレンBUE81E6(住友化学工业制聚丙烯,熔融指数=80g/10分钟)。此外,在熔融树脂M中,也可以以适当比例混入滑石粉等填料。
如以上说明,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成形为需要的形状,如果成形结束,则将成形上下模61、62开模,从成形金属模60取出门装饰上部-前部30,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安置在图9所示的敛缝装置70的熔接用夹具71上。接着,将腰装饰品50定位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背面侧,此时,通过将一体化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树脂肋32上的熔接用凸起34插入到腰装饰品50的凸起孔51内、将熔接用凸起34的前端部分用超声波喇叭72敛缝加工,如图10所示,腰装饰品50的下半部分通过熔接用凸起34的敛缝接合而被固定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背面侧规定位置上。此时,发泡树脂基材31的末端部分延伸到比腰装饰品50的上侧末端50a靠上方。并且,该部分相当于卷入材料35。
接着,为了对门装饰上部-前部30结束腰装饰品50的安装,使用图11所示的末端处理装置80。该末端处理装置80大体由安置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安置用夹具81、使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卷入材料35加热软化的加热夹具82、和将卷入材料35向主体的背面侧卷入处理的卷入机构部83构成。
更详细地讲,安置用夹具81由用来安置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安置台81a、用来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定位固定到规定位置的间隔件81b、和承接夹具推压部81c构成。接着,作为加热夹具82,将支承加热器82a的加热器支承体82b连结在驱动用缸82c上,通过该加热夹具82的加热器82a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卷入材料35的背面加热软化。进而,对于卷入机构部83的动作,通过进退用缸83b将卷入处理卷入材料35的卷入板牙83a沿着水平方向进退驱动,并且通过上下动作用缸83d将安装进退用缸83b的工作台83c沿着上下方向驱动规定行程。
因而,为了进行图10所示的半成品的末端处理,如图11所示,在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与腰装饰品50的下半部分一体化的状态下安置到末端处理装置80的安置用夹具81的安置台81a上。接着,通过间隔件81b、承接夹具推压部81c在规定位置固定后,如图12所示,将加热夹具82驱动到规定位置,通过加热器82a将沿着发泡树脂基材31的周缘部分设定的卷入材料35的背面侧加热软化。
然后,如图13所示,支承加热器82a的加热器支承体82b通过驱动用缸82c的驱动而后退,代替它而卷入机构部83的卷入板牙83a通过进退用缸83b的动作而滑动动作,将卷入材料35大致90°弯折操作,以腰装饰品50的上侧末端50a为基点进行卷入处理。此时,如图14所示,通过进退用缸83b及上下动作用缸83d两者的动作,卷入材料35能够以大致180°的弯折角度进行卷入处理。并且,由于卷入材料35的末端处理动作通常沿着门装饰上部-前部30的周缘进行,所以也可以在与通常的末端处理同时进行腰装饰品50的卷入处理动作,所以不会新附加工时数,此外,能够降低凸起的个数,并且也能够提高外观美观性等,可以期待较大的作用效果。
接着,图15至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图,如图15所示,在该变形例中也对在门装饰20的门装饰上部-前部30上安装腰装饰品50的形态进行应用。并且,由附图可知,腰装饰品50设定为弯曲形状,在上部和下部的各自的多个部位上形成有凸起孔51a、51b(设上侧凸起孔为51a,设下侧凸起孔为51b),对应于此,对于树脂肋12也设定对应的熔接用凸起34a、34b。并且,对于腰装饰品50的下侧,将熔接用凸起34插入到腰装饰品50的凸起孔51b中,通过将前端敛缝加工而将腰装饰品50的下半部分凸起固定,并且腰装饰品50的包括上侧末端50a的上端侧被夹持固定在树脂肋32与卷入材料35之间,进而,卷入材料35与熔接用凸起34a的前端面熔接固定。
因而,通过设定熔接用凸起34a,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腰装饰品50的位置精度,能够将末端部分可靠且牢固地固定。对于该情况,也如图16所示,在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安置在熔接用夹具71上之后,对各凸起34a、34b分别插通腰装饰品50的凸起孔51a、51b而安置,由于在腰装饰品50的上下侧分别设定具有定位功能的凸起孔51a、51b,所以能够精密地控制定位精度。并且,如图17所示,通过将下侧的熔接用凸起34b的前端通过超声波喇叭72熔接加工,能够将腰装饰品50的下半部分固定在门装饰上部-前部30上。
接着,如图18所示,在将门装饰上部-前部30安置在末端处理装置80的安置用夹具81上后,如图19所示,通过加热夹具82使发泡树脂基材31的前端的卷入材料35的背面加热熔融后,如图20所示,如果通过进退用缸83b的驱动使卷入机构部83的卷入板牙83a进退动作,将卷入材料35沿着腰装饰品50的熔接面弯折操作,则能够通过卷入材料35与树脂肋32之间夹持腰装饰品50的上侧末端50a,进而,由于熔接用凸起34a的前端面与卷入材料35熔接一体化,所以通过锚结合能够实现更牢固的保持。
因而,在该变形例中,也利用发泡树脂基材31的末端处理方法,通过用树脂肋32和卷入材料35夹持固定腰装饰品50的上侧末端50a、并且将熔接用凸起34a与卷入材料35一体化,成为锚构造,能够实现更牢固的保持等,使构造简单化,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可靠的安装强度,并且卷入材料35可以进行大致90°的弯折操作,卷入机构部83的动作只通过进退用缸83b就足够,所以能够使卷入材料35的卷入作业简单化。
工业实用性
以上说明的实施例是将门装饰上部20A与门装饰下部20B接合的类型,并且在门装饰上部20A被前后二分割出的门装饰上部-前部30中采用有关本发明的层叠构造体的结构,并且应用到简单且便宜地安装腰装饰品50等其他部件的构造中,但可以将层叠构造体应用到整个门装饰上部20A中,或者在一体型的门装饰、或门装饰以外的内饰部件、例如后置物板、地板装饰、后货箱装饰、行李箱装饰、棚顶装饰、后侧装饰等、所有的内饰装饰中采用本发明的构造及本发明的方法。

Claims (4)

1、一种汽车用内饰部件,是在整体或一部分中采用层叠构造体(30)而成的汽车用内饰部件(20),所述层叠构造体(30)具备成形为需要的形状、轻量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31)、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31)的背面上的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32),其特征在于,
上述层叠构造体(30)的发泡树脂基材(31)在成形上下模(61、62)之间被压力成形,并且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31)的背面上的树脂肋(32)是将熔融树脂(M)注射填充到成形下模(62)的槽部(624)内而成形的,进而,在发泡树脂基材(31)、树脂肋(32)的背面侧配置其他部件(50),该其他部件(50)的末端部分(50a)被层叠构造体(30)的周缘末端的卷入材料(35)卷入支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内饰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叠构造体(30)的卷入材料(35)除了卷入支承其他部件(50)的末端部分(50a)以外,还一体地熔接固定在插通在其他部件(50)的凸起孔(51)中的熔接用凸起(34a)的前端面和其他部件(50)的侧面上。
3、一种汽车用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是在整体或一部分中采用层叠构造体(30)而成的汽车用内饰部件(20)的制造方法,所述层叠构造体(30)具备成形为需要的形状、轻量且具有保形性的发泡树脂基材(31)、一体化在该发泡树脂基材(31)的背面上的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32),其特征在于,
