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学生本色 书生意气——山水道茶业品牌主理人李依宸印象记
作者:亦云
来源:当代广西网
2024-08-13 17:07

她叫李依宸。依宸这个名字,不仅好听,而且有意味。依表示温和顺从,宸表示尊贵非凡。我想,她的父母应该是把对一个女孩的美好祝愿嵌入名字了。

我认识李依宸是2020年12月13日,那天傍晚我在校园散步,无意中进了红豆咖啡厅,与营业员闲聊了几句,就进了书吧。这时有一女生从包厢走出来与我打招呼,说她是我的学生。学生太多,我并不记得。她就说到做茶的事,又说到一位我认识的学生卢爱任。我忽然想起不久前卢爱任说过他的一个女同学在龙脊做一个叫山水道的茶品牌,做得很好。我就问她是否就是这个人。她说正是。我们就这样认识了。那段时间,我正在写一本《广西山水文化》的小册子。李依宸主理的山水道这个茶品牌,很打动我。她说:好山好水出好茶,桂林既然山水甲天下,就一定有好茶。我认同她的观点。后来,在《广西山水文化》这本书里,我引用了李依宸“好山好水有好茶”的说法。

李依宸是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1998级的本科生,2002年毕业到了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三金是全国知名的企业,能在那里工作很幸运。有趣的是,李依宸在三金工作的时候,她的直接领导喜欢喝茶和说茶。李依宸本人从小生长在茶山,采茶是她勤工俭学的方式。从小的实践和工作的机缘,使她对茶产生了莫大的兴趣,进而辞职从事茶业。

那段时间正是普洱茶火遍全国的时候,李依宸在懵懂之中做了云南一家普洱茶公司的代理,获得了从事茶业的第一桶金。凡事有盛有衰。普洱茶热度减退的时候,许多人升降沉浮。李依宸那时才20多岁,初出茅庐,不改学生本色。骨子里,她从事茶业,既有对商业的追求,也有对文化的热爱。这一点,或许很久以后她才明白。但当时,在普洱茶降温的时候,李依宸没有离开茶业,反而更深入茶业,她开始学习茶学。

茶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李依宸走出校门没几年,又进入一个更大的校园。她依然学生本色,恪守转益多师是吾师的原理,到茶文化最核心的地方向茶学最专业的老师们学习。

浙江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多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李依宸专门到浙江大学学习茶学,到中国茶叶研究所学习茶叶审评。浙江大学的梁月荣、龚淑英、童启庆,中国茶叶研究所的周智修、阮浩耕、于良子、虞富莲,这些名字对于大众或许陌生,然而,在中国茶叶界,这些都是金光闪闪的名字,他们是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是李依宸拜师学茶的导师。

云南是中国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古茶树资源极为丰富,‌古茶树‌规模全国第一。李依宸专程到昆明向云南农业大学的周红杰教授学习普洱茶发酵技术。

福建也是中国茶叶之乡,以丰富的茶品种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而闻名。李依宸专程到福建向武夷山大红袍之父陈德华先生学习岩茶制作技法,向梁俊德先生学习桐木关小种红茶制作方法。

虽然韩国的茶文化深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但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特色和传统。为了建立国际视野,礼失求诸野,李依宸专程到韩国向青茶院申尚淑院长学习韩国不同时期的茶礼。

茶学既包括栽培技术,也包括加工技术,还包括饮用艺术。通过多年的拜师学习,李依宸对茶学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她有一个深刻的感悟:就是那些出产好茶的地方都是风景美丽、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所谓名山名水出名茶。那么,为什么山水甲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没有名茶呢?带着这个疑问,李依宸开始查阅地方文献。在文献查阅过程中,她发现,桂林古代是有名茶的,荔浦的修仁茶、兴安的六峒茶,包括龙胜的龙脊茶。

于是,李依宸在拜师学艺的同时,开始打造自己的茶业品牌。她遍访荔浦、兴安、龙胜山川。寻访的结果,大约在2012年,她发现龙胜尚有成千上万株古茶树。然而,当地农户并不了解这些古茶树的价值,当时外省有些商贩收购古茶树,农户们就将那些已经生长了数百年的古茶树挖出来售卖。对此,李依宸非常痛心。在她的建议下,龙胜数万株古茶树得到保护。

然而,对于农户们来说,保护古树虽然重要,经济效益也不能忽视。于是,作为企业家的李依宸在开辟茶园的同时,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为农户们带来了货真价实的经济效益。那些遍生茶树的绿水青山,变成能够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的金山银山。

微信图片_20240812090845

李依宸在展示茶艺。作者供图

在龙胜,农户们称李依宸为老板。但在我的心目中,李依宸更像学生和书生。称她为学生,不仅因为她做过我的学生,更重要的是她对事业和生活,总是怀抱学习和探究的态度;称她为书生,是因为她对知识和学问,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虽然她名字有依,但这个依不是小鸟依人之依,而是依从真理之依,她的名字有宸,但这个宸不是权贵之宸,而是学问之贵的宸。她或许不像有些商人那样圆通,但她却有对茶文化非同寻常的热爱和执著。她行走在山水之间,经营着数百亩茶园、数千株古茶树,种茶、采茶、做茶、写茶,在茶学、茶道、茶艺的博大精深中,体验中国茶文化的奥妙,且传承、传播和弘扬。

责任编辑:杜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