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福州新闻网 >> 福州市新闻办公室 >> 县市区新闻发布

马尾东岐村:建设乡村文化“五个一”

2019-11-22 09:52:3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马丽清

  福州晚报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马新/文记者 杨勇/摄

  “鹰山聚瑞气,闽江入海流。凿岩码头说往事,摩崖题刻话喜忧……”走进马尾区亭江镇东岐村史馆,记者被村歌《幸福东岐》的悠扬旋律所吸引。这首歌将东岐村的历史记忆、美景风光、村风民风写进歌里传唱,唱出了浓浓的故乡情,也反映出了乡村的新气象。

  东岐村拥有千年历史,曾是闽江口的门户,古时便有“山明水秀,地灵人杰”的美誉。东岐村也是著名的侨乡,全村目前只有常住人口800多人,但有6000多人在国外。为了留住海内外东岐村人共同的乡愁,村民们自发参与建村史馆、谱村歌、著书籍……唤醒、延续乡村记忆,弘扬优良家风民风,以文化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马尾东岐村:建设乡村文化“五个一”

  浓缩乡村历史记忆的村史馆。

  马尾首个村史馆

  传承优秀文化

  去年初,东岐村史馆正式落成,成为马尾区首个村史馆。18日,记者在这里看到,展区分“建置沿革”“名胜古迹”“光荣历史”“人才辈出”“著名侨乡”“幸福家园”六大版块。东岐村史馆虽然占地仅100多平方米,但它浓缩了东岐村的历史记忆。

  2017年春节,部分在榕东岐乡亲提议,结合“幸福家园”建设在东岐村设立村史馆,得到了不少村民的响应。在村两委的支持下,一支成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幕后团队”开始了筹备工作。找史料、整理故事、收集老照片,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东岐村的故事,我们希望能把宝贵的记忆永远留存在世上。”赵肃岐是东岐村史馆发起人之一。他说,要办村史馆的消息传开后,乡亲们被广泛发动起来,他们积极提供史料、图片和线索。已到香港定居的村民黄启榉擅长摄影,每次回乡都会用镜头记录下家乡的变化。他为东岐村史馆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

  经过一年多的筹建,东岐村史馆正式开馆。这里也成为承载乡愁、展现乡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微礼堂”。这个小小的村史馆,吸引了不少学校、机关单位人员来参观。

  乡村文化“五个一”

  延续历史记忆

  以东岐村史馆为依托,东岐村的文化建设蒸蒸日上。村民们还自发谱村歌、著书籍,延续乡村记忆。

  64岁的赵肃岐是一名退休干部。2017年退休后,他就专注于挖掘东岐村的历史文化。他希望能发动村民,一起为乡村文化发展贡献“五个一”:一篇赋、一首歌、一本书、一座村史馆、一条文化长廊。

  去年,村两委将赵肃岐和退休教师黄建桐一起创作的《东岐赋》镌刻成碑,置于村中大道中亭路口。赋中七百余字道尽东岐村的前世今生。村歌《幸福东岐》及其MV也制作完成,并被收录进东岐村史馆展示。这首歌由赵肃岐作词,由曾在东岐村上学的琅岐人朱康勤作曲。

  一条弘扬优良家风家训的文化长廊建在村史馆门前,图文并茂,宣扬村规民约,弘扬良好家风家训。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书籍《故乡的云》《乡恋》也相继汇编完成。

  “东岐自古便重视文化。今年初,我们还着手汇编《东岐记忆》,目前书籍已经成稿,希望让东岐村的故事为更多人所知。”赵肃岐说。

  践行移风易俗

  弘扬文明新风

  东岐村不仅重视传承历史记忆,还注重弘扬文明新风。东岐村是著名侨乡,过去村里人讲排场,办丧事要发红包,少则花费二三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为了改变陋习,在村两委的带动下,东岐村上下“刮”起了崇俭风。

  村两委成立移风易俗文明劝导队,村干部等带头践行移风易俗,并发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各大祠堂的理事走村入户宣传,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广大村民。

  “孝老爱亲体现在日常,操办丧事铺张浪费陋习要改变。”2017年4月,村主任郑时荣父亲过世,他第一个带头降低宴席的规模和档次,不发放红包。

  村两委还在中亭路建起一条文化长廊,将村规民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示,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现在很多村民都接受了文明新风。在丧事操办上,大家自觉节约,抵制发红包的现象。

  “正如《幸福东岐》里所唱的:‘敬长者,睦邻里。淳朴民风代代有……’。东岐村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让优良的村风民风代代传承。”村支部书记黄启鉴说,今年东岐村入选全省100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名单,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这个村庄正大步前进。

【责任编辑:徐匆】
相关新闻