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听新闻
放大镜
当领导突然要加你微信? 新沂市检察院:警惕“猜猜我是谁”升级版
2021-09-24 11:42:00  来源:新沂市检察院  作者:郑军、丁鑫

  “小李,最近工作怎么样啊?”“啊,您是哪位?”“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你猜猜吧。”“是张局长吗?”“嗯,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

  这样的对话形式或许大家并不陌生。这是五六年前曾席卷大江南北的“猜猜我是谁”式电话诈骗,即犯罪分子拨打被害人电话,以“猜猜我是谁”的方式,让被害人误以为是亲友,进而骗取钱财。伎俩被曝光后,此类骗术声势渐小,进而销声匿迹,但当传统电信诈骗骗局撞上现代人的微信办公,其“时代升级版”亦能搅动职场风云。

  最近,江西一位医生周平(化名),就被这招坑惨了。

  “假领导”冒用马甲

  “真下属”信以为真

  这天,刚结束接诊准备休息的周平突然收到一则微信通知,上面显示“刘今请求添加您为微信好友”,对方头像则是一名中年男子的半身照。看到熟悉的名字和照片,周平立马点了通过,并向对方发送信息问好,对面也很快给了回复,“周医生,最近工作开展怎么样?”原来,此人“是”周平的上级领导——医院院长刘今(化名)。

  随后,二人在微信上聊起了工作,周平汇报称自己工作顺利,压力不大,对面则鼓励他要好好干,领导都看在眼里。一来二去之间,平时与院长少有直接联系的周平深感“关系近了许多”,在面对“刘院长”自称“亲戚公司资金周转有难”的委婉请求时,其一方面认为是“领导”给自己“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觉得“领导”有求于自己,难以推脱,便二话不说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去了8万。

  办案检察官表示,不少员工与领导沟通较少,突遇“领导”主动添加微信好友,便方寸大乱,信以为真。特别是“领导”与其聊上几句后,往往胡思乱想、患得患失,之后碍于面子,也害怕拒绝了得罪人,骗子的“借款请求”十有八九都会得逞。

  阳光政务还是隐私“裸奔”?

  如何要透明也要安全

  转账一个月后,周平到刘院长办公室汇报工作时,提到此事,才惊觉上当受骗。但二人都搞不清楚,骗子怎么会有刘院长的照片,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姓名、身份和关系呢?

  这一点,办案检察官也颇为困惑。而从犯罪嫌疑人梁小东(化名)的口中,事情的来龙去脉逐渐明晰:犯罪分子有心以此种方式行骗,便通过政府官网、政务公开栏等途径收集当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领导的个人信息和照片,随即以此注册诈骗微信号,通过添加微信好友等方式联系被冒名人下属,以领导名字与照片取信对方。若对方仍将信将疑,犯罪分子将以“我是XX你都不知道”式反问口吻唬住被害人,再结合聊天中套出的信息不断推进“剧情”,获取信任后用各种借口骗取财物。

  检察官指出,政务信息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将引发各种问题。因此,政务公开是个“技术活”。既要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也要兼顾工作人员的个人隐私权,相关政府部门在履行公开职能的同时,绝不能掉以轻心,让隐私在阳光下“裸奔”。

  临时纠集、网络联系、层级松散……

  小骗局有大阴谋

  先期7名犯罪分子到案后,新沂市检察院严审细究,发现这看似简单的微信诈骗背后,竟蛰伏着一个庞大的诈骗团伙。

  该团伙有三层结构,第一层为诈骗实施人,负责冒用领导身份实施诈骗;第二层为居中联系人,负责分别与诈骗实施人和诈骗钱财取款人联系,为防止“黑吃黑”,联系人需另外找人“配资”,先将现金付与诈骗实施人,诈骗得手后从诈骗实施人处获得“返点”再与配资人、取款人分赃;第三层为配资人和取款人,负责提供银行卡为诈骗所得进行“洗钱”和取款。三层人员之间仅通过网络临时纠集建立联系,上下游之间互不认识,即便案发也难以及时追踪查证,无法实现精准打击。

  目前,已到案的10名犯罪嫌疑人均为第二、三层成员,其他成员仍在追捕中。

  针对此种情况,检察官建议,要加强分析研判,结合法治进机关、“三官一律”进网格等活动,及时向社会揭露骗术新手段,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提升识破骗局能力。还应加大对为犯罪分子提供微信号、QQ号、银行卡等帮助“洗钱”人员的打击力度,切断诈骗钱财变现的途径。

  (作者:郑军、丁鑫)

  编辑: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