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 24 | * [隔离关注点](#隔离关注点)
|
25 | 25 | * [强制使用安全连接](#强制使用安全连接)
|
26 | 26 | * [强制头信息 Accept 中提供版本号](#强制头信息-accept-中提供版本号)
|
27 |
| - * [支持Etag缓存](#支持Etag缓存) |
28 |
| - * [为内省而提供 Request-Ids](#为内省而提供-request-ids) |
| 27 | + * [支持Etag缓存](#支持etag缓存) |
| 28 | + * [为内省而提供 Request-Id](#为内省而提供-request-id) |
29 | 29 | * [通过请求中的范围(Range)拆分大的响应](#通过请求中的范围(range)拆分大的响应)
|
30 | 30 | * [请求(Requests)](#请求(requests))
|
31 | 31 | * [返回合适的状态码](#返回合适的状态码)
|
32 | 32 | * [提供全部可用的资源](#提供全部可用的资源)
|
33 | 33 | * [在请求的body体使用JSON格式数据](#在请求的body体使用json格式数据)
|
34 | 34 | * [使用统一的资源路径格式](#使用统一的资源路径格式)
|
35 |
| - * [路径和属性要小写](#路径和属性要小写) |
36 |
| - * [支持方便的无id间接引用](#支持方便的无id间接引用) |
37 |
| - * [最小化路径嵌套](#最小化路径嵌套) |
38 |
| -* [响应(Responses)](#响应(Responses)) |
39 |
| - * [提供资源的(UU)ID](#提供资源的(UU)ID) |
| 35 | + * [路径和属性要小写](#路径和属性要小写) |
| 36 | + * [支持方便的无id间接引用](#支持方便的无id间接引用) |
| 37 | + * [最小化路径嵌套](#最小化路径嵌套) |
| 38 | +* [响应(Responses)](#响应(responses)) |
| 39 | + * [提供资源的(UU)ID](#提供资源的(uu)id) |
40 | 40 | * [提供标准的时间戳](#提供标准的时间戳)
|
41 | 41 | * [使用UTC(世界标准时间)时间,用ISO8601进行格式化](#使用utc(世界标准时间)时间,用iso8601进行格式化)
|
42 | 42 | * [嵌套外键关系](#嵌套外键关系)
|
43 | 43 | * [生成结构化的错误](#生成结构化的错误)
|
44 | 44 | * [显示频率限制状态](#显示频率限制状态)
|
45 | 45 | * [保证响应JSON最小化](#保证响应json最小化)
|
46 | 46 | * [工件(Artifacts)](#工件(artifacts))
|
47 |
| - * [提供机器可读的JSON模式](#提供机器可读的JSON模式) |
| 47 | + * [提供机器可读的JSON模式](#提供机器可读的json模式) |
48 | 48 | * [提供人类可读的文档](#提供人类可读的文档)
|
49 | 49 | * [提供可执行的例子](#提供可执行的例子)
|
50 | 50 | * [描述稳定性](#描述稳定性)
|
@@ -349,7 +349,7 @@ HTTP/1.1 429 Too Many Requests
|
349 | 349 |
|
350 | 350 | 你可以提供可选的方式为客户端提供更详细可读的响应,使用查询参数(例如:`?pretty=true`)或者通过`Accept`头信息参数(例如:`Accept: application/vnd.heroku+json; version=3; indent=4;`)。
|
351 | 351 |
|
352 |
| -###工件(Artifacts) |
| 352 | +### 工件(Artifacts) |
353 | 353 |
|
354 | 354 |
|
355 | 355 | #### 提供机器可读的JSON模式
|
|
0 commi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