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Wicked: For Good – The Soundtrack

Wicked: For Good – The Soundtrack

將百老匯鉅作《女巫前傳》搬上大銀幕,還一口氣拍成兩部電影,乍看之下彷彿需要一位真正的魔法師才能達成。幸好 Cynthia Erivo 的多才多藝與 Ariana Grande 的流行歌手魅力,都足以撐起這個跨時代的經典改編,把 L. Frank Baum 筆下的「奧茲世界」帶入全新篇章。正如這兩位演員告訴 Apple Music 的,她們飾演的艾法芭 (西國魔女,The Wicked Witch of the West) 與善良女巫葛琳達,其角色塑造其實來自她們的性格,而這也延伸至她們演唱 Stephen Schwartz 歌曲的方式。Erivo 說:「因為我們的聲線、個性、對音樂的理解與詮釋方式,都如此獨特,所以最後呈現出非常像『我們』的感覺。」 《魔法壞女巫:第二部》的故事緊接上一部電影的五年後展開。此時艾法芭已經開始流亡,並確立了「邪惡」的形象。而葛琳達則位居奧茲政權的高位,與 Jeff Goldblum 飾演的魔法師共事。電影跟著兩人的腳步各自延伸,又再度交錯,〈Thank Goodness〉的苦澀甜美、〈No Good Deed〉如復仇搖滾歌劇般的爆發力、〈Wonderful〉迷人又帶點浮誇的魅力,都因電影而獲得全新的活力。 不同於 2024 年的《魔法壞女巫》沒有原創歌曲,本次的原聲專輯中加入了由 Schwartz 特別創作的兩首新曲。Cynthia Erivo 演唱的〈No Place Like Home〉是一首由挫折轉為堅韌的自我召喚之歌,鼓勵人們在逆境中找回力量。而 Ariana Grande 的〈The Girl in the Bubble〉則是一首輕柔卻滿載悔意的抒情作品。 而電影的情感高潮正是經典二重唱〈For Good〉,艾法芭與葛琳達回望彼此的旅程,並思索這段深刻情誼如何改寫她們的人生。兩位演員的演出內斂卻飽含張力,讓複雜的情感層層浮現。Grande 說:「我最喜歡的一部分是,這一幕完全是兩個人真心在交流,沒有任何多餘的技巧。」 Erivo 也說:「這部電影讓人開始以不同方式看待彼此,也重新看待自己。我覺得能參與這部片真的很特別。我們創造的不只是娛樂作品,更是能讓人打開心門、住進觀眾心裡的作品。」 以下由兩位演員親自解說《魔法壞女巫:第二部》中的幾首歌曲,其中包括 Erivo 全新演繹的〈No Place Like Home〉。 〈Thank Goodness〉 Ariana Grande:「我覺得葛琳達和我最接近的一刻,就是〈Thank Goodness〉。那份複雜的心情,其實也曾出現在我自己的人生裡。拍攝時我甚至沒察覺,直到回過頭來看,才突然發現:『天啊,為什麼這一段會這麼打動我?』我們在飾演這兩位女巫的過程中,好像也修補了某部分破碎的自己,並把那些最好的部分一起帶回現實人生。」 〈No Place Like Home〉 Cynthia Erivo:「這首歌就像是美好的提醒,告訴你要忠於自己的信念,並緊緊守護你所愛的人。雖然彼此未必會走向同樣的終點,但愛依然在,你依然可以牽著對方。你們可能不會在同個地方成長,但最終都會成長的。」 〈Wonderful〉 Grande:「如果大家在家裡看到我們邊唱邊笑的畫面,那是因為〈Wonderful〉唱到一半時,『葛琳達』把兩支掃帚湊成一個小座位,然後我們就在魔法師的房間裡繞著飛。」 Erivo:「而你唱到那一段時,我在拍攝途中忍不住發出『嗯哼』聲。」 Grande:「那絕對是我生涯中最被肯定的一刻。Cynthia Erivo 竟然在拍攝中,跟我說那句唱得『很好!』,我當時真的要飛起來了。」 〈No Good Deed〉 Erivo:「〈No Good Deed〉對我來說是非常宣洩的一首歌,像是把所有累積的情緒一次釋放出來,也迫使我回顧了很多事。那一刻我感到非常自由,真的很特別。」 〈For Good〉 Grande:「我記得第一天拍到一半時,我的情緒已經耗盡到有點靈魂出竅了。但是那一幕真實得令人難以承受,所以只能全心投入在歌詞本身。我們飾演的兩位女性深愛彼此,而她們的心意也深深影響我們。」 Erivo:「那情感強烈到,我甚至不記得當下在想什麼,只記得我走到窗邊,需要一些獨處的時間。」 Grande:「而我則抱著我們的錄音工程師 Arthur Fenn,他那時還拿著長桿麥克風,我整個人掛在他身上大哭,應該就是你跑去窗邊那時候。我真的太戲劇化了,沒辦法。但最美好的地方就在於,這一幕完全沒有華麗的效果,就是兩個人真切的連結。那些鏡頭外的小片刻我也記得很清楚,像是準備拍下一幕的空檔等等,都非常真實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