附加有以下的工序:上述层叠构造体(30)在将作为发泡树脂基材(31)的坯材的发泡树脂片(S)加热软化处理后,投入到成形金属模(61、62)内,通过成形金属模(61、62)的合模,将发泡树脂基材(31)压力成形为需要的形状,并且在上述成形金属模(61、62)的合模后,将熔融树脂(M)注射填充到成形下模(62)的槽部(624)内,在发泡树脂基材(31)的背面侧一体化而成形规定图案形状的树脂肋(32),然后,将层叠构造体(30)从成形金属模(61、62)脱模后,将其他部件(50)配置在层叠构造体(30)的背面侧,将在树脂肋(32)上一体化的熔接用凸起(34)插入到其他部件(50)的凸起孔(51)中之后,通过将熔接用凸起(34)敛缝加工,将其他部件(50)一体化在发泡树脂基材(31)及树脂肋(32)的背面侧规定位置上,接着,将设定在层叠构造体(30)的周缘末端部的卷入材料(35)的背面侧通过末端处理装置(80)的加热夹具(82)加热软化处理后,通过末端处理装置(80)的卷入机构部(83)的进退操作将卷入材料(35)弯折操作以便将其他部件(50)的末端部分(50a)包入,从而将其他部件(50)的末端部分(50a)末端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用内饰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设定在层叠构造体(30)的周缘末端的卷入材料(35)的末端处理工序中,其他部件(50)的末端部分(50a)从层叠构造体(30)的背面向垂直方向配置,将卷入材料(35)弯折操作大致90°,从而熔接固定在其他部件(50)上,并且将熔接用凸起(34a)的前端面与其他部件(50)的侧面两者与卷入材料(35)一体地熔接。
CN2008101739566A 2008-08-25 2008-10-31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92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15195 2008-08-25
JP2008-215195 2008-08-25
JP2008215195A JP5354993B2 (ja) 2008-08-25 2008-08-25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238A true CN101659238A (zh) 2010-03-03
CN101659238B CN101659238B (zh) 2013-11-13

Family

ID=41787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395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659238B (zh) 2008-08-25 2008-10-31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354993B2 (zh)
CN (1) CN10165923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551A (zh) * 2010-04-06 2011-10-12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部部件
CN103303211A (zh) * 2013-06-13 2013-09-18 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糊成型工艺制备车顶篷的方法
CN104039592A (zh) * 2012-10-05 2014-09-1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用靠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7000287A (zh) * 2014-11-25 2017-08-01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成型品及其成型方法
CN108890975A (zh) * 2018-05-18 2018-11-27 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板注塑模具及内饰板成型方法
CN111295279A (zh) * 2017-11-06 2020-06-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成型品单元及树脂成型品单元的成型方法
WO2021136230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安全环保轻量化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72124A (zh) * 2019-01-23 2021-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工件
CN117428408A (zh) * 2023-12-20 2024-01-23 武汉瑞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槛边梁焊接定位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92636B1 (en) * 2011-08-30 2023-10-04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Manufacturing a vehicle trim component via compression forming and injection molding
US10464280B2 (en) 2011-08-30 2019-11-05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Trim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CN102423937B (zh) * 2011-09-10 2014-04-30 无锡吉兴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行李箱部件的制造方法
US10093268B2 (en) 2012-08-27 2018-10-09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Trim component for vehicle interior
CN104589748B (zh) * 2015-02-04 2017-04-19 上海铱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的tpo汽车仪表板表皮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097707A1 (ja) * 2017-11-20 2019-05-23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7063730B2 (ja) * 2018-06-04 2022-05-09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溶着用治具及び樹脂成形品
EP3814176B1 (en) 2018-06-28 2024-02-21 Shanghai Yanfeng Jinqiao Automotive Trim Systems Co. Ltd Vehicle trim compon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516A (ja) * 1993-07-16 1995-02-03 Ikeda Bussan Co Ltd 内装材の端末処理方法および内装材
JPH08282398A (ja) * 1995-04-07 1996-10-29 Ikeda Bussan Co Ltd 内装材の端末構造
JP2002036401A (ja) * 2000-07-19 2002-02-05 Araco Corp 表装材
JP2004025963A (ja) * 2002-06-24 2004-01-2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ゴム材と氷との接触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799870A (zh) * 2004-12-30 2006-07-12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31535A (ja) * 2005-02-22 2006-09-07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9730A (ja) * 1998-04-30 1999-11-09 Inoac Corporation:Kk 表皮材の端末巻込み方法
