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读刊丨那个时代懂酸的食客
作者:东木
来源:《当代广西》2024年第16期
2024-08-17 10:03

小时候有酸吃,就是最好的零食。母亲不太吃酸,可能是想多留下一些给我们。想到这,口水又来了。那勾人的味道,穿过童年的樊篱,一缕缕飘到我面前。

我老家在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在我隐约的记忆中,1985年前后,村里家家户户备有酸坛,一年四季都在腌酸。人们嗜酸如命,时常夹一两块酸,蹲在家门口吃粥送饭,简简单单就过了一餐。

关于酸的山歌,至今还记得很清楚:“腌酸好比唱山歌,一坛更比一坛多;吃粥唱歌过一晚,好送我俩去爬坡。”那时不懂,问大人,为什么要爬坡?大人们说,爬过坡,翻过岭,拐过六十六道弯,带上一片酸,就可以去柳州府了。

村里人喜欢把笋扔到酸坛,任凭一段时光的发酵,鲜嫩的笋子就变成了酸笋。刚从山边采摘回来,竹笋散发着山里新鲜的气息,煮来吃生脆带着甜,真好下饭。不料,变成酸笋后,性情大变。听母亲说,它变成了发物。隔壁的六奶关节疼,吃了酸笋后连脚都肿了。她嫌看病贵,在家捱着,脚肿得透亮,像一条巨大的蚕蛹。母亲可怜她,偷偷给她针灸。针到之处,六奶哟哟叫。母亲说,莫喊,给你仔听到了。六奶的声音便像一片瓦片,“啪”掉落到地上,再也没有声息。说也奇怪,扎了几次后,脚不肿了。这之后,六奶戒掉了酸笋。可母亲不知道,我一天到晚惦记着六奶家的酸笋。

坛子翻涌起的气泡,聚集在酸坛的盖子下面,你推我挤,轻盈地迸发在空气中,召唤着那些毛手毛脚的孩子。酸坛的声音,是一种来自生活的召唤。六奶家的酸腌得好,除了酸笋外,有白菜梗、辣椒个、萝卜仔、毛豆子、长豆角等。母亲帮六奶治好脚后,我就经常去撩她家的酸。母亲每次都会告诫我:“不能拿手,不能用有油的筷条,不能吃多。”拿着碗,我装出一副可怜的样子,六奶忍不住又夹了一碗。有时趁六奶不注意,掀起盖子,直接伸手到坛里,捞起酸就吃。现在想想,她家的酸很神奇,被我们一群小孩的脏手、带油的筷子“糟蹋”过,怎么弄,也不死,真是酸坛的寿星。

以前的大队部有一个大礼堂,礼堂里偶尔要放电影。放电影的时候,我们就跑去礼堂门口凑热闹,隔壁村的人也会来门口摆酸卖。我们眼馋,没钱不敢问。比六奶家的酸,这家酸辣了许多。趁着电影散场,我们迅速跑到礼堂里,在小椅子之间来回穿梭,寻找着有没有零钱掉落。大人们常常是粗心的,掏票掏烟时,一毛两毛的钱偶尔会掉落。收获几毛钱,就够吃一大堆酸了。

我们是那个时代懂酸的食客。推开了每一家养酸人的门,听着每一坛酸的声音。菜叶类的酸坛声音是清脆的,辣椒酸的声音是轻微的,深入坛底的笋子发出的声音更不一样,它们是沉闷的。

六奶的小儿子阿兵,就在酸坛旁边长大。每当走过我们身边,风会带出他的味道,一身“酸里酸气”。他比我们年长好几岁,小胡子像芒草一样一根根长出来,乱蓬蓬地透出春天的气息。黑暗的小屋子里,阿兵就是酸的主人,对于腌酸他有着自己的仪式,其神圣程度堪比大榕树下的祭祀。他洗手、洗刀、洗案板,只留下清水的气息,嘴里念念有词。萝卜切得方正,大小一致,白菜要洗净晾干晒透,辣椒整个放,不能太多,多了会辣。一个酸坛,营造出一个世界。它的世界是隐形的,在清水、老酸和时光的带动下,发酵出了另外一个自己。每一碗水,每一块菜,可能都决定着酸坛的去与留。

我亲眼看到许多家的酸,发臭发霉,整坛子被埋葬在泥土里,丢弃在后山中。被扔下的那一刻,它们就像被抛弃的孩子,哔啵的声音响在了我心里。也有一些家舍不得,刨除掉那些霉变,想着法子吃着余下的酸。这些有营养或没营养的酸,世世代代滋养着山里的人。缺盐少油的年代里,酸就是珍宝,蕴藏了一个食品世界。像人世间,许多事杂陈其中,一点点变化就会引起不断的连锁反应,变幻出不一样的世界。

山里人爱腌酸,也爱唱山歌。山歌调式简单,正如春耕秋收,按照时序就能种植庄稼。山歌内容好比酸坛里要放什么料,适合放什么,看菜品,变化颇多。对歌更需反应,这可比腌酸难太多。阿兵木讷,学了好久,歌声仍然生涩,好像酸没腌好。不知哪里乱了节律,失当的山歌酸溜溜的。这一些,我不懂。喜欢与阿兵在一起,却是瞄准了他的酸。

三月三或天气晴好时,村里人常给自己放假。大家约去山边河畔的开阔地对唱。以歌倚偶或释放情绪,嬉笑怒骂的歌声有酸有甜。能约到一起出游对唱的,心里是甜的。对不上眼的,心里是酸的。生活的各种滋味蕴藏在歌声里,五味杂陈。我们听不出歌里的滋味,只知道阿兵的脸色不对,就赶紧溜。约几个人到山边,寻找成群结队的酸咪咪(酢浆草的俗称)。送到嘴里,一嚼,微酸中夹杂着小小泥粒味。这总比被阿兵骂要强。山歌手一个接着一个牵走心仪的人,阿兵在村里站不住脚了。他偷偷瞒着六奶跑到边疆去当兵,一去就是许多年。听说,他把酸腌到部队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

而我和堂弟多年后,在县城开了一家酸摊,名字就叫“阿兵酸摊”。城里人喜欢吃我们腌的酸笋,用来煮螺蛳粉更是绝配,是灵魂伴侣。

(作者简介:东木,本名廖超栋,壮族,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柳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柳州市签约作家,作品见于《广西文学》《红豆》《三月三》等)

责任编辑: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