JP2006346945A (ja) * 2005-06-14 2006-12-28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2516A (ja) * 1993-07-16 1995-02-03 Ikeda Bussan Co Ltd 内装材の端末処理方法および内装材
JPH08282398A (ja) * 1995-04-07 1996-10-29 Ikeda Bussan Co Ltd 内装材の端末構造
JP2002036401A (ja) * 2000-07-19 2002-02-05 Araco Corp 表装材
JP2004025963A (ja) * 2002-06-24 2004-01-29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ゴム材と氷との接触シ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799870A (zh) * 2004-12-30 2006-07-12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31535A (ja) * 2005-02-22 2006-09-07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1551B (zh) * 2010-04-06 2014-08-27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部部件
CN102211551A (zh) * 2010-04-06 2011-10-12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内部部件
CN104039592A (zh) * 2012-10-05 2014-09-10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座椅用靠垫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03211A (zh) * 2013-06-13 2013-09-18 东莞市悠派户外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糊成型工艺制备车顶篷的方法
CN103303211B (zh) * 2013-06-13 2015-07-29 东莞市悠派智能展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手糊成型工艺制备车顶篷的方法
CN107000287A (zh) * 2014-11-25 2017-08-01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成型品及其成型方法
CN107000287B (zh) * 2014-11-25 2019-03-26 河西工业株式会社 合成树脂成型品及其成型方法
CN111295279A (zh) * 2017-11-06 2020-06-1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树脂成型品单元及树脂成型品单元的成型方法
CN108890975A (zh) * 2018-05-18 2018-11-27 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板注塑模具及内饰板成型方法
CN113272124A (zh) * 2019-01-23 2021-08-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工件
CN113272124B (zh) * 2019-01-23 2023-10-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层叠工件
WO2021136230A1 (zh) * 2019-12-31 2021-07-08 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安全环保轻量化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1955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安全环保轻量化汽车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28408A (zh) * 2023-12-20 2024-01-23 武汉瑞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槛边梁焊接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9238B (zh) 2013-11-13
JP5354993B2 (ja) 2013-11-27
JP2010047207A (ja) 2010-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59238B (zh) 汽车用内饰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JP4107583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69190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5119404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906421B2 (ja) 積層成形体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JP4815285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JP2004262119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JP2009154428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4251443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521818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521817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09255470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4618722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JP4218794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2006123322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23218A (ja) 積層成形体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金型
JP2009083411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80885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4208236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2006123207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25859B2 (ja) 装飾シートの圧着方法及び圧着用金型
JP2008155574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4743506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
JP2010149410A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方法に使用する成形金型
JP2008114478A (ja) 積層成形体の成形方法並びに成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Termination date: 2019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